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牌联合的难忘岁月
——追忆上海经济区自行车行业品牌联合

2021-09-18邵一心

中国自行车 2021年5期
关键词:经济区无锡规划

文/邵一心

1983 年年初,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在上海建立,不久便建立了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自行车行业联合规划小组(以下简称“联合小组”)。该组织的工作旨在打破区域条块限制,实施行业联合发展,在体制上打破所有制长期以来按地区行政组织生产的格局,走实现产品结构化、优质资源共享、联合发展名牌产品的道路。这在当时所引起的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联合小组的成员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自行车行业的干部组成,笔者有幸成为江苏省自行车公司的成员,加入了该组织。感谢朱杏根经理、黄燮卿副经理的信任选派,使笔者成为了联合小组中最年轻的一员。

联合小组的工作从1983 年6 月25 日开始,当时在上海延安饭店由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黑良杰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市轻工局的于世谦、上海自行车公司的郭松亭(副书记)、林善海(上海自行车三厂原副厂长)、余伯中(办公室主任)及姚仁青,江苏自行车公司的黄燮卿(副经理)、邵一心(笔者)、王凯飏,以及浙江省日用轻工公司的林振玉(副经理)、王永泰、毛玉林、阮佩滨。会议一致选举郭松亭担任联合小组组长,并决定分两个小组开展工作,第一小组收集资料搞行业规划调查汇总,第二小组实地了解行业发展情况,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行调查研究。

第二小组于6 月30 日在蒙蒙细雨中离开上海到达嘉兴自行车厂,7 月11 日抵达杭州自行车厂,7 月15 日开始从南京跨过长江,对苏北地区自行车零件重点企业展开集中调研,最后于7 月27 日在无锡小轮自行车厂(后为上海自行车三厂无锡轻便车分厂)结束了当时的实地调研。

7 月29 日,第二小组在无锡梁溪饭店召开总结会。8 月1 日,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在上海延安饭店汇合,圆满完成了《行业规划调查汇总》的初稿。

1983 年6 月,作者(左一)和林振玉(左二)、黄燮卿(右二)、王永泰(右一)在浙江金华

8 月3 日,郭松亭在上海自行车公司向联合小组全体成员传达了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白杨副主任的讲话精神,即要求加速推进经济区内自行车行业联合的步伐。8 月6 日上午,联合小组在上海自行车公司再次聚会,并就“规划”和“联合”两大议题再次商议,并提出“择优联合、技术支援、定牌生产、分步实施”的原则。当日下午,联合小组在上海申江饭店(汉口路)继续深入地讨论方案。

8 月10 日上午,在上海申江饭店807 会议室,联合小组正式向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领导汇报前期调研工作并请示下期工作要点。

9 月5 日,在上海申江饭店807会议室,郭松亭再次向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胡敏和白杨两位副主任汇报规划工作,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翟颖和魏绍朴也参加了会议。9 月9 日下午,郭松亭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招待所,向国家经济委员会丁局长和王局长汇报了前段工作的进展情况。9 月10 日上午,国家轻工业部梁玉星处长、武宗珍局长向联合小组做了指示,并就“规划方案和联合方案”内容原则做最后确定。

9 月18 日上午,轻工业部王文哲副部长主持了两个方案初步定稿的深入探讨,参加会议的有易星、梁玉星、武宗珍、王凤和、周楚壁、翟颖、黑良杰等领导,并确定“联合方案”由江苏自行车公司负责撰写,“规划方案”由上海自行车公司负责撰写。

会议同时确定,品牌联合工作前期实施企业为上海自行车厂和江苏苏州自行车厂、上海自行车三厂和浙江绍兴自行车厂。

在一年多联合小组的工作中,笔者对“永久”“凤凰”品牌有了深刻了解。一次,笔者和上海自行车公司领导在前往上海自行车飞轮厂(莘庄)途中经过淮海中路武康路交叉口时,观察道路指示灯失误。当交警得知我们来自上海自行车公司时,竟热情提醒我们“慢慢开”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以后的工作中,笔者到过上海自行车零件厂(南浦大桥南堍)、上海自行车链条厂(延安西路)、上海自行车鞍座厂(漕宝路)、上海自行车钢球厂(六里桥)、上海自行车辐条厂(老西门)、上海自行车飞轮厂(莘庄)等。

产业品牌联合,还能发挥出技术创新的优势,三速飞轮就是由上海飞轮厂首创开发并开始应用到无锡自行车厂的,这在当时填补了国内产品的空白。

11 月3 日,上海自行车一厂王元昌厂长撰写的《依靠技术进步发展名牌产品》一文在《经济日报》发表。1984 年5 月15 日,王元昌厂长接受《经济日报》记者舒修的采访,《粗暴的干涉必须禁止》一文在《经济日报》发表引起强烈反响。王元昌厂长呼吁一些部门领导不要用行政手段粗暴干涉企业自主权,用“卡材料”“卡项目”来迫使企业就范。

1984 年6 月,上海自行车一厂与南通自行车厂正式签订了联合协议。8月14 日,王元昌厂长来无锡,就上海自行车一厂与无锡自行车厂合作一事进行了商讨。10 月21 日下午,在苏州南园宾馆,联合小组就上海自行车厂与苏州自行车厂联合事宜进行商谈,参加商谈的有郭松亭、黄燮卿、高鸿志、许文贤、邵一心。10 月22 日,苏州市副市长石高才参加了第二轮商谈会。同年,上海自行车厂和苏州自行车厂正式进行联合生产。

1984 年11 月8 日,在无锡饭店会议室,翟颖就“行业联合要敢于突破”发表了专题讲话。当天,上海自行车公司胡瓞祥、姚仁青与江苏省自行车公司黄燮卿、许文贤、邵一心就飞轮厂联合生产事宜,进行了磋商。

1985 年10 月20 日,上海自行车厂与合肥自行车厂联姻又结硕果,实现了区域品牌的突破,“墙内墙外花共香”。

事隔7 年后(1992 年),无锡自行车厂终于成为永久集团最大的联营厂,在新开辟的宽敞的无锡盛岸路258号大门口,“永久自行车无锡股份有限公司”13 个大字在阳光下金光闪闪,令人喜悦感慨。

如今38 年过去了,回忆当年在联合小组一起工作的时候,我们对每项工作都是那么执着、认真,同时充满活力,坚信目标是一致的,壁垒是可以突破的,那段日子至今令人难忘。追忆往事,感慨万千。联合小组所形成的两个方案确定了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及举措,强调了“重质量重效益减库存”的理念,同时也将“绿色环保”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据笔者了解,这在自行车产业区域规划中也是首次把“绿色发展”提到重要的位置。回忆当年在联合小组一起工作的时候,笔者结识了许多行业前辈,学到了许多管理知识。当时,我们区域内有一家厂引进了某西方国家的一台车圈成型机,经常出问题。上海自行车一厂的王元昌厂长告诉我:“洋货也会‘水土不服’,其实我们自制设备一点不比国外的差。”同样,上海自行车四厂的烘漆双层流水线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那简直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上海地皮紧张,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最佳效益,充分发挥了上海自行车人的智慧,令人敬佩、感慨、振奋。

笔者一生都在从事自行车事业,中国自行车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俗称“上海展”),笔者大部分都参观过。在过去,人们所称的“老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自行车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有人曾问过笔者最喜欢哪个品牌的哪一款自行车,笔者今天想说:“我最喜欢的是一款凤凰牌26 "带气筒的墨绿色出口转内销的自行车”。

直至今日,“永久”“凤凰”仍具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品牌效应历久弥坚,永展光彩。一个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国际品牌转变的过程,就曾经是从这里开始的……

猜你喜欢

经济区无锡规划
无锡一棉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由2016年无锡中考17题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