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背景下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2021-09-19马湛钧

对外经贸 2021年8期
关键词:区域合作东北亚韩国

马湛钧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世界各个经济体短期内都采取了牺牲经济来换取有效防控的做法。但是各个经济体为了疫情趋势下的长期利益,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新冠疫情导致逆全球化加速、东北亚区域面临内部合作不确定性增加等新挑战。但是同样也带来了区域内贸易新潜能被激发、区域内消费和投资有望扩大,在RCEP 签署条件下促进FTA 建立等机遇。通过有效路径,战胜新挑战,抓住新机遇,进而实现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和带动经济发展。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和后疫情时代展望

2020年世界范围内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后,世界各国为了能及时有效阻击与防控新冠疫情,世界各国采用不同程度地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

(一)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从绝对值来看,疫情防控对于经济指标影响巨大,东北亚区域内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出现了严重的下滑。从相对值来看,中国的各个季度的GDP 增速指标要好于日韩等国的表现。分析2020年四个季度的中国GDP 同比增长速度,只有第一季度是-6.8%,后面三个季度增速不仅正值而且是单调递增。中国第一季度GDP 之所以会那么低,是因为当时中国的疫情比较严重,随着有效疫情防控措施实施,经济增长下滑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反弹(中国统计年鉴)。

根据欧洲央行ECB 统计,2020年日本四个季度的GDP 增速分别是-2.1% 、-10.3%、 -5.8 %和-1.1%。日本四个季度的GDP 下滑严重,究其原因,首先是疫情暴发导致部分跨境行业停产停工对日本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其次是世界各国为了防止跨境疫情输入输出与国内疫情集群效应。这些防控疫情措施,造成旅游、餐饮发达的日本产生了严重亏损。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韩国2020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GDP 分别增长1.37%、 -2.72% 、-1.13%和-1.36%。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国内疫情暴发韩国从第二季度开始GDP 增速明显下滑,通过有效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经济下滑有所缓解。

总体来看2020年新冠疫情,中日韩三国年DGP增速只有中国年GDP 增速是2.3%,为正增长,韩国为-0.99%,日本虽还未有官方数据统计出总年度数据,但四个季度的负增长无疑将拉低年度GDP 增速。

(二)后疫情时代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加快复苏

截至2021年4 月20 日,从累计确诊存量来看,作为东欧产业链的核心国家德国累计确诊人数为324 万人,西欧产业链核心国家英国为439 万人,整体欧洲疫情严重。由于疫情涉及的国家较多,疫情防控难度和复杂性大,短期内恢复生产网络不现实。东北亚区域内的部分国家疫情控制良好,其中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东北亚区域内国家也都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中国与俄罗斯在疫情防控工作上有很好的合作。

在疫情形势下,中国与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做出了诸多尝试,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等积极深化同东北亚区域各国的合作,共同推动了区域内各国生产率和经济的增长。

二、深化同东北亚区域各国贸易合作面临的新挑战

疫情不仅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秩序的混乱。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面临新挑战。

(一)逆全球化的趋势加速

面对此次疫情许多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去工业化。针对此项疫情各国会重新调整产业布局,加强本国企业独立性和抗非传统性风险能力,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具体表现为打造本国政府可控的国内产业链,制造业回流或成为趋势,本土化和区域化生产分工一定时期内成为主流导向。

(二)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边界新变化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的增加,各国对于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新认识对东北亚区域合作提出新要求,发出新挑战。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对各国跨国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涉及并危害到各个国家之间的海外投资、人文旅游、产业链供应等各个方面。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在以后的交流合作中,对于非传统性安全与传统性安全的界线的认识将随之改变。各国在对外经贸合作上不仅要将非传统性安全即生物安全考虑进去,而且要将其纳入各国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中。随着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使得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国家安全具有不同的意义。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依据时代发展和具体国内外情况而不断调整的结果。以唯物主义辨证法来看,非传统安全问题与传统安全问题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二者往往相互渗透,并可相互转化。在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增加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在国家安全上的重新认识和成本投入的增加,势必给东北亚区域合作带来新挑战。

(三)高新技术领域合作难度加大

新冠疫情后,各国都希望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维护本国利益。东北亚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而高新技术领域的特点是重资本、高人才、时间久。那么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口多、地域广、资源多并没有太大的优势,随着疫情暴发,势必会对深化东北亚合作带来新挑战。

三、深化同东北亚区域各国贸易合作的新机遇

相较于区域外而言,区域内疫情防控工作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对疫情的管控、防治的措施、水平和力度为世界防疫树立典范。在此基础上中国深化同东北亚区域各国的合作迎来新机遇。

(一)有望激发区域内贸易潜能

全球疫情严重程度不同,新冠疫情严重的经济体国际贸易额下滑造成经济后退,但东北亚区域内整体抗击疫情较好的条件下通过深化区域内合作,扩大消费和投资来减少疫情带来的外部影响。根据区域内国家透过双边贸易现状,观察双边贸易依存度,可看出区域合作具有潜能。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2020 统计年鉴https://data.cnki.net/?ivk_sa=1024320u、俄罗斯外贸https://cn.russian-trade.com、日本总务省统计局2021年统计年鉴http://www.stat.go.jp/english/data/nenkan/69nenkan/1431-06.html、日本财税省贸易统计https://www.customs.go.jp/toukei/srch/index.htm?M=13&P=0、韩国关税厅https://www.customs.go.kr/english/ad/tradeCountry/TradeCountry=8043 相关数据整理得到。

1.中国在东北亚区域中居重要贸易伙伴地位。2019年中国与俄罗斯贸易往来总额占俄罗斯进出口总额的16.75%,中国继续为俄罗斯不可或缺的重要贸易伙伴。同期中国与日本进出口总额为3012.3 亿美元,占日本总进出口额的21.12%,超过1/5,进一步体现了中日经贸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与此同时中国与韩国贸易总额是2434.3 亿美元,总体规模较2018年有所下降。但是2019年中韩进出口总额占韩国进出口的23.29%,中韩极高的贸易依存度进一步说明深化中韩合作其经济发展前景会更好。

2.日本与东北亚各国经贸关系相互依存。根据日本最新2021 统计年鉴记录的令和元年数据(2019年),日本与中国、俄罗斯、韩国等进出口总额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28%。将近1/3 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比,显示东北亚区域合作对日本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动力来源作用以及与东北亚区域内各个经济体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3.韩国与东北亚区域内部分国家关系复杂,经济贸易往来稳步发展。中韩、韩俄、韩蒙经贸往来发展稳定,由表1 可知,韩同中国、俄罗斯、蒙古国的贸易进出口总额分别占韩国进出口总额的23.29%、7.27%、0.03%。韩国提出的“新北方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俄罗斯“向东看战略”以及“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对接等在复杂局势下稳步发展。对日贸易依旧占韩国总贸易额的2.14%。

表1 2019年东北亚各国贸易往来

4.俄罗斯是东北亚区域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对中国。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中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6.75%。近年来中俄贸易的特点是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贸易稳步发展。日本、韩国分别占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07%、3.68%,虽占比不高但是贸易商品种类都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二)扩大区域内消费和投资的可行性增大

决定消费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就是收入水平高低,2019年东北亚区域GDP 占全球GDP 总量的25.45%,说明区域内经济体量巨大,消费有较大增长空间;区域总人口接近17.2 亿,占全球总人口的22.63%,则说明区域内消费主体数量庞大。

1.区域内各国储蓄率普遍较高。东北亚区域内的中国、韩国、俄罗斯、蒙古国储蓄量占GDP 的比重都超过了30%(见图1)。在新冠疫情下秉持无接触消费宗旨,通过东北亚区域经济体内居民向数字化消费观念、数字化消费方式、数字化医疗社保等方式转变,可将高储蓄转化为有效的消费,进一步提高区域内的消费来减少区域外需求下降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图1 2019年各国总储蓄占GDP 比重(%)

2.能够加大对技术领域合作和第三方市场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回顾日本、韩国、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能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然后进入发达国家,聚焦比较优势的产业进入和技术升级。东北亚各国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以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新一轮有效投资,也就是引进新一轮的符合比较优势产业来促进经济复苏和发展。2019年中、日、韩、俄、蒙人均GDP 分别为10216 美元、40246.9美元、31846 美元、11585 美元、4339.8 美元(世界银行)。人均GDP 收入水平的高低,可以代表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技术水平和产业附加值水平的高低。中等、低收入水平国家就可以利用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产业差距,形成后发优势。东北亚区域内国家之间有技术水平差距,而且形成两两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相对距离的矩阵,从而可以使发达国家日韩对中等收入国家中俄在技术方面的投资是有效的,彼此拥有将投资转化为供给,进而转化为盈利的能力。只有这样的有效投资选择发展和进入的产业才能符合当地的比较优势,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在新冠疫情趋势下,东北亚各国一方面利用比较优势,一方面利用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差距来降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成本与风险,所以在新冠疫情趋势下东北亚比区域外发达国家劳动生产力水平发展的更快,收入水平增加的速度就会更快。

3.从有效投资与技术创新的辩证关系上来讲,东北亚区域内国家技术创新是指参加生产所有技术比现在好,并不意味着所有行业都是最前沿,引进、消化、吸收更加发达国家前沿技术,能够降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成本就算创新。一个国家想要提升竞争力,必须引进的产业符合比较优势,使其生产成本最小化,再加上政府的帮助降低交易成本,使总成本最小化。只有当总成本最小化才有竞争力,进而可以开拓市场,创造利润,创造剩余价值,当产生剩余叠加积累的时候,资本增加促使要素禀赋变化比较优势变化,比较优势向资本更密集的地方升级进而产业技术升级,实现在新冠疫情趋势下东北亚区域内国家人均收入增加进而带动世界经济。

(三)RCEP 签署将助推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给东北亚区域合作带来了新机遇。从规模程度上来说,中日韩经济总量占RCEP 15 成员国经济总量的80%,同时中日韩经贸联系最为紧密。协定的签署对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具有深远影响,或将促进中日韩自贸区建立。2020年11 月15 日历经多年谈判的RCEP 正式签署,标志着涉及人口最广、形成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在全球经济遭受下行风险不断增加的趋势下,RCEP 的成功签署向世界传递东北亚区域国家反对单边主义、坚持多边主义、推动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广泛共识。东亚区域各国拥有“成熟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高依存度的区域贸易往来”的优势和“衔接区域各国经济合作制度安排的空白”的短板。RCEP 将起到整合优势并弥补空白的重要作用,将为成员国提供一个高质量、高开放、高水平的贸易发展平台。

四、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建议

(一)加速推进中日韩FTA 的签署

目前东北亚区域内,中国仅与韩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并于2015 正式生效。中日、中俄和中蒙尚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自2012年启动以来,已进行了数十轮但至今尚未达成正式生效的合作协议。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可以抑制贸易非效率,促进贸易发展。因此,积极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建立中俄蒙自贸区,在疫情趋势下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意义重大。

(二)进一步完善东北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疫情形势下经济状况疲软、利率较低时,需求增加产生的溢出效应尤其显著。当经济形势强劲时,政府扩大支出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率升至中央银行的目标水平之上,引起货币政策紧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对需求的初始拉动作用。但当经济疲软而通胀远远低于目标水平时,政府扩大支出不太可能引起货币政策紧缩,从而对产出产生更大的作用。因此,充足的闲置产能可以放大东北亚各国国内公共基础设施支出以及其他国家扩大公共投资对需求产生的溢出效应的作用。同时中日韩隔海相望,中俄蒙边境相连,国家间水路、陆路交通极为便利。日本、韩国属于发达国家,港口、公路等基础设施完善进而可以考虑转向第三方市场投资扩大产出效应,因此加快中国与俄罗斯、蒙古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搭建接受第三方市场投资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建设有防疫工作安全保障的物流通道,对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三)推进东北亚区域数字化经济

东北亚区域各国以对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作研发相应医疗药物和数字化设备为基础,延伸到其他行业合作,使设备数字化的同时产生溢出效应带动经济发展。中国在“十四五”规划提到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东北亚区域各国应进一步加强自身数字化程度,为减少自己国家因疫情封城带来经济损害,为东北亚区域深化合作奠定基础,为实现各国经济尽快复苏和增长添加可能性。

猜你喜欢

区域合作东北亚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在韩国走马观花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扎实推进东北亚旅游胜地建设
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历程考察
古代东北亚民族关系的若干问题
英国区域合作元治理的实践与启示
长三角区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