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个性化卫生管理在社区慢性疾病防控中的作用

2021-09-21马红梅孙红中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3期
关键词:社区

马红梅 孙红中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卫生管理在社区慢性疾病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社区慢性疾病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疾病患者,按照护理管理方式不同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慢性疾病患者采取传统管理模式,而观察组慢性疾病患者则采取个性化卫生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管理满意度以及遵医嘱行为等。结果:观察组慢性疾病患者个性化卫生管理后,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明显提升,而且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管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并无较大差异性(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管理满意度、遵医嘱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慢性疾病防控中,采取个性化卫生管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遵医嘱行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

【关键词】个性化卫生管理;社区;慢性疾病;防控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3-0169-02

人口老年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随着老年社会化严重,老年人群常见病也明显增加[1]。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这些疾病的存在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群的生命安全,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死亡。目前现有的医疗条件无法满足当前的临床需求,因此逐渐引入社区卫生管理,既能够保证患者接受持续性治疗,同时也能够更加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从而全面保证人民的健康,造福社会[2]。传统的社区卫生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个性化卫生管理得以广泛推广应用,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本文中对本社区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内容。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患有慢性疾病患者展开研究,将100例慢性疾病患者按照管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慢性疾病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卫生管理。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患者均符合慢性疾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创造精神障碍、不配合治疗、中途退出患者。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7.6±2.3)岁;糖尿病12例、冠心病13例、高血压20例、脑血栓后遗症5例。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7.8±2.5)岁;患有糖尿病患者13例、高血压21例、冠心病10例、脑血栓后遗症6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定期组织患者进行常规健康体检,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发展,并加强疾病监护,做好患者疾病管理[3-4]。观察组则落实个性化卫生管理服务,具体管理内容为[5-6]:①基础管理:做好患者基础管理,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后,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组织社区医护人员、护理人员建立慢性疾病防控小组,确定该社区具体负责内容,在此基础上动态管理慢性病管理,明确当前社区存在的相关健康问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其分为:远、中、近不同区域,并展开针对性预防工作。②在社区管理过程中,根据三级预防原则,对患者展开综合性、连续性护理管理,并在每个月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嘱咐患者遵医嘱接受治疗,并做好患者心理管理,从而有效控制慢性疾病进一步发展[7]。③充分发挥社区卫生管理中信息技术管理,调查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调整防控手段,提高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强化慢性病健康指导。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并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管理满意度以及遵医嘱行为。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管理满意度、遵医嘱行为均采用本社区自制调查标准进行调查,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健康知识水平、管理满意度、遵医嘱行为均较高。生活质量采用SF-36评分法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生理、心理健康,生理、心理职能、社会职能、躯体功能、精神健康、整体健康,各项指标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 SPSS22.0,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c2检验;两组有效资料,以P<0.05认定有统计差异。

2 结果

2.1對比两组患者管理前后健康知识、遵医嘱行为、管理满意度 实施管理前,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遵医嘱行为评分并无较大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遵医嘱行为、管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管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步入老年化社会后,慢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严重损害了我国中老年人群的生命安全[8]。随着国民经济条件不断提升,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进步,我国也在不断尝试新型卫生管理方式,以提高慢性疾病防控效果,从而降低各种慢性疾病发生[9-10]。

以社区为单位做好慢性疾病防控管理,不仅能够降低慢性疾病发生,同时还能够减少该疾病发生恶化,通过实施个性化卫生管理工作,建立定期随访机制,能够让每位慢性疾病患者接受全面、系统性健康指导,促使慢性疾病患者能够了解慢性疾病的危害,掌握正确的饮食、运动、生活方案,并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让患者能够遵循医嘱接受有效治疗[11]。加强健康教育的同时,做好患者心理管理,保证患者身心健康不受慢性疾病的影响,该管理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满足现代医疗需求,应用效果令人满意[12]。

在本文中,觀察组患者管理效果显著,患者管理后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嘱行为、管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P<0.05。

总之,个性化卫生管理应用价值较高,能够为患者建立良好的随访、评估系统,保证社区慢性疾病患者都能够接受全面的健康体系管理,提高社区慢性疾病防控管理,加强慢性疾病健康教育,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演艺, 杨梦莹, 高继龙. 城市社区管理与慢性病干预服务包设计研究[J]. 医学与哲学, 2018, 39(7): 38-41.

[2] 梁中玉. 社区管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救治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 13(9): 10-11.

[3] 古彩兰. 协同护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 9(5): 132-135.

[4] 郭迎倩. 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分析[J]. 当代护士: 上旬刊, 2018, 25(12): 37-40.

[5] 陈玉娜, 马平均. 连续性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8, 30(23): 90-92.

[6] Shagerdi G, Ayatollahi H, Oskouie F. Mobile-based Technology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A Feasibility Study[J]. Current Aging ence, 2019, 12(2): 84-90.

[7] 王璐彬, 吴玉华, 冷海燕, 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社区管理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 3(5): 131-133.

[8] 李爱莲, 黄丽娟, 张亚军. 城市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和防治策略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017, 29(13): 73-74.

[9] 刘天威, 赵琦, 王健. 从社区管理高血压患者特点探讨社区卫生服务重点[J]. 北京医学, 2016, 38(10): 1099-1101.

[10] A D L, C M H B. Addressing the Nutritional Phenotype Through Personalized Nutrition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J].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19, 62(1): 9-14.

[11] 阎燕, 杨忠伟, 杨进江. 社区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13): 3173-3175.

[12] Elani S, Streja D A, Melissa S, et al. Precision Medicine and Personalized Management of Lipoprotein and Lipid Disorders in Chronic and End-Stage Kidney Disease[J]. Seminars in Nephrology, 2018, 38(4): 369-382.

猜你喜欢

社区
Battle for Bohemia
影像社区
社区团购大战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镇江万科社区获“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荣誉称号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