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式教学视角下语文写作“四步走”教学模式实探

2021-09-20陈起建

天津教育·上 2021年8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陈起建

【摘  要】写作作为语文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不仅影响学生基本写作能力,还影响着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传统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等多元矛盾,造成教学过程枯燥、效果一般。为优化语文写作教学环境,本文深入剖析共生写作教学的本质内涵,并阐述共生式教学视角下语文写作“四步走”教学模式的构建实践。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共生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2-0135-02

A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Four Steps" Teaching Model of Chinese Wri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 Teaching

(The Fourth Middle School of Fuding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CHEN Qijian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writing not only affects students' basic writing ability, but also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hinese literacy. There are multiple contradictions such as single teaching metho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which results in boring teaching process and mediocre effect.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Chinese writing, this article deeply analyzes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symbiotic writing teaching, and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four-step" teaching model of Chinese wri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tic teaching.

【Keywords】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Symbiosis; Teaching mode

一、共生写作的含义、基本原则与特征

(一)共生式写作教学的本质含义

“共生”概念最早源于生物学领域,生物系统中的共生关系主要指不同生物为了达到生存目的而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现象;直至二十世纪以来,为解决教育学领域普遍存在的矛盾问题而将其引入教学工作。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与教学必须以生活为中心作为指导,而不是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为指导。要将学生当作树木一样,使他们尽量长上去,而不是勉强其长得一样高”。从这段话中可以发现,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最佳的共生状态是指在自由平等、开发互动的师生交往中达到互利互助的良性动态平衡状态。

(二)共生式写作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开展共生式写作教学,首要需遵循语文学科基本原则,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点:(1)母语文化为本。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学习中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学科,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本民族或国家重要文化要素的载体,这使共生式写作教学必须以汉语文化为本,将语言文化传承渗透到写作教学中;(2)教學基于语文学科规律。由于语文学科整体具有知识模糊、侧重实践感悟等特点,因此具有练习重于听讲、素养偏重能力、积累强于方法等学习规律,这就提醒教师在开展共生式写作教学实践时,必须基于语文学习规律展开;(3)密切联系新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改革作为教育工作最新的发展方向,具有时代前沿性的特点,共生式写作教学响应新课程改革要求,能为学生创设以学定教的过程化教学氛围,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共生式写作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要求

共生式写作教学更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侧重学生写作过程的真实还原,力求通过灵活生动的课程设置,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创作思维,并将习作探索与练习过程以师生、生生、个人多种对话模式呈现出来,达到师生共生、生生共生与自身矛盾共生及相互进步的良好学习状态,进而实现学生基础写作素养培养、语言应用与思维情感整体发展的教学目标。因此,可将共生式写作教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过程性、生动性、对话性、生长性、基础性与整体性。

二、高中语文写作共生式“四步走”教学模式建构实践

(一)师生共生,落脚原点

所谓共生原点,指的是共生式写作教学的出发点。后续教学设计都围绕其展开,话题、故事、材料等都可作为共生原点。而引导学生直击原点核心或灵魂,确定习作中心思想,则是避免后期创作出现“跑题”“偏题”现象、提高作文创作质量的先决条件。在这一环节中,要求教师能在师生对话中搭建共生环境,以对话促思维发散,拓展学生对共生原点蕴含主题的认识深度与广度。因此,教师首先利用PPT与学生分享了老鹰和蜗牛的图片,并对学生说:“为什么资料中出现的是这两种动物,之间是否有关联?”学生答:“老鹰能到达塔顶,凭借的是它的翅膀,而蜗牛则是持之以恒的决心与毅力。”教师又说:“到达金字塔有什么其他含义吗?你认为作文主题是什么?”学生答:“金字塔代表的是成功吧,作文中心可以从蜗牛的坚持不懈出发。”这时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都会以作文中常见的“坚持与毅力”为创作主题。为帮助学生发现更多中心主题,教师说:“材料中为什么要出现老鹰,和蜗牛之间是否有关系?”在师生对话与共生探索中,教师发现了学生普遍存在的主题准确但思维固化的问题,并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发散创作思维,实现了写作原点的多维度落脚。

(二)生生共生,主题升华

在共生式写作教学第一环节中,以对话激发了学生对基础材料的多维理解,达到了落脚共生原点的初步目的。随后,为帮助学生迅速厘清发散思维内容,确定自身作文创作主题和写作文体,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材料主题归类汇总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在生生共生氛围下各抒己见,获得不同立脚点下的材料主题分类,并完成生生个人作文立意选定任务。于是,学生对材料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与分析,基本上每个小组都意识到分别从老鹰与蜗牛出发归类作文主题,只有极少小组能意识到针对老鹰和蜗牛的综合立意。这时教师发出疑问:“老鹰卓越的飞翔实力和蜗牛的坚强意志是否有什么联系呢?我还是不明白材料为什么要同时出现两个描述对象。”这时教师的疑惑为小组探讨开发了一条新思路,最终学生都达到了从老鹰、蜗牛、二者结合三个方向归纳作文主题并确定了自身创作的主题与文体。

(三)个人共生,写作初创

通过师生、生生对话,达到了共生环境下作文主题明确的重要教学目标。接下来就应该为学生建构高效、放松的个人对话与创作环境,引导学生融入个人共生情境,完成作文初步创作任务。首先,教师安排学生进行了课堂15分钟文章查阅、通读活动,引导学生充分汲取优美文章写作创新点,充实自身写作内容。随后,要求学生反复通读材料,并在练习本上罗列自己设想的作文主题、文体与大纲,方便写作中时刻提醒自己。紧接着教师对学生说:“设想你们是老鹰或者蜗牛,为了爬到金字塔顶端,你们需要做哪些准备?攀爬的过程中心里都在想什么?”此时学生已经融入个人思考、材料对话的共生环境下,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最终顺利完成作文初步创作任务。

(四)典型展示,整体进步

为增加学生参与作品展示的兴趣与积极性,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将自身放置于学生同一层面,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达到师生共同学习、交流、进步的目的。于是,教師首先与学生分享了自己事先创作的写作作品,鼓励学生针对结构设计、语句用词、最终立意等与作文有关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指出作文的特点与不足。随后,随机挑选几名学生的作品进行班级展示,采用作者自我总结、同学意见发言、常见问题汇总的方式达到趋利避害、师生共进的共生式写作教学最终目标。

尽管共生式教学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充足的研究与应用,但针对共生式写作教学的具体应用实践则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提出了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为优化改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注:本文为福建省宁德市普通基础教育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高中语文融合共生式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号:XD00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蕾.多元转变,有效开展“共生写作”教学活动[J].写作(下旬刊),2017(05).

作者简介:陈起建(1980.08-),男,汉族,福建福鼎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