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阅读课DEEP教学设计模式

2021-09-17杨永军任艳玲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高阶思维中学英语

杨永军 任艳玲

摘   要:初中英语阅读课DEEP教学设计模式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理论依据,以发展学生阅读素养为目标,整合课堂教学活动要素,创设情境化学习,通过参与、探究、展示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初中英语DEEP教学设计模式即阅读课教学基于语篇(Discourse)分析,构建思维导图;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挖掘(Explore)语篇内涵,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丰富(Enrich)语篇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展示(Present)学习成果,促进能力迁移。

关键词:中学英语;英语学习活动观;DEEP教学设计模式;学习金字塔;高阶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20/23-0051-04

一、引言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素养。教学中要以素养发展为目标,关注主题意义,深入研读语篇,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发展。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整合课程内容六要素,设计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的学习活动,开展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

《课标》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建构文化意识、发展思维品质、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在主题意义引领下,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主题探究活動,帮助学生运用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技能和多种学习策略,获取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并在这一过程中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升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涵养内在精神,指向知行合一,塑造品格,实现学科育人。

三、初中英语阅读课DEEP教学设计模式

英语学习活动观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或现成的教学方式,而是相对宏观的教学途径,是实施英语课程和实现学科育人的基本路径。教师应从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

初中英语阅读课DEEP教学设计模式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理论依据、以发展学生阅读素养为目标,整合课堂教学活动要素、创设情境化学习,通过参与、探究、展示等帮学生形成结构化知识,运用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内化知识、剖析主题、挖掘内涵,实现语言、文化和思维的同步发展。初中英语DEEP教学设计模式基于语篇(Discourse)分析,构建思维导图;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挖掘(Explore)语篇内涵,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丰富(Enrich)语篇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展示(Present)学习成果,促进能力迁移。

(一)语篇(Discourse)分析

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包括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初中阅读语篇主要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童谣、短诗、寓言故事、新闻报道等类型。《课标》指出,研读语篇就是读者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解读,要尝试回答三个基本问题:第一,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即What的问题。第二,语篇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也就是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为什么会这样,即Why的问题。第三,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也就是作者为了恰当表达主题意义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法,即How的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语篇意识、掌握语篇知识、识别不同类型语篇结构特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解析语篇组织结构、把握文章脉络,深入理解语篇意义和文体特点,提高阅读效果。

(二)挖掘(Explore)内涵

英语学习活动包括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三种类型,分别指向基于语篇、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三个层级的阅读理解。教师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要围绕主题引导学生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以促进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培养阐释、分析、判断、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

(三)丰富(Enrich)资源

《课标》指出,语言教学中的语篇通常以多模态形式呈现,既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也包括音频的和视频的,并以不同的文体形式呈现。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认真研读和分析单元内不同类型的语篇,把握语篇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根据课题引入,阐释核心概念、评价学习效能的要求,联系生活实际,补充多样的课堂学习活动素材,使教学情境更为真实、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更加多维。

(四)展示(Present)成果

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两周后的学习效果是具有差异的,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或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因此,教学中要多采用讨论、报告等主动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运用语篇和语用知识来盘活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表情达意。通过体验式的学习,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四、初中英语阅读课DEEP教学设计模式的实际运用

以冀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Lesson 35:Future Transportation为例,讨论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本着DEEP(Discourse语篇、Explore探索、Enrich丰富、Present展示)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

(一)语篇(Discourse)分析

本单元主题是Transportation,共包含六个语篇,分别涉及交通的方式、历史、未来发展展望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语法项目是动词不定式;功能话题是谈论可能与不可能。本节课的语篇是Sam所做的关于未来交通的报告,属于连续性文本,词汇包括float, transporter, allow, form, travel at the speed of time, all the time。英文报告(Report)一般包含六个部分:Table of Contents、Executive Summary、Introduction、Body、Conclusion/ Recommendation和Reference。但是本报告不属于正式的学术报告,而是初中生就未来交通做的展示报告,全文包括四个段落:第一段是报告人Sam的自我介绍;第二段是他对未来交通工具hover-board的具象思考;第三段涉及transporter的抽象假设;第四段,Sam谈及了对他影响较大的富有想象力的节目。

(二)挖掘(Explore)内涵

1.设置真实情境,导入本课话题

活动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图1、图2)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由此引出课文主题Transportation。

(1)How far is it from Baoding to Hangzhou?

(2)How did I get here? Name the possible types of transportation.

活动2:头脑风暴。通过问题:What other

kinds of vehicles do you know?让学生介绍自己熟知的交通方式。

活动3:观察标题和图片(见图3),谈论Sam扛着的交通工具。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Whats Sam carrying?

(2)What does it look like?

(3)What is it used for?

(4)Do you have one? Do you like it? Why?

(5)Can you guess what future transportation will Sam show us?

以上活动紧扣主题,聚焦标题,层层推进,激活学生已知,引出学习主题。

2.深入研读语篇,设计梯次理解活动

活动4:初读语篇,完成以下任务:

(1)Sam gave a report about _______ _______.

(2)What transportation did he mention in his report?

活动5:再读语篇,完成以下任务:

(1)How does Sam give a report? Read and match.

Para. 1   Sams favourite future transportation

Para. 2   Brief self-introduction

Para. 3   Imagination of a transporter

Para. 4   Ways of getting the ideas

(2)Read and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correct descriptions(描述).

(3)Read and write true(T) or false(F).

活动6:重读语篇,完成以下任务:

(1)Read and finish a mind map together.

(2)Retell the text with the help of the map.

(3)Read and discuss:

①What do you think of Sams idea about the future transportation?

②What can we infer from Sams words in the last paragraph?

③Why does Sam use“would”and“will”when talking about future transportation?

通过三轮阅读活动,引领学生研读语篇。活动4指向语篇的主题;活动5聚焦语篇细节,通过上下文理解词汇,分析语篇结构,培养信息分析能力;活动6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搭建语言输出支架,关注语篇的深层意义。

(三)丰富(Enrich)资源

活动7:展示未来交通工具的图片,开阔学生的眼界。

活动8:播放未来城市交通的小视频,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交通对未来城市生活的影响。

活动9:分享一篇课外阅读语篇,了解未来交通工具,为语言输出做准备。

In a close future, the car industry will change. Ecological(生态的) cars are already on the market, but the arrival of automated cars will reshape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forever. These cars will produce less pollution than current vehicles. They will be more luxurious(豪华的). They will be the extension(扩展) of your house. They will be smarter. They will change color. They can even be folded. This is more radical(創新的) solution to fix the problem of traffic jams.

System of underground tunnels are proposed to reduce traffic jams. Cars and trains will use the tunnel. The car will travel on electric skate at a speed of 200 km/h up to 30 layers deep.

The train is another popular transportation system. However, they are often overcrowded and too slow. Even countries that have fast trains like the TGV(高速列车) or the Maglev(磁悬浮), have not solved all issues related to traffic congestion(拥挤). The Hyperloop (真空管道运输) is a solution. It's faster than the plane at 1200 km/h. The Hyperloop will combine low pressure and the magnetic levitation technology. Due to(由于) low air pressure, the objects will not meet any resistance(阻力) from air. Therefore, the object will go faster.

Let's look forward to the most exciting moment in the history of humanity. We are lucky enough to witness this incredible moment.

图片和视频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冲击,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未来交通工具的外观及功能,感受科技带来的变化和对生活的积极影响,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加一篇说明文,分组阅读不同类型未来交通工具的构思,要求学生从外观、功能、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做出分析。

(四)展示(Present)成果

Hands-on Activity: Use your imagination to create a new kind of transportation. You may draw a poster or build a model after class.

Tips:

(1)What does it look like?

(2)How does it work?

(3)Why do you create it? (At least two advantages)

“课堂深度学习首先需要下沉,对知识具象化、联系化,然后实现对书本静态知识的个人化理解、自我建构并获得知识的意义增值”(褚清源)。语言输出活动可以检测教学效果、观察学生知识内化的程度。本环节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做一做、写一写、研一研、说一说,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围绕本课“未来交通”的主题展开,有利于学生深度加工获取语言信息,利用语言支架进行创造,开展小组合作,展示学习成果。

五、结语

学习活动观是英语课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DEEP教学设计模式按照活动目标、类型、任务和成效落实教学要求,鼓励学生与语篇对话、与作者对话,在主题语境下建构知识,经过提炼、加工、整合,引发基于主題意义的语言输出,发展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培养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以及学习策略,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活动观高阶思维中学英语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和创新高中英语课堂活动
例谈高中英语课堂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Applic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English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s
TheAnalysisofEnglishTeachers’DiscourseinMiddle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