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相关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21-09-23

全科护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样癌死亡率病灶

甲状腺髓样癌是起源于甲状腺中的滤泡旁细胞或降钙素分泌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遗传型甲状腺髓样癌和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两种,其中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较为多见,占75%~80%,多发于中老年群体[1-2]。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临床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颈部淋巴结肿大、呼吸不畅及吞咽困难等症状,该疾病可导致病人其他脏器损害、内分泌失调,甚至危及生命[3]。目前手术是治疗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的重要手段,手术可有效切除病人病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病情发展,延长病人生存期限,但病人预后不理想[4]。有学者认为,病人年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肿瘤分期、病灶大小及癌细胞转移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5]。鉴于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的相关预后问题,我院回顾性调查127例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分析其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改善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27例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女65例,男62例;年龄37~76(57.86±5.73)岁;病程2个月至13年(7.82±0.79)年。纳入标准:具备正常的交流能力;确诊为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临床资料完整者;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者;临终病人;遗传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文化程度、合并基础疾病、体质指数(BMI)、病灶大小、是否单发、降钙素水平、肿瘤最大直径、病灶是否突破包膜、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否远处转移、手术方式、肿瘤分期、血清学检查水平等。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行独立样本χ2检验。对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情况 本研究通过对127例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显示,5年后病人死亡29例,占22.83%;存活98例,占77.17%。

2.2 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最大直径、病灶是否突破包膜、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否远处转移、肿瘤分期是影响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1。

表1 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2.3 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的变量赋值 将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作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赋值情况详见表2。

表2 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的变量赋值

2.4 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远处转移、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期是影响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通常会出现腹泻、多汗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疾病会导致病人内分泌失调甚至死亡,严重危害病人生命健康[6]。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外科医护人员可通过手术切除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病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病情发展,缓解其临床症状,延续病人生命,但病人预后较差[3,7]。国内外报道显示,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5年后死亡率约为17.38%~29.61%[8]。本研究通过对127例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显示,5年后病人死亡29例,占22.83%;存活98例,占77.17%,此结果与既往文献调查结果相符[9]。近年来,肿瘤科医护人员较多关注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的临床预后,而对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的文献报道较少,导致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的死亡率仍较高[10]。因此,临床上医护人员应及时对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相关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期降低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死亡率,改善其临床预后[1,11]。

本研究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最大直径、病灶是否突破包膜、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否远处转移、肿瘤分期是影响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为避免单因素分析结果存在偏差,经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远处转移、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期是影响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此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5]。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是否远处转移,出现远处转移的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死亡率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为出现远处转移病人癌细胞通常会转移至肝、肺、骨及脑等部位,损害其重要脏器,加重病人病情,增加其死亡风险,从而导致其死亡率较高[12]。②肿瘤最大直径,肿瘤直径较大的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死亡率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为病人肿瘤越大,会明显增加其甲状腺包膜侵犯机会,病灶外侵甲状腺包膜易造成手术无法彻底切除病人病灶,造成病灶残留,从而增加病人疾病复发风险,导致其死亡率明显升高[13-14]。③肿瘤分期,肿瘤分期数值越高的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较差,分析原因可能为肿瘤分期数值越高的病人代表其肿瘤已处于相对晚期阶段,病情较重,会增加其远处转移风险,导致病人治疗方案更加复杂,治疗难度加大,从而严重影响病人治疗效果,增加其死亡率[15]。

针对影响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可制定以下护理措施:术前对病人手术适应证进行综合评估,做好对症处理,并采用B超联合血清降钙素检测提高诊断准确率,评估病人病灶是否转移,针对性进行手术设计,提高治疗效果;术中实施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必要时行前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以提高手术切除效果,降低病人疾病复发及病灶转移风险,如病人病灶术前降钙素水平显著升高或突破包膜,应适当扩大手术范围[16];术后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心电指标变化,向病人发放甲状腺髓样癌健康管理手册,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嘱咐病人参照手册内容对疾病管理,同时对病人定期随访,了解其病情、遵医行为、心理状态及饮食情况,对其不良的行为及饮食习惯予以纠正,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肿瘤分期数值较高的病人应重点关注,加强对其术后追踪、随访,嘱咐病人戒烟、戒酒,定期复查,复查过程中应结合B超检查及血清降钙素检测,准确评估病人复发及转移风险,并做好对症处理,以降低病人死亡风险,改善其临床预后[17-18]。

综上所述,是否远处转移、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期是影响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医护人员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的死亡率,改善其临床预后。

猜你喜欢

样癌死亡率病灶
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显著降低糖尿病死亡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肺肉瘤样癌分子病理学与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基于SEER数据库的甲状腺髓样癌预后分析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CEA与CT在甲状腺髓样癌筛查及诊断中的作用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