APP下载

防止脱贫再返贫的经济建设探索

2021-09-24王嘉琦

今日财富 2021年30期
关键词:农户贫困户

王嘉琦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贫困县陆续脱贫“摘帽”,但“摘帽”后应避免脱贫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因病因灾因学导致再返贫或新贫。以黑龙江省甘南县为例探讨,脱贫“摘帽”后应继续长期并持续的开展扶贫工作,推动科技务农及农业现代化发展,试行“庭院经济”,进一步提升贫困户收入,开发旅游资源,拓展第三产业经济,利用自身优势继续发展当地经济,带动全县人民进一步富裕,并制定强有力地“1234”防贫保险工作机制为边缘贫困人口兜底,同时进一步探索脱贫工作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悍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然而,贫困县完成脱贫“摘帽”,并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结束,也不意味着相对贫困的消失。

回看我国这三年脱贫攻坚战的成果,可以发现贫困的成因主要是自然条件劣势和资源匮乏,交通的不便利,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础民生保障水平低下,财政收入低等。三年间,自上而下,各行各业扶贫工作的重点就是帮助贫困地区解决上述问题,且已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在脱贫工作取得可喜进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些贫困地区脱贫后出现了再返贫现象,个别地方甚至陷入了“脱贫——返贫——再脱贫——再返贫”的怪圈中,这明显不是我们扶贫工作希望看到的结果。而深挖脱贫再返贫背后的成因,我们可以发现,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学返贫、因老返贫成为主要诱因。如何避免脱贫再返贫成为我们必须克服的难题。

2002年,黑龙江省甘南县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被重新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兴安岭南麓特困片区县份。2015年底,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锐出战、合力攻坚,全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2017年底甘南县申请贫困县退出,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并宣布摘帽。2018年黑龙江省甘南县脱贫“摘帽”至今,政府与人民始终坚持脱贫长效机制的构建与研究,针对脱贫再返贫的现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不错成效,笔者以其为例进行脱贫“摘帽”后防止返贫出现的探讨。

一、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一步提升贫困户收入

(一)科技务农。甘南县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中游右岸,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境内有嫩江、音河、阿伦河、诺敏河、长岭河等一江四河,及音河水库等大中型水库11座,属半农半牧县份。全县幅员面积4792平方公里,耕地351万亩,辖10个乡镇、95个行政村、625个自然屯,总人口33万人,农村人口26.01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3.5亩,可以说农业经济在全县经济中占了很大的份额。如何提高贫农转变为富农,这就必须实行科技务农新转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点在帮扶贫困农户实现粮食产量增长和收入增长方面同样重要。在政府和企业帮扶下,让贫困农户掌握现代化务农技术,尽快实现科技务农是扶贫工作展开时甘南县政府和人民就一直努力做得尝试。政府牵头,企业帮扶,引进了大批量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大大地减少了务农的人力投入,也增加了农业产量。此外,随着扶贫开发事业的深入推进,脱贫农户的整体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大部分脱贫农户的知识技能水平仍然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积极对脱贫农户开展农业技术知识培训,尽早让其掌握现代化农业技术,从而避免其返贫。定期邀请农业专家到这些农户所在的乡镇开展农业技术知识培训,动员务农的家家户户都要参与,通过学习,掌握现代化农业的技巧和方法,逐步实现自主的科技务农。原来农户一家的劳动力都要耕地种田,现在有了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帮助,脱贫农户中有了剩余劳动力,考虑到他们大多数学历不高工作经验不足,县里为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再就业培训,帮助他们学习新的职业技术,帮助其寻找其他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其家庭收入,改善家庭贫困状况,进一步遏制了返贫现象的出现。

(二)庭院经济。为促进贫困群众多渠道增收,甘南县瞄准“庭院经济”这一潜力股,重点发展庭院中药材和小浆果种植,制定出台了建档立卡户发展庭院经济扶持相关政策,在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树立勤劳致富的正确理念同时,把小小的庭院变成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聚宝盆”。

其中养蚂蚱、种李子、种植桑椹、红花、菇娘、粘玉米、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在甘南县各乡镇陆续兴起,利用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空园种植养殖,在做好政策宣传基础上,帮助落实种植养殖设备采购、种植养殖技能學习等前期工作,也必须帮助贫困户建档立卡户做好秋后的收获和销售等工作,保障其有养有销有利润,为贫困户找到了利用非农忙时期可以盈利的新产业,增加他们的可持续性收入,有效防止他们出现返贫现象。

(三)拓展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农副产品的产量增加了,销售渠道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销售出去,才能收回成本获得利润,才能切实让贫困户感受到致富的希望。因此,甘南县为拓展销售渠道,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努力构建健全的消费扶贫专区体系,使得消费扶贫工作进入了专业化、专门化的新时代。通过消费扶贫专区,甘南县的扶贫产品有了一个全新的展现自我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企业增加了新的销售渠道,同时,县扶贫办与甘南县利亿电子商务服务部合作,通过三个品牌(甘翠、宽稻香,粮王爷等)整合统购贫困户自家产出的粮食、蔬菜等30余款内主要产品,统一品牌打包,生产成网上、网红、线下预包装产品。并帮助开展消费扶贫网上注册,多元化开发消费扶贫产品大米、坚果、肉干、豆油、玉米面、玉米糁、煎饼、工艺笤帚等;此外,适应新时代互联网的便利,政府出面建立媒体团队运营消费扶贫项目扶贫专区,利用新媒体每天聘请网络主播团队(腾讯直播,快手直播,抖音直播等)通过推介直播乡村贫困户产品,高质量、高速度、高价位的将扶贫产品销售出去。多渠道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避免产品积压,帮助其获得可持续性的收入。

猜你喜欢

农户贫困户
农业产业链组织与规模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农户民间借贷的影响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