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2021-09-21阳艳萍邹宏文周媛王海蓝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3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

阳艳萍 邹宏文 周媛 王海蓝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本院行下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实施临床护理研究。取随机数字配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手术期间予以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予以观察组人性化手术室护理。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变化,手术配合度、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实施满意度结果。结果:术前30 min时,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h时,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配合度及护理实施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积极缓解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可在提升患者手术配合度基础上,有效控制手术并发症风险,提升手术护理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3-0126-02

下肢骨折是老年人群常见骨折类型,受骨质疏松、骨骼老化等因素影响,老年人极易在摔倒后引发下肢骨折,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折等伤情较为严重的骨折,应及时接受手术治疗修复下肢骨折端或更换人工骨,维护患者下肢功能,但由于老年患者自身恢复能力较差,手术风险性及预后风险性相较其他年龄段人群明显较高,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类不良情緒,降低手术及预后治疗配合度,加剧手术安全及预后并发症风险,需针对患者此类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模式,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以有效控制手术实施整体效果及安全性[1-2]。对此,在本次研究中特选择人性化护理为研究变量就此类护理模式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本院行下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实施临床护理研究。取随机数字配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样本量均为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2.05±4.22)岁;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82.51±4.35)岁。患者极限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患者术前X线、CT及MRI诊断结果均提示下肢存在骨折情况。纳入标准:患者术前均在由家属陪同确认手术护理实施细节后,经家属获准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手术禁忌症者;合并精神疾病、老年痴呆症者;护理配合度极差者。

1.2方法 患者均在对症手术治疗基础上接受护理。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即先进行手术室环境及手术器械准备,其后手术准备需求将患者转送至手术室后进行备皮、静脉通路建立、体位调整等护理操作,待患者完成麻醉后配合主刀医师根据手术内容传递手术器械,控制手术时间,术后将患者转送至普通病房后实施常规预后护理[3]。

观察组患者予以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术前: 术前准备期间需在常规手术室环境准备基础上提升手术室环境准备完善性, 即需在提前手术室准备时间同时,完成手术器械包及设备的调配检查,并调整手术室温湿度环境,为患者提供舒适手术环境。将患者由病房转运至手术室后,由手术室护士进行静脉通路建立、监护设备连接等基础护理准备,由责任护士就手术流程、手术体位等内容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可在明确手术实施方案后,缓解术前不良情绪。完成手术准备后需在麻醉前详细询问患者护理需求,如患者需接受全身麻醉,则需记录护理需求便于术中护理实施。②术中:术中护理实施需在手术配合基础上,根据患者麻醉方案差异实施护理。如患者行局部麻醉,则需在手术护理配合同时,积极与患者保持沟通就手术实施进度进行详细说明,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体感,按需追加麻醉剂量,并予以语言引导,稳定患者术中情绪变化;如患者行全身麻醉,则需在手术监护、手术配合基础上,加强患者术中体温护理强度,避免术中低体温症的出现。③术后:即在患者转送至普通病房后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结果,在常规预后治疗护理基础上就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进行评估后,制定个体化并发症护理实施方案,并结合患者护理需求,完善术后护理实施内容[4-6]。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变化,手术配合度、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实施满意度结果。②焦虑情绪评分采用GAD-7量表差评,共7项,单项分值为0~3分,总分为0~21分,评分结果与患者焦虑情绪程度呈正比例关系。③抑郁情绪评分采用PHQ-9量表测评,共9项,单项分值为0~3分,总分为0~27分,评分结果与患者抑郁情绪程度呈正比例关系。手术配合度判定方法:如患者可积极配合护士完成术前准备、摆放手术体位,术中积极结束麻醉及手术实施,术后积极配合预后治疗及护理即为配合;反之,则为不配合。④护理满意度采用科室自制量表于患者出院当日发放填写,完成后回收,各组40份问卷均回收且均为有效问卷,问卷总分为80分,得分>60分为满意,40~60分为不满意,得分<4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资料中,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为连续性变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手术配合度、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实施满意度为定性资料,用“例(%)”表示,c2检验。数据组间差异性由SPSS25.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 术前30 min时,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h时,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手术配合度、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手术配合度及护理实施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手术治疗作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主要治疗方案,受患者自身各项生理机能老化影响,保守治疗中易发生骨折端愈合畸形、骨不愈等不良预后情况,故需手术治疗有效修复骨折端,为患者预后有效恢复提供基础,但受手术治疗创伤性影响,老年患者手术期间易出现各类不良情绪,降低患者护理配合度,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质量,故手术护理配合对于此类患者伤情恢复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术前30 min时,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h时,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配合度及护理实施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可在术前基础手术室准备同时,通过对手术室环境的提升优化,配合术前健康宣教,完善患者手术治疗知识掌握度后,稳定患者术前情绪变化,并在询问患者术中护理需求后,制定详细术中护理方案。术中护理实施中依据患者麻醉方案差异,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有效稳定患者心理情緒,提升患者生命体征监护质量;术后护理实施中针对患者并发症风险评估结果,开展针对性预后护理实施,并依据患者护理实施需求,完善护理内容,调整护理措施可进一步提升护理实施人性化完善性[7-8]。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积极缓解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可在提升患者手术配合度基础上,有效控制手术并发症风险,提升手术护理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李静.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 2020, 28(18): 83-85.

[2] 容惠琼, 黄桂连, 植茵茵, 等. 研究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30(17): 165.

[3] 陈娟.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15): 2648-2649.

[4] 王春丽.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老年下肢骨折效果的临床分析[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 29(2): 92-93.

[5] 王茜.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 36(7): 153, 155.

[6] 朱红艳.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系统医学, 2019, 4(19): 159-161.

[7] 姬秋林, 王黎.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 血栓与止血学, 2019, 25(5): 889-890.

[8] 朱玉.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13): 95.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