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比较

2021-09-20巴哈尔古丽买买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6期
关键词:开腹肌瘤组间

巴哈尔古丽·买买提

(新疆阿勒泰市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新疆 阿勒泰)

0 引言

子宫肌瘤的具体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激素水平、干细胞有关;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异常、腹部肿块、白带增多、下腹坠胀等症状,但大多无明显自觉症状且无需进行相关治疗。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子宫肌瘤以30-50岁女性多发,对于有相关临床表现的患者,存在导致不孕、流产的风险。

根据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生育愿望及肌瘤位置、体积等,临床采取相应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高能聚集超声及中医疗法等。而对于有明显症状表现但药物治疗无效、造成不孕及反复流产、肌瘤直径超过4cm且有生育需求、肌瘤过大引发相应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绝经后持续生长可能出现恶变等明确手术指征的患者,应予以手术肌瘤剔除治疗。本文,通过对本院实施两种不同手术术式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的对比分析,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根据研究目的和样本纳入标准,从本院历年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筛选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所诊治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均经本院根据相关标准及临床检查结果,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并根据患者病情及临床表现,确定实施手术剔除子宫肌瘤治疗;样本中57例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实施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样本平均年龄(34.50±5.50)岁;样本中,有62例为肌壁间肌瘤、52例为浆膜下肌瘤;单发肌瘤患者85例、多发肌瘤患者29例;两组样本肌瘤总数138个,子宫肌瘤平均直径(5.50±0.65)cm;所选样本经临床评估,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证、具有良好的麻醉耐受度;样本排除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合并有子宫恶性病变患者、既往接受过盆腹腔手术且有严重粘连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不完成患者;所选样本及家属均对参与本研究知情、愿意配合进行相关调查随访,并授权本研究使用患者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数据分组后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主要方法步骤包括:(1)术前准备。患者禁食,并进行备皮和肠道清洁手术准备;行宫颈涂片、诊断性刮宫,以排除子宫颈和子宫体恶性肿瘤[1];(2)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3)患者取仰卧位、头低足高,常规消毒铺巾,在麻醉药物生效后,于患者脐也缘下做穿刺孔,常规建立人工气腹(压力12mmHg),用1cm穿刺套管针置入腹腔镜,对患者子宫肌瘤的位置、体积、形态及病理变化进行详细探查[2];(4)分别于患者耻骨联合上缘、右下腹麦氏点、脐轮下缘左侧做穿刺孔,并用1cm、0.5cm、0.5cm套管针置入手术器械,手术方式采取四孔操作法[3];(5)切开子宫,在腹腔镜引导下,进行子宫肌瘤剥离。肌瘤部位宫体处常规穿刺注射12U垂体后叶素,观察肌瘤表面缺血变白后,切开包膜,钝性分离肌瘤并取出,样本送检,常规电凝止血,多发肌瘤以此法逐一切除[4];(6)在腹腔镜协助下进行病灶切除后的子宫创面缝合,缝合方式采用双层缝合法,先以可吸收线缝合靠近内膜的肌层,彻底关闭瘤腔,再缝合切口两侧子宫浆肌层组织,针缘距长度根据残腔张力情况设计,以子宫形态恢复正常为基准[5];(7)术后采用常规方法冲洗盆腔,等患者均任何出血点后,撤除手术器械、气腹,随后进行腹壁切口缝合[6]。

1.2.2 对照组

患者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手术入路选择患者下腹正中或耻骨联合上横切口;患者术前准备、麻醉方法、子宫股道剔除操作及子宫缝合方法,同观察组[7]。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饮食指导,增加营养,少吃蜂胶、蜂蜜等食物;建议患者术后进行1-2个月休息,尽量少做剧烈运动;叮嘱患者注意避孕措施,避免人工流产、上下环手术等,提高再次妊娠的几率。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1.3.1 手术成功率

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子宫肌瘤剔除情况进行相关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统计对比两组样本手术成功率;指标数据及比例关系,以[n(%)]表示。

1.3.2 手术治疗相关指标

该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治疗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四项指标;对样本相关指标情况进行实际观察测量,并统计记录测量结果,计算小组各项指标的均值进行组间对比;指标数据以小组所有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表示[8]。

1.3.3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出现感染、创面粘连、尿潴留、肠梗阻、盆底功能障碍等各类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患者例数的统计,并计算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9];指标数据及比例关系,以[n(%)]表示。

1.3.4 术后妊娠成功率

对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进行2年的长期术后随访,并根据患者术后复诊检查结果,观察患者的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妊娠及分娩结局。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所获得的指标数据,均通过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χ2检验,以组间指标数据对比,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10]。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疗效成功率比较

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治疗,且目标子宫肌瘤完全剔除,手术成功率及治疗有效率均达到1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而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大幅度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对比()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样本的各类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术后感染、肠梗阻各1例,尿潴留、创面粘连患者各2例,无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出现,临床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53%(6/57),显著低于对照组(24.56%,14/5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4 研究样本术后2年随访结果

经对两组样本进行术后2年的随访,114例样本中有16例具备了妊娠条件并成功妊娠、安全分娩,分娩成功率达到81.25%;且所有妊娠的患者子宫瘢痕愈合情况良好,无子宫破裂风险。

3 讨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主要应用于因患有子宫肌瘤而引起月经增多、贫血且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或影响生育功能,及宫颈肌瘤且需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子宫肌瘤剔除术有经腹手术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需根据子宫肌瘤患者肿瘤的发病位置、大小和腹腔粘连情况综合评估,选择恰当的手术术式。

与常规开腹式手术相比,作为一种微创手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仅需对患者做很小的穿刺孔,因手术切口小、疼痛程度轻微,从而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住院治疗时间和相关费用;腹腔镜探查借助高清晰度显示器的显示,能够更加清楚地观察患者病灶的情况,尤其对于子宫肌瘤数目多、肌瘤过大的患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通过机械化操作,对子宫肌瘤的清除更加彻底、止血效果更加确切,从而降低对患者其他组织和脏器的损伤;此外,该术式治疗下,患者腹壁创口更小,有效降低了发生术后感染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而且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切口愈合更快。因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受到广大患者的普遍认可。

本次研究所选择两组研究样本,通过开腹式手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后,均未完成了子宫内肌瘤、实现了治疗目标,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治疗相关指标的数据统计对比中,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观察组患者,其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较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感染、创面粘连、尿潴留、肠梗阻、盆底功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所选两组样本,术后缝合均采用了双层缝合法,该柱切口缝合方式能够减少和血、积液和术后感染的发生,且组织间缝合严密、缝合后创面平整,不但可以减少发生术后粘连,而且有利于保持子宫的正常形态、分散子宫壁的张力,从而让有妊娠需求的患者,避免妊娠子宫破裂。术后2年的长期随访调查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子宫愈合情况良好,术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妊娠成功率达到81.25%,表明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子宫破裂风险很低,不影响患者术后妊娠。

综上所述,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法相比,临床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手术安全性更高、治疗效果更好,且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降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开腹肌瘤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