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瞻性护理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20王建英胡利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6期
关键词:肝性前瞻性代偿

王建英,胡利霞

(1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重庆;2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重庆)

0 引言

肝硬化是常见的肝病类型,该疾病呈现出慢性进行性发展,当疾病发展到失代偿期之后,患者的肝功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可出现门脉高压症候群等情况[1]。这个时期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消瘦、乏力、下肢水肿、食欲减退、胃肠功能紊乱、贫血、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2,3]。此外,还有些患者会导致肝性脑病,这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精神神经功能紊乱、昏迷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因此导致死亡[4]。因此,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工作都应当给予高度重视,保证较高的治疗以及护理质量。本研究在此类患者中开展了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收效显著,本文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选取35例患者,均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0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病情均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本研究入选的患者疾病均经明确诊断,且具有比较清晰的意识以及较好的沟通能力。对这些患者实施分组对照,详细分组如下:(1)常规组入组35例患者,进行性别统计,男∶女=20∶15,进行年龄统计,介于39-70岁,平均数(52.86±4.98)岁;进行肝硬化病程统计,最短2个月,最长23年,均值(10.21±1.53)年。(2)干预组35例患者中,男性人数为21例,女性14例,年龄40-72岁,平均数(52.15±4.76)岁;肝硬化病程为2个月至25年,均值(10.69±1.84)年。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各项资料水平相近,均衡可比。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该组接受常规护理,如指导合理的饮食原则,遵医嘱实施药物治疗,做好患者肠道管理等。

1.2.2 干预组

该组除了接受常规护理外,还加强前瞻性护理,内容如下:(1)入院评估:在患者入院之后,对患者的病史、病情、肝功能、意识障碍、疾病诱因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分析、评估,并对患者的肝储备功能进行评估、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相应的分级,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5]。(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和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表现出足够的耐心,态度温和亲切,拉近护患距离,促使护患沟通能够更为顺畅。护理人员详细了解、评估患者的性格、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等,据此采取适宜的沟通技巧。若患者有焦虑、抑郁、悲观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当引导患者倾诉,并实施针对性的疏导[6]。同时多给患者列举疗效较好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缓解负性情绪,积极配合治疗。(3)肝性脑病预防措施:护理人员给患者、家属进行疾病有关知识的讲解,使患者更好地了解肝性脑病发生原因、预防措施等[7,8]。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原则,对高蛋白食物进行适当限制。同时告知患者、家属肝性脑病的征兆,以便更好的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9]。(4)对症护理:若患者有便秘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患者排便,使肠道氨吸收量减少;对于有大量腹水情况的患者,严格控制水、钠摄入量,并加强意识障碍患者病情的观察,以便能够及时发现肝性脑病,并给予有效治疗[10]。另外,对病房应当做好清洁消毒,确保环境的安全、舒适。还应当做好对患者电解质、尿量等指标的监测。(5)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方法,督促患者遵医嘱用药。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干预后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氨水平以及意识障碍加重、肝性脑病再发、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及版本:SPSS 22.0;计数资料:差异进行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差异进行t检验,用(±s)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检测指标对比

干预组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各项临床检测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临床指标对比()

表1 两组干预后临床指标对比()

2.2 两组护理后意识障碍加重、肝性脑病再发率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意识障碍加重、肝性脑病再发率对比[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肝硬化具有比较复杂的发病机制,在失代偿期,肝功能受到明显损害,导致体内毒素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清除,这些毒素在体内淤积,并随着体循环传递到全身各部位,对大脑中枢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导致肝性脑病发生[10,11]。而要想使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除了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临床治疗之外,还应当加强临床护理。本研究通过实施前瞻性护理,包括前瞻性评估、心理护理、肝性脑病预防、饮食护理、并发症预防及管理等措施,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本研究证实了前瞻性护理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12]。

猜你喜欢

肝性前瞻性代偿
抗病毒治疗促进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研究进展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形式正义的前瞻性要求:麦考密克的后果推理
3D-ASL在TIA预后的前瞻性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显性肝性脑病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