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默克尔“告别访问”,与普京长谈3小时

2021-09-22刘潇

新传奇 2021年34期
关键词:北溪默克尔普京

在总理生涯即將结束之际,默克尔到访莫斯科,与同样“超长待机”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话别,为两位政坛强人的特殊情谊写下尾声。默克尔即将卸任,执政16年的政治常青树将会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德国与欧盟?

默克尔执政德国16年,她的柔性政治让德国获得了更多的“朋友”。她不一味追随美国,而是试图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德国媒体喜欢把她亲切地称为“妈咪”,欧洲媒体将她称为“欧洲祖母”。即将“退休”的默克尔,退休金每月1.5万欧元,放在高物价的欧盟来看并不算高。很显然,她已经超越了物质享受,将自己交付给了德国。

在总理生涯即将结束之际,默克尔到访莫斯科,与同样“超长待机”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话别,为两位政坛强人的特殊情谊写下尾声。

默克尔最后一次出访俄罗斯

8月20日,默克尔在任期内第20次、也是最后一次到访俄罗斯。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默克尔当天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无名烈士墓献花。普京在与默克尔开始会谈前给她送上一束鲜花。随后,两人举行了近3个小时的会谈。默克尔此时访问俄罗斯不是简单的“告别”,而是有着特殊的目的,一方面,默克尔此行旨在巩固自己的政治遗产;另一方面,默克尔此访也是为继任者铺路。

会后,两人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阿富汗问题、乌克兰问题等热点话题阐明立场。此外,双方还谈到了最受关注的德俄“北溪-2”跨境天然气管道项目。2015年动工、预算为115亿美元的“北溪-2”项目,费尽周折之后,预计今年8月底之前竣工。德国作为“北溪-2”项目的终点国和最大受益方,默克尔一直力排众议,避免让该项目成为“烂尾工程”。而美国一直对德国争取能源自由、挑战美国能源垄断颇为不满,于是在乌克兰问题、欧盟问题等方面处处下套,导致“北溪-2”项目常常受阻。最终,在默克尔今年7月的赴美“告别之旅”中,德美就美国“放行”这个项目达成协议。德方在协议中表示,乌克兰在2024年后将继续保持天然气过境国地位,并承诺给予乌克兰经济补偿。但乌克兰方面仍十分不满,批评协议给乌克兰和中欧带来更多政治、军事和能源威胁。

德国政治观察人士表示,一方面,默克尔访俄期间会努力为解决乌克兰东部问题创造条件,通过向俄迈出积极的一步来结束她的总理任期。她希望与俄建立一座桥梁,让她的继任者与俄继续合作。

另一方面,近期阿富汗局势突变,默克尔希望俄罗斯能为德国从阿富汗“撤人”提供帮助。德国接收过一些逃离战乱的阿富汗难民,默克尔在国内为此挨过不少批评。如今随着美国匆忙撤军,德国也在美方宣布的阿难民收容“临时中转国”名单中。

普京与默克尔的友谊

默克尔执政德国期间,有一条重要的友谊故事线为德国与俄罗斯在动荡的年岁中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精通俄语的默克尔与德语流利的普京在政治层面与个人层面的友谊为欧洲乃至世界稳定放置了一个稳固的基石。默克尔是西方执政时间最长的大国现任领导人,普京则在世界大国现任领袖中执政时间第一,他们两位也是当今大国领袖中打交道时间最长的。

1999年,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出任代总统,叶利钦(俄罗斯首任总统)把掌控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核钥匙”交到普京手上,并对他说:“请照顾好俄罗斯。”普京由此登上政治舞台。而默克尔于2000年4月起任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主席,2005年11月成功当选联盟党和社民党大联合政府总理,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

可以说,1952年出生的普京和1954年出生的默克尔两人的人生路线暗含着某种相似性。这为二人的多年友谊打下了深厚基础。

柏林墙倒塌前夜,两人互不相识,但都浸淫在那个动荡年代的风潮中,并且都即将各自在新的时代大展拳脚。

柏林墙倒塌后又过了10年,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站在竞选台上的普京承诺,“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随后,普京访问德国,以流利的德语在德国议会发表演讲。此时,坐在台下的就有德国最大反对党主席默克尔。

2006年,默克尔与普京第一次以两国领导人身份会晤。2008年,北约峰会,商讨东扩,美国力推。这给普京造成了很大压力。此时,默克尔站在了普京一边,反对北约东扩。德俄关系开始出现转机。路透社(英国最大的通讯社)评论道:这次峰会使默克尔成为西方世界与普京之间“公正的中间人”。此后两人每次会面,普京的态度明显柔和起来。

两人的关系也有起起落落。2013年乌克兰危机,默克尔作为西方世界最适合与普京沟通的领导人,开始与普京就乌克兰内战展开对话。硬派作风的普京寸步不让,默克尔坚称“奉陪到底”。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两国关系降到冰点。

但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后,展开了一系列遏制欧盟的手段,德国与俄罗斯深受其害,自然而然地又走到了一起。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德俄关系经受住了考验。2018年,默克尔再次访俄,德国对俄出口额和双边贸易额增长迅猛,两国关系重回正常轨道。

动荡时期的“船锚”

默克尔为何能在动荡的欧洲引领德国独领风骚?在她执政期间,德国成为欧盟体系内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这与默克尔一直以发展经济为重、搁置政治争议的运作有密切关系。默克尔的沉稳、冷静,被德国乃至欧盟媒体誉为动荡时期的“船锚”。

在这种理念指引下,德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广泛开展经贸合作。这也是默克尔能够连任四届德国总理,并被认为是最近几十年来欧洲最有能力的政治家的原因之一。今年7月德国洪水期间,默克尔视察灾区,进一步彰显了其“危机领航员”这一角色。德国政治观察人士评论道:“她的到访十分低调,没有一丝傲慢与自负。她务实地践行着由理性指导的政策。”

默克尔在施政方面始终秉持着务实与变通。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默克尔对德国采取了最严防护措施,即便遭受工商业主的激烈批评,她也仍旧不动摇,将防控进行到底。

如今,德国和欧盟正迎来“后默克尔时代”。8月21日,默克尔在出席联盟党竞选活动时再次重申对联盟党总理候选人拉舍特的支持,表示相信拉舍特能在大选后成为总理。但拉舍特能否如愿“接班”,是否忠实维护默克尔的政治遗产,这些都还是未知数。而对于普京来说,面对“后默克尔时代”的德国,也将有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

(《环球人物》2021.8.22 刘潇/文)

猜你喜欢

北溪默克尔普京
美又要制裁“北溪-2”
“狙击手普京”
构造图形法解一类代数题
北溪书画
普京与秋田犬
雨中普京(华赛银奖)
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节日聚会 开怀畅饮
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节日聚会 开怀畅饮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
默克尔即将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