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药房管理方法研究

2021-09-21严鹏程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3期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和药房管理措施等。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为研究纳入时间,抽取70例我院行中药制剂治疗的患者,并全部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予以详细记录并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药房管理措施。结果:7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其中因药物静脉注射方式造成不良反应较多,主要症状为皮肤、神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等。采取相应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恢复,未发生死亡情况。结论:在临床中药制剂使用中,存在多种不良反应,其与药物因素、患者年龄、静脉输注类药物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医院需加强中药制剂的管理,进而避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使发生率降低,保证用药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药房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3-0032-02

现今医疗科技逐渐发展,生物制药技术在中药制剂药物中使用较广,可将各种中药材的主要成分予以提取,使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结合西药治疗,将重要制剂的药效充分发挥,提升整体治疗效果[1]。现今中药制剂在临床上被广泛应使用,将中药制剂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予以充分表现,对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的使用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生活质量。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将疾病诊断、预防、人体病理、生理情况作为研究中心,中药属于中医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依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取适当药物治疗,使患者获得标本兼治的效果,从根本上治疗[2]。不论使西药还是中药治疗,均具有一定效果和副作用,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药制剂主要将多种中药联合制成,效果明显。现今药品使用安全性备受关注,且具有严格要求,因此药房对药品的配置具有较高要求,需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大范围使用中药制剂治疗,需有效分析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并根据其制定相应的药房管理方法,避免不良反应出现,进而保证用药安全性[3]。

1 一般数据与方法

1.1一般数据 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为研究纳入时间,抽取70例我院行中药制剂治疗的患者,其中有36例男性、34例女性,年龄6~97岁,中位年龄(52.32±2.45)岁;全部患者均知情了解此次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全部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予以详细记录并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药房管理措施。

1.3判定指标 充分掌握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疾病种类、相对应的年龄范围。

1.4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全部录入至统计学软件中,并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试验中计数资料采取卡方计算,以(%)率的形式存在,实验中计量资料采取t值计算,以(均数±标准差)形式存在,如研究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中计算结果为P值低于0.05。

2 结果

2.1发生不良反应人群对应的年龄 经研究得出,小儿和老年人群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较多,详见表1。

2.2分析不同临床症状对应患者的人数 主要临床症状包含恶心呕吐、皮肤红肿、腹胀腹痛、寒战发冷等,详见表2。

2.3不同类型疾病患者对应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临床症状 疾病类型主要包含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四肢麻木、皮炎皮疹、咽黏膜水肿、腹胀呕吐。详见表3。

3 讨论

针对在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因素实施分析,患者在使用中药制剂治疗中,会因多种外界因素影响,使患者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其造成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如下:①患者所处的年龄段:根据实验结果显示,中药制剂在临床使用中其老年人群和小儿群体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占比较高。因患者的年龄存在差异,其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和耐受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性,如用药方法不正确,会发生不明显的生理反应,导致患者发生用药过量情况,进而出现相关不良反应[4-5]。②中药制剂中药物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需要依照患者的实际状况选取适宜的药物治疗,明确用药剂量,如药物过量使用,会使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进而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需充分掌握患者的实际病情、禁忌症等钱情况,如不能第一时间进行针对性治疗,会因使用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6]。③静脉输注类药物的使用:中药制剂因储存方法不对,会使药剂质量受到影响,在临床治疗中,极易出现不良反应,进而受不良反应不明确、配伍禁忌等情况影响,改善患者的药物性质,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根据使用中药制剂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引发因素制定针对性药房管理方法,有效的避免不良反应出现,主要措施如下:①帮助患者建立用药信息档案:依照患者的实际因素,对不同中药制剂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存在一定差異性,在对患者行中药制剂治疗时,需明确患者就诊时使用的药物名称、药效、病情情况、是否存在过敏史等,将以上信息全部录入用药信息档案中。临床医师需依照患者的用药信息档案内容开具相应的中药制剂,将中药制剂的用法、用量等详细的告知患者,使药物的使用安全性提升[7]。在选择静脉输注中药制剂时,需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需依照患者的实际病情选取恰当的药物治疗,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降低。②保证药物质量安全:经生物制药技术声场的中药制剂药物,其生物活性较高,进而对储存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病房管理方面,需依照不同种类中药制剂的储存需求保存药物。对储存环境遮光度、温湿度进行有效调整,使中药制剂的质量予以有效保证。防止中药制剂发生药物性质改变,进而将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予以降低。需对中药制剂的审核工作加强,保证药物和合法来源,使药物质量充分达标,将药物质量的安全性得到保证[8]。在药物使用中,需对患者予以用药干预,让患者充分掌握药物服用次数、剂量以及煎制的方法等,使用药安全型提升,避免不良反应发生。③药物配伍禁忌以及不良反应评估:在临床使用中药制剂静脉输注药物治疗时,需要明确药剂说明书内容,并了解药物配伍禁忌症,需依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和临床症状,选取合理血河的静脉输注药物治疗。进而对各种药物禁忌反应的发生予以避免,将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在临床中对于未明确的不良反应静脉输注药物在使用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在使用30~60 min内病情变化情况。如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需及时停药治疗,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法,将因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予以缓解,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

针对不同患者的体质、自身情况、用药种类等,用药后会存在不同的不良反应情况,因患者自身免疫力较低,耐受度不佳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因此药房工作人员需加强对药房的检查力度[9]。中药制剂的配方成功和药物处理方法存在一定差异,不同药品的成分存在相应差异,大多数药物均为提纯后半成品,需进一步加工。针对不同患者自身情况,在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也存在一定差异性。药房工作人员需熟练掌握相关药物知识、治疗效果、禁忌情况、主要成分等,并将药物的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全部告知患者。医院需加强对药房工作的管理力度,药房工作质量、工作方式不严格,会使患者的不良反应增加。药房管理人员需药房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管理,重视各项药房工作,定期进行考核,使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升[10]。严格要求药房工作人员,需对药品进行规律收纳和管理,不可儲存在药品乱放的情况,过期药品需及时清理。因中药制剂中含量较多,临床常使用单独用药,在配备时使用合适的溶媒剂,保证中药配伍情况,避免出现药品沉淀和不溶性微粒,防止影响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上使用中药制剂治疗,存在多种不良反应,其与药物因素、患者所处年龄段、静脉输注性药物种类存在直接关系,因此为提高中药制剂的管理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使发生率降低。

参考文献

[1] 刘艳. 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药房管理方法探讨[J]. 健康大视野, 2020, 28(19): 278.

[2] 张振梅. 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药房管理方法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 30(26): 322.

[3] Le-Min. Xia, Le-Le. Cui, Yi-Ling. Jiang, et al.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plastic anemia[J].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7, 3(4): 46-50.

[4] 陈磊收. 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药房管理方法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 20(18): 188, 190.

[5]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rotocols for psoriasis vulgaris[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 5(11): 166-172.

[6] 王彦坤. 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药房安全管理措施[J]. 黑龙江中医药, 2020, 49(3): 190-191.

[7] 范广媛. 150例儿科患者采用中药制剂治疗临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 饮食保健, 2019, 6(52): 88.

[8] 王智子, 涂亚菲, 马晓蓓. 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药房管理方法分析[J]. 糖尿病天地, 2019, 16(7): 15.

[9] Yinji Liang, Chenli Lin, Shuxin Huang, et 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ntestinal Microbiota[J].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2019, 33(5): 259-265.

[10] Kelvin Chan, Hongwei Zhang, Zhi‐Xiu Lin. An overview 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J].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2015, 80(4): 834-843.

作者简介:严鹏程(1979, 11-),男,汉族,甘肃省舟曲县人,药剂科,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