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舞蹈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与实施策略分析

2021-09-22王帅君冯伦河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时空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作用分析

王帅君 冯伦 河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6-004-02

摘  要  本文明确提出推动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的新模式是为了提升高校教育理念,与优秀人才与地方优势相辅相成,打造高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将高校与体育舞蹈联系起来,以完成高校体育赛事的有机结合,实现相互发展的趋势。体育舞蹈是体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舞蹈的功能,本文明确提出了一些实施对策,希望能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体育舞蹈  全民健身运动  作用  实施策略  分析

近年来,体育舞蹈在我国高等院校中迅速普及,但同时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如诸多社会化因素。当今的高校和俱乐部队在体育舞蹈水平上表现出显著差异。高校体育舞蹈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对全民健身运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高校体育文化与全民健身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舞蹈在高校中开展的作用

体育舞蹈是一种将体育竞技与舞蹈艺术紧密结合的舞蹈项目[1]。体育舞蹈教育采用轻松愉快的方式,从德育出发,达到教学目的,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体育舞蹈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我国一些高等工程院校和文科院校中,体育舞蹈已被纳入体育教学内容之中,甚至是一些艺术类专业课程的必修课。文化教育的关键已经开始向全面德育过渡。从高校中学生对于公共课的选择情况来看,尤其是女生选修课对体育舞蹈的热情极高。体育舞蹈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发展趋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训练方法。由此,他们离开校园后,也会有一个室内空间的普遍展示。从全民健身运动与终身体育文化的角度来看,体育舞蹈可以说是新项目的最佳选择之一。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体育舞蹈的开展,不断加大推广力度,使其快速发展[2]。

二、高校体育舞蹈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

高校体育文化已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对学生未来的个性化塑造和体质的增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3]。高校教育期间正是学生“文体育文化”向“自身体育”转变的关键时期,此时可为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体育舞蹈对于塑造学生自身的体育文化观念,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知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等具有极好的作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为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文化,塑造学生的运动观念、职业技能和习惯。”如果体育舞蹈在高校体育中得到加强和改进,再回归大众,这也是一个完整的循环。高校体育文化与舞蹈课程是高校体育文化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整体的发展趋势,同时也符合很多学生的内在特征。根据体育舞蹈的种类和特点,高校应有目的、有系统地开展体育舞蹈教学,如此可产生多管齐下的文娱活动实际效果。它的运动强度可以在中等以上,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疲劳,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从学习和训练以外的角度观察,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以集体活动的形式掌握这一专业技能,这有利于青年学生个人社会意识的形成,满足人际相处的需要。这样的机会无疑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影响我国高校体育舞蹈运动开展的因素

(一)缺乏高素质的体育舞蹈教师

体育舞蹈从国际标准舞开始,关键是学习国际标准舞。在我国,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这项运动赛事的必要性,于是便开始相应的运动项目管理,并将重点的新项目纳入主要项目之一[4]。由于我国体育舞蹈健身的发展时间不长,加上各体育院校在该领域的课程没有建设完善,因此现阶段我國体育舞蹈专业的人才异常短缺。如今,北京工业大学只培养了少数体育舞蹈专业的毕业生。笔者在全国12个省份开展了高校体育舞蹈调查,这些高校普遍表示会高度重视体育舞蹈项目的开展。但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体育舞蹈教师,使得很多高校都觉得自身在开展相关教学时有捉襟见肘之感。

(二)市场化因素的影响

体育舞蹈借鉴国外在课堂教学和训练方法上的做法,实行“一对一”课堂教学。这种学习方法虽然可以得到很好的实际效果,但性价比不高,投入较大。高校体育课引入体育舞蹈后,教师的学习与培训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首要问题。由于教师只能按照“一对一”的课程培养方式开展教学,因此不得不支付巨额的培训费用。高校一般不倾向应用这种做法,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师只有上中学班或参加速成班,才能掌握关键技能[5]。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能从学生身上扣除其他费用。很多教师觉得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平衡,觉得自己没有责任这样做。因此,体育和舞蹈课程非常不正规,教学水平不高。这种高端的人才塑造方式阻碍了体育舞蹈新项目的发展。

(三)体育舞蹈需要较多的练习时间

体育舞蹈共包括十种舞蹈类型,但教育部制定的《课程计划》中规定体育专业的体育舞蹈学时为36课时。这个时间对于学生来说即便只是学习其中一种舞蹈都是不够的。因为上课时间太少,学生只能进行基础训练,极少能学到更深的层面。

体育舞蹈不仅包括体育文化的特点,还包括舞蹈的特点。要求参与运动的人要具备一定的柔韧性、稳定性、小体肌肉控制、体力、爆发力、定向感、乐感等素质。看起来如此复杂的体育舞蹈技术标准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

四、高校体育舞蹈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实施策略

体育舞蹈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并不逊色于其他体育项目。在当今的高校中可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价值效应。然而,体育舞蹈在高校的广泛应用和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发展遇到了诸多问题,阻碍了体育舞蹈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针对目前体育舞蹈的发展,为了使体育舞蹈教育功能尽快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得到更好发挥,可采用以下多种方法来实施。

(一)大力推广体育舞蹈课

体育舞蹈的使用价值不言而喻,由此也受到很多大学生的喜爱。在体育课程改革创新中,各高校要积极引导和营销课程内容。因为体育舞蹈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技巧也多种多样,比如国标舞,其包含有华尔兹、探戈、飞步等,给学生不同的选择。教师要不断探索体育舞蹈的风格,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舞蹈练习。

(二)培养高素质人才

充分利用好体育院校和艺术院校增设体育舞蹈技术专业的实践,为我国高校体育舞蹈专业的开设提供大量高素质人才。如今,单纯的舞蹈不太可能出现在高校体育文化教学中,也不可能在大范围的高校中将舞蹈列为学生的必修课。教育培训单位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因此,能够从体育技术专业打造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有效促进体育舞蹈在中国高校的快速普及。由于体育舞蹈兼具体育和舞蹈的特点,普通高校的体育专业可以设置体育舞蹈技术专业,由此促进体育舞蹈和造型艺术等专业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高校体育舞蹈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强大的体育舞蹈教师队伍是学校完成体育舞蹈教学任务的保障。为此,高校一方面应促进体育舞蹈教师专业人才的塑造,另一方面高校可派有实力、有兴趣的教师参与培训,以及定期组织体育舞蹈教师共同交流,以不断提升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

五、高校体育舞蹈与全民健身运动融合的措施

(一)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给体育舞蹈文化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在舞蹈训练中使用摄像机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真实动作表现,再现教师的专家教学状态,从而改善技术上的不足。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完成资源共享,同时弥补高校课堂教学的不足,进而提高技术水平。

(二)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加大体育文化宣传力度,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为充分发挥体育舞蹈的教育价值,高校必须转变思路。首先,必须加强对体育舞蹈的重视程度。其次,要转变体育舞蹈是女生专属运动的观念。

(三)对社会适时开放体育场馆

体育场馆是运动的重要硬件保障。高校体育场馆主要是向大学生开放的体育场馆,同时高校也要立足自身需求,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具体来说,在节假日或其他非教学时段,高校体育场馆应向社会开放,以满足居民体育和健身的需求。实行免费或有偿对外开放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可以作为场馆的维护费,而最大的意义在于这是对全民健身运动的一种极大促进与支持。

(四)高校体育舞蹈服务群众

体育舞蹈的校际选修课可在大学产业园内开设,各院校学生可跨大学选修课,学分制有双边协议。同时,因為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发挥巨大的社会效应,可以向全国人民开放,让群众也能接受可靠的学习和培训,使高校体育舞蹈高校不仅要弘扬大学生终身体育文化,更要带动附近群众也接受了全方位的锻炼,进而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六、结语

体育舞蹈是一种将体育竞技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民族舞蹈。它是一种全身游戏、娱乐和健身运动,对全民健身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体育舞蹈的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与体质课程,完善体育舞蹈教师基础建设,灵活运用现代智慧教育信息塑造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体育舞蹈水平。同时,高校体育舞蹈也需要为群众服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造福人民群众,如此也能使高校体育舞蹈的价值在社会中得到充分彰显。

参考文献:

[1]李玉超,颜桂平.大众健身舞蹈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及促进措施[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1):126-129.

[2]马兖.论体育舞蹈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推广的可行性[J].体育风尚,2017(10):70.

[3]马国义.健身操舞干预模式及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4]张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的高校体育舞蹈运动[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9(01):28-29.

[5]王艳荣.不同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作用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