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2021-09-20朱玲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6期
关键词:个体化癌症心理

朱玲玲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青海 西宁)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肿瘤患者逐年增加,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死亡率较高[1,2]。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进步,以及医疗技术的深入发展,治疗肿瘤的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由于肿瘤难以治愈,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未见明显提高[3]。多数人认为肿瘤无法治愈,对肿瘤疾病缺乏科学的认识,导致患者心理波动幅度较大,常出现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4,5]。负面的心理状态长期存在,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大为降低,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临床上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甚至转变,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6]。为此,本文特对本院200例癌症晚期患者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探究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本院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200例。治疗组100例,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范围为31-86岁,平均年龄(54.86±6.01)岁;住院时间2-8周,平均(4.86±1.01)周;其中有胃癌患者22例,肝癌患者18例,直肠癌患者12例,结肠癌患者22例,宫颈癌26例。对照组100例,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范围为30-82岁,平均(53.86±9.56)岁;住院时间为3-7周,平均(4.13±1.26)周;其中有胃癌患者28例,肝癌患者14例,直肠癌患者15例,结肠癌患者24例,宫颈癌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治疗组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及有氧运动,具体内容:(1)放松训练:指导患者掌握心理调节技巧,学会放松;(2)活动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每周3次,每次30min至1h;(3)休息指导:合理安排休息,争取早睡早起;(4)患者家属的心理指导:对家属进行相关认知教育,有效照顾患者[7];(5)集体干预:进行癌症相关医学知识的集体教育,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能力,定期组织患者之间展开交流沟通活动,缓解压力。

1.3 观察指标

在接受护理前后,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程度进行评估。这两个量表的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生活质量评定采取生活质量评分表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分析与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处理搜集到的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心理护理干预是以医学心理学作为理论指导,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患者配合度,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的护理方法。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能够较为平和地正视癌症,正确地对待癌症治疗[8]。

本次调查中,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和常规护理相比,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方案的实施,能从根本上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提高疾病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患者治疗结果,延长患者生命。

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对于癌症患者意义重大。研究发现,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年龄等实际因素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如果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对预后及治疗情况担忧过多,将导致其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比较严重。针对这类患者,由专门的医护人员予以详细的疾病情况的介绍以及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同时运用心理学知识鼓励患者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以最佳的状态面对治疗。根据以上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干预,增强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猜你喜欢

个体化癌症心理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