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有勇:以科技打造品牌,推进乡村振兴

2021-09-24朱有勇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1年9期
关键词:热区澜沧马铃薯

科技创新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条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起来,更好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人称“土豆院士”的朱有勇,曾在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突出贡献,创新利用热区资源开发冬季马铃薯产业,带领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老百姓脱贫,造福一方。如今转战乡村振兴战场的朱有勇,战斗的武器依然是科技创新。

“我们结合当地的资源条件,最后决定种冬季马铃薯。必须根据当地的土地、气候、环境等资源条件来定产业,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其次是产业要对接上市场。假设我们能种出来,但卖不出去,农民不能实现增产增收,那就很头疼。”这是朱有勇种植冬季马铃薯的切身体会。

为了更好对接市场需求,他利用科技手段,培育出冬季马铃薯,通过错季种植,让冬季马铃薯成为澜沧县独特的品牌。“这里有的东西其他地方没有,或者其他地方有但质量都没有这里好,这样产品在市场上才能站住脚。”

澜沧县,是朱有勇定点扶贫的地方。该地区在地理上是热区,气候与中南半岛相似,没有春夏秋冬,只有雨季和旱季,冬季气候温暖、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充足,同时降雨较少,病、虫害极少发生,又靠近澜沧江,水量充足,适合种植冬季蔬菜;在行政区划上是边境少数民族直过区,土地辽阔,适合大面积种植,但唯一的缺憾是交通不便,运输困难。

为此,朱有勇没有选择辣椒、番茄等蔬菜或水果,而是选择了市场空间最大的冬季马铃薯。冬季马铃薯冬天种,春天收,每年2月份到5月份之间上市,而这期间市面上都没有新鲜的马铃薯。

“我们的马铃薯到5月初就全部卖完了。每亩地农民可以生产三吨以上的马铃薯,前些年3000元一吨,农民一亩地一个冬天就有八九千块钱的收入。边疆土地多,一家人种植10多亩,就致富了。”“科技镀金”后,小小的马铃薯成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冬季马铃薯最大的科技創新,就是利用冬季生境特点与冬季马铃薯生物学特性相耦合这一关键点进行创新。朱有勇认为,在乡村振兴中,最重要的仍然是利用科技创新打造过硬的地方产业品牌,首先是通过科技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其次是通过科技创新打造高质量、高标准的品牌,进而满足市场需求。

“云南边疆过去从未种过马铃薯,我们驻村的村民都没见过马铃薯长什么样子。过去他们是能种出什么来就种什么,现在反过来了,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去种什么。”随着国家在农业上的转型,朱有勇的努力也从追求高产转变到了追求高质量。“因为路途遥远,只有优质优价,才卖得出去。如果大量追求高产,质量不好也卖不出去,所以关键是把品牌做好,把质量做好。”

朱有勇在云南的其他扶贫产业林下三七、林下黄精等走的也都是这条路,有些甚至做成了地理标志品牌。“在乡村振兴中,一定要做最高品质的产品,研发高端品种,生产高端产品,以高质量打造市场品牌。”

猜你喜欢

热区澜沧马铃薯
不忘初心继往开来谱写热作新篇章
——《热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与关键技术专刊》刊首语
马铃薯有功劳
澜沧县蔗糖产业发展的思考
定边马铃薯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定向退火条件下柱状晶形成及连续扩展的相场模拟
滇西热区柚早结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分析
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澜沧基督教调适及发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