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数字资产保护的重要性

2021-09-24伍湘陵王思怡

中国科技产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资产价值数字

◎ 伍湘陵 王思怡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正被无处不在的网络新技术潜移默化地影响。数字资产作为大数据时代下的必然产物,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对数字资产虽尚未有统一和明确的定义,但其一般包括数据类资产、数字货币类资产和数字知识产权类资产。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要素。数字资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主要新型资产,且随着区块链等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资产的规模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同时随着万物互联的加速,网络数据已不仅仅属于虚拟空间,而是深深融入到企业生产、家庭和个人生活方方面面。由此数字资产所存在的场景与平台也愈加多样化和丰富化,其面临的监管与安全压力也愈加明显,保护数字资产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第一,数字资产本身具有经济价值。数字资产可以把不能动、不能流通的资产释放出来,把各行业内的资产都整合在一起,让这些资产可以流通起来产生更多价值。可以说,数字资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本身的内部价值,其主要通过数据在个人或企业等组织与机构生产运营中的作用体现,如个人长期的消费数据或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等,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构建“消费者画像”,精准定位市场;另外就是外部价值,其主要是指基于已有数据的沉淀来开发新的商业模式或关联新的市场或进行风险评估等多种价值。目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数字资产种类繁多,如《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国内游戏市场实际营销总额为2786.87亿元,同比增长20.71%,游戏用户数量也保持稳定增长,规模达到6.65亿人,同比增长3.7%。其中游戏装备或账号交易等数字资产交易规模预估超过1000亿元。虽然一些数字资产,比如社交账号、网络店铺等,其在注册之初价值并不明显,但经过使用者的经营,其影响范围或信誉程度等都会不同程度地转化成相应的市场价值。

第二,数字资产本身具有精神价值。除了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之外,数字资产的存在也给予了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慰藉,因数据的产生本身就是劳动的结晶,蕴含了公众的劳动与智慧。其中对于数字资产中的各类社交类账号更是如此,不管是微信朋友圈的日常分享,还是各类网络休闲平台上的健康、运动和娱乐数据,其都见证了每一个个体人生中的轨迹。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现代人在网络世界中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劳动甚至感情,数字资产就是其在网络空间留下的数字痕迹,这对于数字资产的拥有者或亲友来说都是珍贵的记忆,甚至可以作为一种“传家宝”珍藏,对营造优良家风,延续家族灵魂有很好的积极作用。

第三,数字资产的保护有助于推进法律体系的完善。从数字资产的本身属性来看,其多是映射并承载了物理世界的物质属性,具有经济与精神双价值,保护数字资产就是一种对正当权益的合理关切。2021年是《民法典》施行的第一年,在《民法典》的《继承编》中,数据类资产中的典型代表——虚拟财产被纳入了法律保护范围,为解决数字资产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保障。但随着数字资产形态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交易流通环节的复杂化出现,有关数字资产涉及的权属边界、隐私保护、安全、市场垄断与交易流通等问题仍待进一步从法律上明确和完善。而探索和分析数字资产发展中利益主体涉及的各类权益保护问题,可为相关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依据。

第四,数字资产的保护有助于激活数据要素。在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统筹数据开发利用、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等内容和要求。从这一规划纲要中可知,数字资产作为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重点领域,其安全问题不仅涉及个人隐私,同时还涉及公共安全甚至国家安全。但目前公众尚未普遍意识到数字资产的重要性,数字资产的保护意识不强,由此引发的问题频繁见诸各媒体的报道。提升数字资产的保护意识,营造数字资产保护的社会氛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相当于反作用力,能够让公众进一步认识到个人数字资产的价值。当数字资产的价值普遍被公众认知后,一方面数字资产的流通性将会被释放,从而可更好地激活“鸿沟中的数据”或“僵尸数据”,促使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另一方面是数字资产的价值将会进一步被挖掘,从而可更好地发挥数字资产的增值保值作用。总而言之,数字资产的有效保护,不仅需要在开发利用中保护,而且还要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激活数据要素。

第五,数字资产的保护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逐步扩大。2021年2月3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9.89亿,接近10亿,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6.2小时,市场上可监测到的App在架数量为345万款。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数据资产生态白皮书——构建可持续的数字经济新时代》,在新兴互联网应用中,Facebook每天可生成4PB数据,淘宝每天可产生20TB数据,微信每天有10亿用户登录、发送45亿条消息。IDC(国际数据公司)曾经预测,美国在2025年将会产生30.6ZB的数据,而中国的数据量则将达到48.6ZB,成为全球第一。由此可见,数据体量的飙升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新一轮科技浪潮的到来,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发展,5G技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中国的网民规模势必会进一步扩大,每一位网民在网络世界中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劳动和感情,其个人财产存在形式也势必会变得更为复杂。目前社会上已经出现了涉及数字资产的纠纷,比如网络游戏装备“屠龙刀”继承案、淘宝网店继承案等。数字资产的保护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和行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数字经济已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数字资产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载体,对其有效保护能够助推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和规范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其中明确对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等都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在我国数字经济全面发力之际,数字资产的保护工作,比如数字资产保护宣传、完善数字资产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数据要素市场等应尽早提上日程。

猜你喜欢

资产价值数字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答数字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数字看G20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成双成对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