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阳高新区:科技引领 创新赋能 构建宜业宜居公园新城

2021-09-24资阳高新区管委会

中国科技产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资阳成渝高新区

◎ 资阳高新区管委会

资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资阳高新区)设立于1992年,1995年升级为省级经开区,2017年转型为省级高新区,是《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千亿级园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51025”千亿重点园区和四川省新型工业化(汽车·机车)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四川省特色产业(口腔)基地、省级重点培育外向型产业园区。资阳高新区辖区面积57.22平方公里,所处资阳市是成渝直线黄金通道,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直接连通成都、重庆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和特大市场,在土地、人力等要素成本方面具有突出比较优势。近年来,资阳高新区按照建设创新引领型国家高新区发展定位,坚持改革立区、工业强区、开放兴区、创新活区“四大战略”,聚焦“创新驱动”“产业联动”“开放带动”,壮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不断推动区域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迈向崭新台阶。

创新驱动,打造创新发展引领区

资阳高新区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推动创新引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构建牙谷孵化系统。聚焦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国牙谷,搭建创新孵化、检验认证、金融服务、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政策支撑“六大体系”,成立四川省口腔医疗科技创新促进会、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牙谷研发孵化中心,联合四川华西口腔、北大口腔、中山大学附属口腔等科研院所,激活牙谷智慧创新能力。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获批国家级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资质,园区医疗器械可不出园开展注册检验。创新建立检测认证资阳体系和覆盖一、二、三类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审评审批的“绿色通道”,先后获批四川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成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牙谷研发孵化中心、四川省口腔材料与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轨道交通电连接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启动运营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资阳分中心。

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0余户,鸿政博恩自主研发项目荣获资阳市首个国家科技部支持的重点研发项目,“高端齿轨动车组研制及应用项目”等多个项目获批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中车电气连接器产品成功运用于“复兴号”动车组。

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以及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等高校院所紧密合作,搭建数字化口腔医学交流合作平台,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7个。

产业联动,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区

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深入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行动,加快构筑交通装备制造、口腔装备材料、电子信息配套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

交通装备产业稳步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方面,现有2户整车制造企业和11户零部件生产企业,建成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化基地1个,形成了完整的研发、制造、服务体系。汽车产业方面,共有企业40余户,四川现代、南骏汽车2家整车制造企业和东风四通、和平重汽、腾川车辆3家专用车改装企业,形成了26万辆商用汽车、发动机7万台、中高端变速器2万台等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

口腔装备产业加速集聚。聚焦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检验检测、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三大突破,对接国内外口腔装备材料企业600余户,医疗器械企业200余户,引进卡瓦集团、爱齐科技、博恩登特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项目82个,产品涵盖口腔设备4大类60余个、口腔材料5大类100余种,目前已有26户企业的117个“资阳造”产品投放市场。

电子信息产业逐步壮大。引入华为云计算中心,打造西南地区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中车电气是中国中车唯一的电气连接器生产厂家,可生产各种动车组、客车、地铁城轨、机车的电气连接器。先后与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企业协会等行业协会达成合作,引进了一批知名电子信息企业。投资10亿元建设面积25万平方米的成渝电子信息创新创业园,重点发展消费电子产品连接器、轨道交通电气连接器、汽车电子连接器。

开放带动,构筑开放合作先导区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建设多元化发展平台。加快推动中韩创新创业园、保税物流中心、公铁物流港等平台载体建设,用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资同城化等战略机遇,2021年上半年完成签约优质项目27个,已工商注册项目17个、履约率63%,全社会固定投资同比增长39%、增速居全市第1,中国牙谷四川口腔装备材料产业基地、成渝电子信息创新创业园两个省级重点项目实现投资9.3亿元,完成计划任务的129%。

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建立健全“响你所想”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设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工作平台”,开设“为企一键通”电话专线,推行“人工+AI智能语音机器人”服务模式,确保企业诉求全时段响应、全天候服务24小时“不下线”。研发“高兴办”微信小程序,实现企业线上诉求“统一受理、一键反馈”。辖内企业诉求1小时内进行知晓性回复、咨询类事项1个工作日内办结、单一诉求类事项3个工作日内办结、需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联办事项5个工作日内办结、调解纠纷类或未授权事项由职能部门协调对应市、区部门10个工作日内办结。目前,企业诉求平均办结时限3.36个工作日,按时办结率96.8%,满意率99.8%。

提供精准化企业服务。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金融顾问团”、“保姆式”服务,协调设立海关办事处,实现了企业开办“零费用”、资料证件“免费邮”、惠企政策“暖心包”、企业开办“设专窗”、为企服务“一键通”等,帮助企业快落地、快投产,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继续实施惠企政策,不断降低融资、用地等成本,实行财政、人才等奖补政策,不断厚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沃土。

作为成渝地区产业集聚“洼地”和开放合作“高地”,资阳高新区肩负着资阳市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的重大使命。未来,资阳高新区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改革立区、工业强区、开放兴区、创新活区,实施产业能级提升、城市功能完善、营商环境优化“三大行动”,加快建设中国牙谷、交通装备与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构筑交通装备制造、口腔装备材料、电子信息配套“三个产业生态圈”,加快建成创新引领型国家高新区、成渝重要的现代制造与科创基地、成资同城化产业先行区和高品质宜居公园新城。

猜你喜欢

资阳成渝高新区
《资阳人·城市文化读本》打造资阳第一城市文化读本 代言资阳城市文化点点滴滴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资阳话中的程度副词“蛮是”初探
资阳牵引变电所智能化改造方案研究
资阳110kV数字化牵引变电所试运行分析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郑州高新区贾庄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