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生活情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2021-09-23杨志元

学周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杨志元

摘 要:数学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真实生活中,同时小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最终也要运用到真实的生活中。因此,教师要注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要素,借助于生活情境来探究数学知识,让学生感知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从中掌握更多的数学学习技巧、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奠定一个扎实的数学学习基础,培养自身的综合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学科素养;数学素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8-00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8.009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数学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需要把小学生作为数学课堂中的主體对象,融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生活化数学素材,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学科技能,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全面发展。当前很多数学教师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是数学课堂中的权威者,忽视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只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来设定数学教学计划、方案,完全没有意识到小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差的问题,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缺乏生活素材的融入,导致数学课堂缺乏生机活力,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非常低。基于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借助生活情境,用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升学习能力,构建理想化的数学课堂。

一、生活情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学备课不够充分

要想构建理想化的数学课堂,教师需要做好十足的准备,这样才能够让生活化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下去,但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存在备课不够充分的问题。在生活化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把小学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但是教师根本没有去调查学生的实际生活常识、生活经验,只是应付式地引入一些生活化数学素材,根本无法展示出生活化教学的教学作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

(二)教学目标偏离生活化

教学目标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起点,同时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归属,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存在教学目标偏离生活的问题。很多教师认为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数学技能,忽视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状态,无法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不利于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很多教师根本没有把生活内容和数学教材知识融合在一起,只是凭借自己多年数学教学经验来设定教学目标,忽视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无法感知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三)教学内容偏离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存在教学内容偏离生活化的问题。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思维性比较强,如果只是单一为学生展示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排斥心理,而借助于生活化内容能够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化教学内容核定中,教师依然过度重视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教师设定的生活化数学素材学生根本无法理解,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无法实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融合。同时,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偏离了生活化,教师只是形式化地布置一些课后生活化作业,根本没有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数学学科的生活化,存在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

二、生活情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专业教学素养

基于生活情境下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想发挥出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我专业数学素养。教师是数学课堂中的引领者、操作者,只有自身具备较强的数学素养,才能够成为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榜样,师生之间共同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师不仅要全面掌握数学学科理论知识、学科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去阅读一些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等书籍知识,以此来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对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身心发展特征做一个全面的评估,之后再合理设定生活化教学情境,对现有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反思,不断完善生活化数学教学方案,构建更加理想化的数学课堂。同时,教师需要定期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提高自我数学教学能力,改变以往数学课堂中自己是权威者、主导者的教学角色,而是要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主导者。任何生活化素材的融入,都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来设定,构建开放性、趣味性的数学课堂,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之间也要多互动、沟通,定期开展数学教研活动,从中来探究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优势,在教师的共同学习之下,让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在数学教材中融入生活元素

在构建小学数学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数学教材中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究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取得理想的数学教学效果。教师要适当调整数学教材内容。经过调查可以发现,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和小学生的真实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无法深入了解所学内容。因此,教师要适当在数学教材中增加一些和小学生真实生活有关联的知识点,把数学教材中的数学例题用生活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调动小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学会借助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问题,感知到生活和数学知识是相互融合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知识。同时,在讲解教材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恰当的时间引入生活案例,为数学教学活动增添更多新的活力,把陌生的数学知识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搜集数学素材,能够通过联想生活素材解决数学问题,做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教师不要直接把数学生活化素材展示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联想、思考,借助于生活现象来解释数学规律、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为数学教材提供更多的生活案例支持。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有更为透彻、深刻的认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观察能力、信息搜集能力,使他们共同参与到数学教学方案设计活动中去。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