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方向 真阅读

2021-09-17韩晶

关键词:中考复习中学语文

韩晶

摘   要:高效复习是疫情复课后初三师生面对的切实问题。通过立足整本书复习路径探究,从三个维度,即追本溯源,追整本书教学之本,溯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学习之源;析真题,明方向,关注复习的着力点;具体复习路径和方法启思来展开复习思考,从而最终提升整体复习效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考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20/23-0042-03

2019年1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指出: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将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科学命题。一些教师面临缺少“考纲”指挥的2020中考复习感到困惑,疫情推进下教师怎么教?加强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解读,是教师确定备考教学思维定位的标尺。

一、追本溯源 课标解读

《课标》对整本书阅读教学从目标要求、实施建议、评价建议和课外阅读建议这四个层次,从数量、种类、阅读进度和评价均做了安排部署。《课标》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指出:第四学段(7~9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课标》实施建议特别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对整本书阅读的概念、阅读媒介的多样、阅读方式的灵活和阅读兴趣均有关注。教师应厘清整本书阅读与课文教读的辩证关系,平时阅读教学是以教材每一篇进行安排的,名著课外阅读教学中是以整本书进行阅读教学。展望高中语文学习,“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在学生任务群之首,可见,初中的整本书阅读将为学生更高阶层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整本书阅读的实施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

《课标》在附录提出了对课外阅读的具体建议,从阅读的体裁和篇目均有明确指导。前半部分童话、寓言、故事主要在小学阶段完成学习,后半部分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等集中在初中阶段学习,特别是长篇名著阅读是初中时期的重点。

二、追本溯源 回归教材

中考复习,教师要心中有“纲”,“纲”就是《课标》,更要眼中有“本”,而“本”就是课本。因此对初中三年教材中整本书阅读的梳理对于复习的整体规划很有必要。

八年级上册整本书阅读内容梳理举例

八上阅读类型(一):新闻纪实作品——必读篇目《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方法为纪实作品阅读,专题探究要点是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长征、信仰与精神。自主阅读推荐篇目有王树增《长征》、李鸣生《飞向太空港》。

阅读类型(二):科普作品——必读篇目《昆虫记 》。阅读方法为科普作品阅读,借助前言、后记、附录了解作者和内容;查工具书、资料;科学精神。专题探究要点是学观察、探究,写作角度是赏评和仿写。自主阅读推荐篇目有卞毓麟《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

从篇目梳理可以引起以下教学启思:

首先,整本书阅读分类整合:教材必读和自主阅读篇目中小说阅读比重较大,其他阅读类型丰富多样,有散文、书信、新闻纪实、科普、诗歌等。我们在复习时就可以分成小说和非小说类阅读进行整合安排。

其次,整本书阅读方法渗透:教材关注读书方法的问题,可以说一书一法,在平时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很多教师对读书法的运用不够关注,在平时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并把读书的方法活用。

再次,整本书名著文学价值:每一部名著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价值,特别是长篇小说作品的阅读,从专题探究要点可以看出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和语言艺术等是小说阅读的要点。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还要将作品和现实生活、和学生联结起来,学生阅读的过程是与作品、作者的对话过程,更是和自己心灵成长对话的过程。由读作者到读生活最后读自己,这些是我们在名著复习时的深化点,对学生的写作表达会大有益处。

三、试题回眸

中考整本书复习,不宜题海战术,建议教师把近些年河北中考试题分析研读,再给学生精练,整本书阅读考察的是平时阅读的真功夫,绝非临时抱佛脚的突击学习,梳理近年中考试题可以对备考起到导航作用。

河北省中考试题走向分析:

2020年考察篇目:《骆驼祥子》《水浒》题型——问答题;考察要点:情节、人物品质、小说主题、读后感悟。分值:2+2+1+3(分)。

2019年考察篇目:《红岩》《水浒》题型——问答题;考察要点:人物心理、出处、情节;分值:3+1(分)。

2018年考察篇目:《红岩》《简爱》题型——问答题;考察要点:人物、情节;分值:3+3(分)。

2017年考察篇目:《红岩》《格列佛游记》题型——问答题;考察要点:情节;分值:3+3(分)。

2016年考察篇目:《骆驼祥子》题型——现代文阅读形式;考察要点: 祥子的三落(节选);分值:14(分)。

2015年考察篇目:《鲁滨逊漂流记》题型——填空、问答题;考察要点:作者、人物、情节;分值:2+3(分)。

通过以上观察,可以总结出近些年河北中考语文试题特点为1.考察篇目:近四年河北中考都考察两个篇目,选篇涉及古今和中外;2.分值比例:整本书阅读分值呈增长的趋势,2020年达到新高8分;3.考查形式:多以问答题、填空呈现;4.考察角度:多关注人物、情节、作家作品。

教学思考:注重真阅读,阅读必须真实发生。河北中考整本书阅读命题围绕“立德树人”的宗旨,选文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导向,2020年考题选取《骆驼祥子》中祥子自我反省的片段,三年连续考察红色革命文化名著《红岩》,2019年《水浒传》“李逵背母”情节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孝道”,2018年《简·爱》考题渗透友爱价值引领,2017年《格列佛游记》专题突出亲子教育的思考。参加中考的初中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应贯穿在教师教学点滴,面对整本书阅读备考,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收获对自己有益的成长启示,应该关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育人导向。

四、复习策略

教学思想定位:化整为零:以时间为序分为三年备考、一轮复习、二轮复习、考前指导四个部分;活动导学:结合学段特点,依托平时阅读,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进行阅读过程中评价。

具体操作流程:1.三年备考,根据学情把名著阅读按学期进行统筹安排,为阅读真实发生做好部署。九年级下学期重在经典重读,归纳提升。2.一轮复习阶段,多种方法复盘名著要点,采用思维导图把情节梳理清晰,跨媒介阅读如观看电影、戏剧,听书等。3.二轮复习,分类整合,分为小说类和非小说类复习整合。

(一)小说类复习策略示例

串联:把人物的前后变化勾连起来,编织阅读网络,关注人物情节变化的节点;提炼:小说的主题、人物的性格、写法和语言风格;关联:一部作品中人物、情节、主题之间的关联。

例如关联策略的具体操作:1.作品比较的关联,如《水浒传》中鲁智深和《红岩》中江姐的人物比较;2.学生自我对作品思考的关联,学生重读名著的过程是和作者、作品、自己再度对话的过程,记录下来沉淀后的思考或启示;3.名著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联,对作品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入解剖,是作品的现实意义延伸。例如疫情下的今天重讀保尔震撼人心的精神告白。

(二)非小说类复习策略示例

关注作品的独特价值:例如《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实地采访的见闻,以一个公正的视角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

关注目录结构,把篇与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捋顺,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脉络,把握作品内涵。例如《朝花夕拾》中读了《父亲的病》才了解鲁迅为何对中医没有好感,继而理解其在《藤野先生》中出国求医、弃医从文的经历。

最后教师在考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中考解题指导:落实到卷面上,审题要仔细,通过细节推断;把握主题方向,结合具体情节等。

猜你喜欢

中考复习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中考复习策略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教学浅见
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人教版七下第五单元写作·勤于修改
抓住重点和热点,搞好中考思品复习
中考数学复习有效性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