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电商对传统外贸企业的影响

2021-09-18辛丽杨丽莎

物流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外贸对策

辛丽 杨丽莎

摘  要:近年來,对外贸易进入转型期,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敏捷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企业转向零库存管理;(2)消费者个人消费习惯的改变;(3)风险规避需求的上升。世界贸易总量增长速度自2010年强劲反弹到13.8%后,却呈现连年下滑的趋势,2012年世界贸易仅增长了2%,2013年也不太乐观,因此,在跨境贸易的企业间市场,跨境贸易由大批量交易转向小批量、多批次、短期、快速交易方式;在个人消费市场,由原有的自然人流动附带性购物转为主动性、经常性的跨境购物,跨境交易快速增加,通常以快件和邮件的物流方式为主,使得个人小额、多次、多样化的碎片化交易跨境消费市场规模日益增长,从而推动商业化、规模化企业行为出现,逐渐形成新业态和产业,如代购、海外购物平台。为了科学的评价跨境电子商务对传统外贸企业的影响,帮助传统企业转型,提高传统企业的竞争力,文章依据跨境电子商务的一般理论,通过对跨境电子商务进行SWOT分析,来探讨跨境电子商务对传统外贸企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运用大量的数据验证跨境电子商务为传统外贸企业带来的转变。

关键词:跨境电商;外贸;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365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oreign trade has entered a transitional period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environment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1)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agile production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ncepts has led production companies to zero inventory management;(2)Changes in consumers' personal consumption habits;(3)Rising demand for risk aversion. Although the growth rate of world trade volume has rebounded strongly from 2010 to 13.8%, it has been declining year after year. In 2012, world trade grew by only 2%. In 2013, it was not optimistic. Therefore, in the cross-border trade, the inter-company market, cross-border trade moves from high-volume transactions to small-batch, multi-batch, short-term, and rapid transactions; in the personal consumer market, the transition from original natural person mobility collateral shopping to initiative, regular cross-border shopping, cross-border the rapid increase in transactions, usually based on express mail and mail logistics, has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scale of cross-border consumer markets for small, multiple and diversified fragmented transactions. As a result, commercialization and large-scale corporate behaviors have emerged and gradually formed. New formats and industries, such as purchasing and overseas shopping platforms. In order to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impac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on traditional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help unified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this paper conducts SWOT analysis on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theory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on traditional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 use methods that link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use large amounts of data to verify the transformation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for traditional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Key words: cross-border e-commerce; foreign trade; influences; countermeasures

0  引  言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冲击了世界各国的经济,人民币升值,工人工资水平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我国的制造加工优势不再明顯。金融危机过后,虽然世界经济得到回升,但在交易成本、汇率等的影响下,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缓慢。因此,人们慢慢提高了对网络信息技术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关注。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探寻新的发展需求提供了新的平台,而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正在成为一条不可忽视的新的空中丝绸之路和陆地上实体的“一带一路”相互呼应、相互补充。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促进了人们同世界的交流,速卖通、唯品会、天猫国际等跨境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大冲击了传统的外贸企业,论坛、微信、微博营销将商业战场由传统的看得见的战场搬到了互联网上看不见的战场。2015年6月20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用“互联网+外贸”实现优进优出,发展我国制造业大国的优势。

跨境电商迅速崛起,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了营销模式。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联盟崛起,预示着我国跨境电商进入规范化发展,其旨在帮助传统企业借助跨境电商进行转型升级,增强跨境电商的竞争优势,促进了国际跨境电商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跨境电商对传统外贸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劣分析

1.1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商品、服务、旅游、金融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并对航运业、贸易业和金融业产生直接效益。我国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有以下几大优势:

1.1.1  我国海淘用户逐渐增加

我国海淘网民数量保持平稳增长。互联网模式不断创新、线上线下融合以及公共服务的加强,国际物流和供应链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都是我国海淘增长的推动力。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海淘用户规模增速达到78.3%,此后,我国海淘用户规模增速将逐渐放缓,海淘用户市场未呈现饱和状态,未来预计仍能维持较高增速。2014~2018年我国海淘用户规模及预测如图1所示。

1.1.2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为了促进跨境电子商业的发展,我国从2012年开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意见和通知,如:2012年国家批准郑州、上海、杭州、宁波、重庆等5个城市为跨境电商第一批试点城市,2013年7月国务院颁布促外贸“国六条”,2014年我国成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在2015年6月20日,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第一份完整的关于跨境电商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8月海关总署出台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有关监督公告)等。

1.1.3  我国跨境电商数目快速增长

短短几年,跨境电商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美国、日本、新加坡、英法等国的消费者对跨境电商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国内跨境电商平台众多,交易规模逐渐扩大,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领头兵,阿里巴巴、京东、兰亭集势、敦煌网等行业的巨头都争相抢夺跨境电商这块“香饽饽”。据我国电子商务中心估计,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中,天猫国际占第一、淘宝全球排第二,网易考拉排第三等,具体如图3所示。

1.2  我国跨境电商的劣势

1.2.1  电子支付安全问题

跨境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因此进行网上电子支付,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相关法律上都是很大的难题,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起步晚,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也并非完美,仍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发展还不成熟,一些问题在法律上还是空白;安全问题仍是电子支付中最关键问题,2012年,当当网、亚马逊、1号店等多家电商都先后遭遇了“盗号门”,用户的账户信息被披露,账户资金被盗用。其中当当网仅半年就遭遇了三次信息被盗事件。

1.2.2  跨境电商缺乏品牌效应,商品同质化严重

左手运营,右手品牌,这是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之路,品牌是跨境电商的终极目标。我国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原因有两点:第一,出口货物技术含量低,第二,出口货物品牌化低,我国要想成为贸易强国,必须提高技术含量和品牌化。据调研数据可知,虽然高达78.9%的店铺表示拥有自主设计的款式,但是只有48.7%的店铺拥有自主品牌,表明店铺的品牌意识不强。大多数跨境电商企业为了争取让市场尽可能快的接受他们的产品,以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在高利润的吸引下丢失了自身品牌建设的初心,导致同质化产品现象越发的严重。

1.2.3  缺乏电子商务人才

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第一,缺乏跨境电商和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人才,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事业多为英语专业人才,缺乏国际贸易的知识。第二,市场的多样化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多元化发展,逐渐向巴西、印度等一些非英语国家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小语种语言。第三,缺乏综合素质的人才,跨境交易中,由于买卖双方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双方的消费习惯,交易方式,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据我国电子商务中心预测未来三年整个电商行业的人才缺口将达到445.7万人。

2  跨境电子商务对传统外贸企业的影响

2.1  跨境电子商务促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跨境电子商务突破了国家的限制,实现了无国界贸易,不仅是一种交易模式的创新,还代表一种新兴贸易业态和新兴产业模式,带来了国际经济的變革。我国中小企业是带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带领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扩大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跨境电商为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大大提高了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商品和服务信息获取更加便利,众多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积聚了丰富的、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贸易信息,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使其直达全球消费者, 信息的获取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2)在线交易更加便捷,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对外贸易信息的传递效率,交易信息、单证传递、购买支付等通过互联网瞬间完成。(3)跨境网上交易批量小、频率高,跨境电子商务中公开、透明的商品信息增强了对外贸易商品价格的透明度,降低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流通渠道的减少也为在线商品价格的降低提供了空间。由此,我国企业纷纷加大力度转型,图4很好的说明了我国转型企业占比。

2.2  跨境电子商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在国内,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已经让我们看到电子商务颠覆传统贸易的创新和改变,而现在,跨境电商的出现,对传统的外贸而言,无疑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被波及的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忽视跨境电商的力量,那么只能埋没在历史中,跨境电子商务对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企业经营的理念,在跨境贸易活动中,企业和消费者都是主动的,企业必须能够吸引消费者,改变传统的外贸模式跨境电商在一定程度上绕过中间商,直接到达消费者;(2)跨境电子商务带来交易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是通过电话和面谈进行交易,在跨境电商的影响下,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3)营销模式的改变,跨境电商可以通过微信、论坛、微博等网络方式进行营销,大大提高了商品的曝光率。我国跨境电商模式逐渐由B2B向B2C过渡,图5很好的说明了B2C的发展,我国B2C规模逐渐增加。

3  我国应对跨境电商的对策

3.1  加强知识产权维护和防范

尽管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欧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而且发展迅速,但与美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相关部门应该综合跨境电子商务的特点,制定相关的跨境电子商务保护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及贸易纠纷处理体系,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机构,提供预警、咨询、审查服务,对于侵权的企业,政府应当大力整顿,规范跨国电子商务交易环境。

3.2  加快品牌创新,改变“Made in China”形象

未来跨境电商之路=品牌化+本土化+全渠道运营,要树立品牌,首先应该加强对市场的调研程度,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或对某种产品的功能需求,进而研发出相应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其次,细化市场,避免同质化竞争,企业必须在细化领域建立专长,培育自身细化领域的优势,完善客户服务和体验,做好品牌建设。

3.3  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建设

新的时代,新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现阶段,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紧缺,特别是缺乏集电子商务知识、贸易和外语于一身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从政府层面来说,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人才的培养,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从学校层面来说,高校应该请拥有丰富跨境电商经验的学者来给学生上课,同时增加小语种课程,打破学科限制,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从企业层面来说,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构建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 周佳明. 外贸企业基于跨境电商的运营及自主品牌塑造研究[J]. 中国市场,2018(3):70-71.

[2] 孟帅. 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困境及对策建议[J]. 中外企业家,2016(5):43.

[3] 周珈旭. 跨境电商在市场开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商业,2017(12):35-36.

[4] 江经宇,李晓梅. 合肥市跨境电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8(1):36-37.

[5] 何跃. 以“互联网+”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竞争的新优势[J]. 对外经贸实务,2016(3):34-37.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外贸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