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72号界碑

2021-09-22胖小海

含笑花 2021年5期
关键词:卡点大婶村长

胖小海

1

这是劲东守卡的第101天。

起床时,他习惯性的望了望河对面的山崖,一团薄薄的云雾轻轻笼罩着山尖,宛若海霞轻抚着他的头发。现在的海霞和他一样,正在河上游的那个卡点巡防,一想到女朋友,劲东的嘴角就止不住的上扬。

他和海霞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认识的,2017年两人作为驻村工作队员被下派到土坝村委会,在工作中慢慢了解、相识相爱,本来打算脱贫工作结束就结婚,可是后来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他俩又报名参加“强边固防”突击队员,分配到边境一线参与疫情防控。结婚的事,两人决定往后推一推。

像往常一样,劲东先去河边巡查了一遍,夜里下了大雨,河水水位比昨天又上升了不少。县里今早紧急下发天气预警:预计未来6小时我县将有明显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击事件,伴有局地大风、冰雹及短时强降水,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做好防范准备。

劲东想打个电话给海霞报一声平安,同时,也问问海霞上游的情况,但电话一直没人接,可能在忙着吧!

这就是守卡人日常,巡防时间经常不定,有时候一早起床就去,有时候中午去,有时晚上去,有时甚至半夜去,一天巡防好几次,每次巡防的时间不定。

“劲东。”同一组巡防的同志廖敏在卡点上叫他,“过来一下,帮我检查一下这体温枪,怎么测不出温度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气的缘故,这体温枪早上有时会失灵,测不出温度来。

劲东赶忙过去检查,他把体温枪拿到正煮早点的王大婶灶前烘了一下,枪又好使了。

“这枪还没有睡醒呢!”王大婶笑着打趣说,“它也需要睡觉,你把它捂一下,它马上就醒了呢。”

“是是是。”劲东笑了起来。

王大婶是村里自愿来守卡的。她们村每天按户数安排3到4人来这里一起守卡。她们都是自愿的,没有谁向党委、政府提过一分的报酬,也没有谁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因为离集市远,所以有时候他们吃的伙食都是村民带过来的,有拿青菜的,有拿腊肉的,有带米的,吃的这一块从来没有让劲东操过心。

“劲东。”村长气喘吁吁地跑来,“劲东,昨晚下雨,上面卡点塌方,现在需要几个村民一起去支援,你就留在这里守起,我带他们几个上去!”

还没等劲东反应过来,几个村民就跟着村长跑过去了。劲东也想跟着去,被王大婶拉住,“小伙子,你们城里人干不了重活,让他们去吧,你就留在这里!这里不能没有人!”王大婶也放下手里的活,跟了上去。

劲东一个人呆呆地看着其他人冲了上去。

“海霞!”劲东一下子想到了海霞没有接电话,也没回复他。

应该没什么事吧!他刚往上游跑了几步,又立刻停了下来。这里不能没有人!他往回挪了挪,把电话拿起来,又慢慢放了下来。

中午1点多。村民们陆续回来了。

“上面的情况严重不?”劲东赶忙上去问。

村长一身的泥,摆了摆手:“没有大事,上面的卡点凌晨的时候出现塌方,还好发现及时,没有人员伤亡。”

劲东的心稍微安定了些。

“劲东,过来一下!我们到乡上带点物资回来。”村长说。

“好。”

2

平常他们需要什么物资会提前和乡里对接,缺什么带什么,比如口罩、饮用水,大多数时候是乡里文化站的小闵送下来。今天河上游塌方,大家都忙去支援,劲东计划着到乡政府找几顶救灾帐篷,顺便给大家带些食物。

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驶。一片片青翠的香蕉林往身后奔跑,这里因为低海拔,气候比较热,所以村民这几年都发展热区作物,香蕉、木瓜、芒果、火龙果等热销水果都有种植,村里一个农民去年种植香蕉脱了贫,还被树立成典型。

到乡上的时候,已经中午12点多了,劲东随便吃了点东西,到办公室找了几个人帮忙把物资搬到车上。

“劲东,你已经好几个星期没回家了吧?”准备上车的时候,村长问。

“是有好几个星期没回过家了。”劲东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要不你趁今天回去一趟吧?”

“还是算了,上游又塌了方,巡逻守卡要紧!”劲东笑了笑。

“巡逻这么长时间不回家,你爸妈肯定担心你了!”村长拍了拍劲东的肩膀,“天下哪个父母不担心自己的孩子呀!”

“没事没事!”劲东一个劲地摆手,说罢便跳上了车。

一路很顺利,他们安全把物资运送到了。

等把物资清点分配好,天色已经麻黑,累了一天的劲东靠在驾驶室里睡着了。

3

“咕咕咕……咕咕咕……”忽然河对面一阵叫声把劲东惊醒。

劲东忙翻身起来,值班守卡点厨房的灯微弱地亮着,大家早上都去参加上游的塌方支援,部分村民已经回去休息,只留下王大婶和另外一个同伴值守。

劲东朝河边走去,听说以前这里水浅的时候,经常有人从对面拉一些货物过来,或者从这边倒卖一些东西过去,渐渐在这里形成了一条中越边贸的“草坝街”。自去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这里才渐渐没有了当年的喧哗和热闹。

“咕咕咕……咕咕咕……”

一个声音渐渐飘到河这边来,与对面的相互回应。劲东赶忙躲到河边的一块石头后面,借着隐隐约约的月光,勁东看见一个人影缓缓往这边挪动。

“有人要偷渡。”劲东脑海里马上闪现一个念头,“得赶紧向乡里报告!”

劲东悄悄把微信打开,赶忙把信息发给村长和乡里的领导。

“咕咕咕……咕咕咕……”

“咕咕咕……咕咕咕……”

“咕咕咕……咕咕咕……”

声音此起彼伏,相互回应,看来不止一个人!

“不要打草惊蛇。”劲东赶忙发微信给值班的王大婶,“你尽量不要出来!”

“好。”王大婶回复。

人影慢慢移动到岸边,又向卡点这边瞧了瞧,确定没有动静,那人才又偷偷游回去。大概十多分钟,几个人影开始出现在河里,借着微弱的夜光,劲东数了数,一共6个人!

不能让任何一个外境的人员进入咱中国境内!劲东捏紧拳头,心里暗自发誓。

快到岸边的时候,6个人突然分散开来,各自往不同的方向跑。

怎么办?劲东心里不禁紧张起来,要是村民和乡里的人没有赶到,他该怎么办?要不要行动?加上王大婶和守卡的另外一个同事,我们只有3个人,要怎么才能对付他们6个呢?必须得想办法拖住他们……

“呃呃呃。”劲东故意干咳几声,假装小便从石头后面出来,站到河堤上,慢慢掏出一支烟,点燃。

河里的动静没有了。劲东希望村长他们赶快到来,夏夜的风从河面吹来,淡淡的带有一点腥味。一支烟完了,接着又点第二支。河对面的山崖顶就像一对獠牙,随时都要扑来。

一根接一根的香烟,劲东心里算了一下时间,村长他们应该差不多到了。而此时172号界碑就在他的右手边,伸手就能摸到,借助着微弱的光,劲东心里默默记着那6人躲藏的位置。

4

“劲东。”

村长的声音终于出现了,十几个村民跟着一路跑来。根据劲东指认的位置,其中5个人马上就被抓住。但是位置在的比较远的那个,怎么找也找不到了。难道他已经悄悄溜入了境内?还是又逃回了河对岸?

顺着河堤往下走,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湿的脚印。

“不会走得太远,立马追!”村长说。

几个村民跟着村长快速往下游走去。

劲东动作稍微慢了一些,突然听见身后“啪”的一声微弱的响动。

有问题!劲东故意放慢脚步,并停了下来绑鞋带,趁机观察后面的情况,一个人影在不远的树灌丛中晃动。

原来躲在这里。劲东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

这个时候村长他们已经走远,如果自己一下子叫起来,不一定能打得过他。劲东慢慢起身,向这个黑影走过去。

“哗”。那人突然窜了出来。

劲东定眼一看,原来是曾经帮助过自己上学的阿根叔。阿根叔也看出来了劲东。

“劲东,这里没人,你就放我了吧!”

看着阿根叔,这可是曾经资助他四年,让他上完大学的恩人啊,那些年,由于家庭贫困,多病的父亲经常需要进医院治疗,高昂的学费差点让自己失去上大学的机会,要不是有阿根叔的帮助,劲东就没有今天的日子。

“阿叔,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好好做你的牛馬生意不行吗?”劲东没敢看阿根叔。

“劲东,你不知道?去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我已经一年多没做生意了。我以前收购的牛马都是从河对面收购过来的,你看看今年……”阿根叔叹息着。

“但是,你也不能这样去冒险啊!”

“你不知道,我偷渡过来一个人,可以得3.6万元。今晚他们5个,我要得18万啊!要不?我给你5万,你放了我?”

“不!阿叔,这不是钱的问题。”

“那我们对半分?”

“阿叔,你怎么这么糊涂啊!边境疫情防控是在对我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你怎么还帮着境外人员偷渡啊?”

“没那么严重!我帮偷渡过来的人都没有问题。”

“你咋知道他们有没有携带病毒?要是你帮一个携带病毒的人偷渡过来,那要害了多少人!”

“他们都不是坏人!”

“这跟好人坏人有什么关系!”

这时村长带着人赶了过来,并将两人围了起来。

“兄弟啊,”村长语重心长地说,“大家每天不分白昼黑夜的守卡,为的是什么呢?不都是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你不能因为一点私利,就害了大家啊!”

几天后。县里召开表彰大会,劲东和172号界碑卡点集体受到了表彰,并给予劲东1000元的奖励,劲东把奖金全部捐给了村小学。

【作者简介】杨凤金,男,苗族,1976年6月出生于云南马关,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草堂》《陕西文学》《民间故事》《云南日报》《边疆文学》《含笑花》《文山日报》报刊,出版个人诗集《想法》。

猜你喜欢

卡点大婶村长
防疫卡点“变形记”
低年段整本书阅读指导方略初探
卡点上的哥哥
胖大婶
无声胜有声
卡点
马大婶的洗脚房
原因
丢羊
我有那么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