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水果产业供应链优化路径研究

2021-09-18肖祺

物流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贵州省供应链

肖祺

摘  要:水果产业作为贵州省的十二个重点产业之一,对贵州实现脱贫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要想进一步实现贵州水果产业的发展,其供应链路径的不断优化势在必行。因此,文章通过对贵州省水果产业供应链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优化建议,以期提升贵州省水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满足不断提升的消费质量需求。

关键词:贵州省;水果产业;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twelve key industries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fruit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Guizhou to get rid of poverty. However, in order to further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fruit industry in Guizhou, it is imperative to continuously optimize its supply chain path.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of fruit industry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gives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fruit industry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meet the ever-increasing demand for consumption quality.

Key words: Guizhou province; fruit industry; supply chain

0  引  言

近年来,依托于自身在生態、气候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贵州在水果产业持续发力。水果产业作为贵州省着重推进的十二个重点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诸多喜人的成绩。依据最新的数据显示,2020年贵州省果园种植面积985.04万亩(不含刺梨),产值高达300.38亿元,贵州省的水果面积排名也由2015年的十八名攀升至如今的第七名。然而,在贵州水果产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做的更为精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与普通的产品相比,水果保质期短,对运输、储存都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并且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与消费观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水果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实现高质量水果的供应则有赖于一条建设完整的供应链,因此,从水果产业供应链出发,提升其服务能力,才能更好的保证消费者的需求。

1  贵州省水果产业供应链现状与问题

1.1  生产端—组织模式分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首先,贵州在气候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贵州省水果产业的发展,毕竟适宜的生长环境对于果树的生长和繁育是天然的积极推动作用。然而,由于贵州省地处山区,以高原及山地为主,没有一片平原作为支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州省水果产业的发展。因无平原地带,所以目前省内大多数果园均建立在丘陵山区以及坡耕地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果园在灌溉、采收、运输上的不便,增加了水果的各项生产成本。

其次,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的现象依然明显。目前,全省水果的生产模式主要还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的数量依旧很少。小规模种植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导致了贵州省水果产业缺乏规范化的生产流程。以威宁县为例,威宁县属于国家贫困县,目前基础设施的配备数量远不能满足现阶段威宁苹果产业的发展,全县1.3万hm2的苹果种植面积中,标准化的生产示范基地只占全县面积的十分之一。分散的果园极少能配备有专业化的滴灌系统,生产过程极为粗放,导致了全县苹果质量良莠不齐,果品的产量和质量与消费者所要求的仍有较大的差距。

最后,专业人才不足是贵州省面对的又一问题。农户种植水果往往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经验进行生产,果农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的经验过于依赖,对于果园的管理不够专业化,优质果品的产出率不高。并且,果农通常年纪偏大,也造成了新品种、新技术难以得到快速的推广。以铜仁市为例,全市精通水果种植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50人,而全市的水果产业高达100万亩,如此失衡的比例势必造成铜仁市水果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1.2  基础设施—流通模式分析。对于消费者而言,新鲜、高品质的水果往往更受其青睐,而水果从成熟到最终流通于市场进入老百姓的家中,还会经过包装、仓储、运输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得当都会导致水果的损坏。

一方面,从水果包装上来看,好的水果包装往往能够更好的保护水果,减小在运输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害,成为保证水果完整、新鲜的第一层保护罩。对水果包装的管理不仅会直接影响水果的品质更能让消费者了解到水果的价值与性价比。在进行水果包装时,我们不仅要考虑水果自身的特点对包装材料的要求,也需注重水果包装的差异化与成本问题。目前,贵州省的水果产业主要以猕猴桃、火龙果、蓝莓、百香果、苹果等为主推品种,各种类的水果由于其特性不同,对于包装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然而,就目前而言贵州省对水果的包装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而并未做出真正的差异化也无严格的标准化。

另一方面,从水果运输的环节来看,作为对新鲜度要求的产品来说,减少其在运输途中的腐烂现象十分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水果想要保持一个好的新鲜度,就必须使用冷链物流进行运输。然而,目前贵州省的冷链物流设施现状并不足以支撑整个省的水果产业发展。根据贵州省商务厅的统计可知,贵州省冷库库容与冷链车辆的数量相较于全国其他省份来说较少,物流设施较为匮乏。并且,从全省来看,冷库库容与冷链车辆的分布十分不均,主要集中于贵阳,而在遵义、安顺、铜仁等地则远远低于当地的需求。而冷链物流的不足也必然会导致大量的水果得不到好的储存,最终腐烂变质。

1.3  销售端—营销模式分析

1.3.1  农户内部沟通端—水果成本。诸多果农往往只考虑水果的生产,而较少的去考虑水果的销售与市场的要求。生产端与销售端的各个主体之间缺乏交流,导致各方出现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生产出来的水果可能会出现不满足市场要求的现象。各个果农之间各自为政,议价能力低,难以在市场上以很好的价格销售。

1.3.2  销售形式端—水果附加值。目前贵州省由于冷藏库存与冷链运输设备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鲜果的销售数量。不能及时销售的水果往往会由于新鲜度的下降而使得水果品质大打折扣更有甚者腐烂变质不能在进行出售,造成了大量的损失。因此,对于不能及时销售的鲜果,进行二次加工延长其保存期限才是一种好的选择。然而,目前贵州省水果产业的加工产品整体来说比较少,在铜仁市,98%的水果为鲜销的模式,而仅有2%的水果用于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普遍较低。

1.3.3  品牌意识端—独立特色性。虽然,目前贵州省有相当一批水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了名号,然而,消费者所熟知的依旧是某一水果品种。单个品种之间差异化不明显,也并未建立起独立的品牌。

2  贵州省水果产业供应链优化路径

贵州省水果产业能在五年内产量增长近两倍,并且这样的特色农业产品突破一系列的质和量的飞跃是完全离不开其所对应的产业链优化。

2.1  追本溯源—由基地入手。地理位置和气候带来的适宜水果生长的环境得天独厚,但适宜性不仅仅取决于水果的存活率,更取决其产率和质量。从地理环境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和栽培,寻找更适合当地地域的水果品种,并大力开发种植。2019年蜂糖李果子还没有完全成熟就已经被各地水果批发商订购一空。据当地村民反映,土地改种蜂糖李后,一亩地的收入至少在3万元以上。小小的蜂糖李所带来的脱贫效益是贵州精品水果助农增收、助推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

建立健全且完善的专业培养體系,从专家、专业人员、资金补给站再到农户个体本身,实施项目调度制。不断进行水果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开展专家进行实地考察项目服务,培训果农和基层农技人员,对水果产业的生产链进行各个部分专业培训和调整,深化改革和调整土地结构特性,进行退耕还林、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定区域发展特色水果种植,以响应国家号召,重点聚焦深度贫困县发展,大力发展适宜地域的产业模式。并进行紧密联系和后续跟踪,提供资金和人力,逐步推动贫困县水果种植,不断进行一带一户,一带一村,一带一县,做到地域脱贫和产业发展模式双赢。

2.2  运输模式—从设施深入。水果作为重要的生鲜农产品之一,其营销方式除线下直接购买外,更多的是线上购买,物流运输对于水果而言,其配送条件极为苛刻,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缺一不可,细微的差别将会对产品的品质和腐损率造成直接影响。而为保证水果保鲜,其最直接的方式为水果低温保鲜运输。水果冷链物流符合这一保鲜运输方式,完备的冷链基础设施是保障水果进行跨地域流通的关键。但冷链设施需要具备系统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对于各个环节的温度调控和产品质量检测标准需要做到万无一失,同时还需要各个物流企业间进行合作交流,从系统本身和系统使用者两方面入手,健全整个体系,才能在极大程度上防止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质量问题,从运输本身减少产品的价值损失。

水果运输前的打包环节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水果采摘和筛选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进行产品的保护,防止在运输中发生损伤变质,同时为提高其作为一个商品的性能,如果产品的宣传能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美化包装和加工能够更大程度的吸引消费者,也是对自身产品的美化宣传,吸引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产品的营销才能够能达到一个良性的消费者和产业的双赢循环。

2.3  产品营销—走市场路线。了解市场需求,需要深入市场内部。数据化发展的当下,进行了解和统计营销模式模型,从产业链的各端入手,摸清营销路线,建立合理的营销体系,从农户端、企业端、物流端、设施设备端进行分析,强化一系列的标准:地方标准、技术标准、品牌标准。

对产品容易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合理分析,并及时提出解决方式。了解不同区域市场需求和销售定位,不断推进目标市场,并对其进行精准定位。对于水果销售场地选择,水果销售量选择,水果种类供应选择,市场定价,消费者购买力都需要有精确的数据化分析,才能对于水果数量需求进行分配,水果销售地点进行排布,滞留水果进行二次销售或者二次加工等营销方式,实现水果产业链的完整统一,实现各个环节参与者的正常运营,实现水果产业的运营顺利发展。

3  结束语

在水果产业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贵州省水果秉着“优质才能优价”的市场理念,发展水果产业。而优质的达到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背后的心酸只有付出过的自身产业供应链才能知晓,正是由于其不断的优化成就现在的水果产业供应链。市场一直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位置,对于其变化要有合理的优化方案才能够在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相信贵州水果产业发展的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 李顺雨,马检,谢江,等. 威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贵州农业科学,2017,45(4):163-166.

[2] 杨旋. 贵州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20(21):37-39.

[3] 赵晶晶. 我国水果产业物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20(5):117.

[4] 周婷. 果香四溢幸福来  利益联结结硕果[J]. 当代贵州,2020(2):23.

猜你喜欢

贵州省供应链
贵州省种公牛站
贵州省种公牛站
贵州省种公牛站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