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

2021-09-22罗俊玲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8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中学班主任

罗俊玲

摘要:本文以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相关的概念,接着分析了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中学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对策,以此提升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质量,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学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灵魂人物,中学班主任在班级内部扮演的重要的管理角色,他需要要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同时也需要做好活动组织工作,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以此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中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以便可以提高班级的学习质量,帮助学生茁壮成长。

一、相关概念的介绍

(一)中学班主任

中学班主任主要是指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中学班主任同样也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人员,他是整个学校教学的重要骨干,是沟通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桥梁,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基础力量。

(二)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者是指班级管理人员根据学校及教育部的要求,对班级进行组织、协调、指导等各项活动,以此达到教学目标,实现班级管理的全面发展。

二、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问题

第一,班级管理存在严酷的专制化现象。在现有的班级管理中,许多中学班主任习惯于专制型的管理模式,学生只能根据自身的命令完成各项工作,学生不能拥有任何其他的思想或者行动。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下,学生并不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学生缺乏话语权,同时学生也缺乏独立性,学生最终会成为一个考试机器,而并不是一个健康成长的个体,这与我国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第二,班级管理存在严重的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现象。在班级管理活动之中,中学班主任更加重视学生们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也成为了班组的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模式之下,许多中学班主任加大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存在一切向分数看齐的现象,并不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既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形。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之下,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交,学生的成长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第三,班级管理存在一刀切的弊端,中学班主任并不重视学生个体的变化。在中学班级管理之中,中学班主任的管理模式是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常常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衡量的标准。在这种模式之下,中学班主任并不会重视学生们的个体变化,也不会注重学生们的个性要求,会导致一些学生性格孤僻,沉默寡言,而一些学生又过于狂妄自大,没有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第四,没有重视学生的心理管理,缺乏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在班级管理之中,中学班主任的管理并不注重学生们的心理管理。对于很多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已经开始走向成熟,加之残酷的应试教育竞争,很多中学生都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一些学生患上心理疾病。但是中学班主任并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做到基本的心理管理,这是中学学生的心理普遍存在不健康的情形,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五,缺乏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在中学教学之中,家长与中学班主任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中学班主任并不知晓学生在家庭内部的情况,家长也不知晓学生在学校内的学习情况,两者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容易导致中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影响班级管理质量。

三、中学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对策分析

第一,强化班级的民主化管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之中,中学班主任需要强化班级的民主管理,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之中,将班级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以此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白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同时也锻炼学生们的谋划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中学班主任可以邀请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日常管理制度,明确班级管理的细则,以此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与此同时,中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还必须做到赏罚分明、做事正派,将公平和公正融入到班级管理之中,对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公平的对待。例如,中学班主任可以加大对学生的激励,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激励,以此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减少学生的逆反情绪,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第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性。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之中,中学班主任必须转变自身的传统思想,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坚持以学生为本。为此,中学班主任需要清晰的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干劲,同时也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为了更好的体现以学生为本,中学班主任需要加强对学生们的关爱,用关爱去照亮学生,用关爱去感化学生,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第三,淡化分数,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之中,中学班主任不能一味的以分数为准,需要淡化学生们的分数理念,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之中,分数虽然可以判断学生们的学习好坏,但是班级管理并不能够以分数为准,班级管理需要根据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准,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需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培育出更加优质的学生。

第四,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之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属于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中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需要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同时也需要尊重中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以此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例如,中学班主任可以积极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使学生可以树立起正确的心理,以此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提高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质量,提升班级的发展水平,中学班主任可以强化班级的民主管理,需要坚持以学生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中学班主任还需要淡化分数,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以此提高中学班主任的管理质量,提升班级的学习水平,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明清.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优化探析[J]. 南北桥, 2019, 000(014):199.

[2] 高贤良. 立德树人修君子品行——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渗透有效措施探究[J]. 新课程(教研版), 2020, 000(003):225.

[3] 唐雪玲.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心理压力及解决策略研究[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4):187.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中学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