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新高考 写作新作文

2021-09-17孟晓姗

关键词:写作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孟晓姗

摘   要:要想完成在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及体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作文,就要走出八股、写出新意。关于新写作,语文教师要利用单元主题阅读提升学生思辨能力、通过阅读社会时评提升语言能力、通过有效组织课堂活动来积累素材,最终找准方向、找对发力点,切实调整航向,创新方法,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20/23-0028-03

面对新高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能体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作文,必然要走出八股,写出新意,才能完成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

新高考,新写作,语文教师要找准方向、找对发力点,切实调整航向、创新方法,方能让学生在新高考中真正具备竞争优势。

一、当前写作教学的老问题

目前中学生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语言情境不活、语言活力不够、人文价值削弱、人文底蕴流失、思维方法单一、思维品质不高等现象。教师只看重学生完成作文速度和作文的结构以及技巧,由此暴露出一系列的写作教学问题。

第一,平时训练缺乏系统性。很多一线教师在常规作文训练中,通常做法是随机寻找网上的一些作文题进行训练,单题讲解、单兵作战,没有从人文素养、思维逻辑、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等方面进行整体布局、整体设计、大胆整合。

第二,训练内容缺乏多样性。随着新高考作文的指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已然成为写作的必修课。但综观各类作文题材、作文素材、作文训练,内容都大同小异。要写家国情怀,则铺天盖地而来,缺乏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研究与细化。

第三,行文结构缺乏创新性。写作是综合的思维训练过程,从观察、构思到成文,都要融合主体积极的思维活动,而非简单套用“引—议—联—结”的写作惯用模式。

二、统编版教材对写作的新要求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具有灵活多样的编排模式。写作方面兼顾写作方法的指导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具体对学生有以下新要求。

首先,要学会文学写作。这是写作体裁上的新,相对于过去的记叙文、议论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学生要学会诗歌创作、要学会塑造人物、要学会撰写文学评论,同时还要提高写人叙事的能力,能创作小说。此外,其他单元教学也有涉及学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的内容。

其次,要学会论证写作。学生要学会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观点明确、语言准确,论据要恰当、要讲究逻辑,要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要学会反驳,能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最后,要学会实用写作。学生要学会写事理性说明文,要学习会谈、谈判、讨论及纪要;要学会写活动策划书、计划、制度等常见的文书;学会面对大众的演讲、陈述和致辞。学会新闻、通讯、调查、访谈、述评、主持、电视演讲与讨论等文体。

三、提升写作素养的新策略

(一)充分利用单元主题阅读提升思辨能力

统编版教材每单元围绕一个人文主题选择一组不同体裁的文章。比如,统编教材(上)第三单元第一课选取了《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出世与入世,江湖与朝廷,历来都是相互矛盾却又相辅相成的问题。说到底,出世与入世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东汉末年乱世中,曹操和陶渊明作为身份地位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他们都借助诗歌传达出了自己的心声。通过解读这两首诗,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同时,在本单元的其他诗词里也有对人生失意的不同解读,师生可以围绕主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

再比如《荷塘月色》与《我与地坛》。朱自清的荷塘是在重压之下的片刻逍遥。残酷的现实纵然会打破这种幻象,但正因残酷现实的存在,幻想才显得格外珍贵。史铁生的地坛是在残酷命运之下努力抗争主动建构的精神空间。它有挣扎的苦涩、有生命的温暖力量,是作者积极寻求自我拯救、抗拒命运的表征。两者都能表现出困境来临之时,绝不与世同流、绝不俯首低耳,保持个人精神的独立、保持个体生命的价值。

通过一系列这样的比较阅读,学生可以学会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事件,避免片面地看问题。当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辨析,学生的思辨力就能得到训练和提升。思辨力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尤其重要,要提升高中学生作文的论说能力,学生就要学会思辨。通过群文阅读,进行同中有异、异中求同的辩证思考训练,遇到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分析,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素养定能逐步提升。

(二)通过阅读社会时评提升语言能力

关注时事是獲取写作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在组织时文阅读时,往往重在关注文章的内容或结构技巧。实际上时文论说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规范性、逻辑性恰恰是学生缺乏的。如果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加以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就可以避免日常习作的随意性,从而使文章更具魅力。

如时文《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中有这样一段话:实际上,时常陷入利益羁绊的又何止青年?一事当先,做还是不做,往往悉心思忖;分内工作,竭尽全力还是敷衍塞责,尚得仔细权衡。得与失,取与予,风险与收益,付出与回报——在利益的坐标系上,很多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演绎着价值排序,精准计算着投入产出。一切似乎都进行得准确顺畅。只是,当物质的欲望填满生活,利益的喧嚣遮蔽生命的星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也会惘然惆怅:为什么,我们“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这段时文,首先可以让学生提炼出该段文字的中心,然后从语言入手进行分析。本段开篇反问入手,点明语段中心;接着在“做与不做”“竭尽全力做还是敷衍塞责做”进行比较思考;最后运用整句列举现象然后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引导学生从时文佳作中体会语言的精炼以及论证的思辨性,教会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品味、积累。

(三)通过有效组织课堂活动来积累素材

尽管现在各种媒介使信息广泛传播,但对埋头书海中复习的高中生来说,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社会生活知识知之甚少。学生在写作中缺少合适的素材是较普遍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帮助学生认知。这样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比如,班级中开展每日课前讲故事活动、主题演讲活动,观看“新闻周刊”,开展主题辩论活动等。让学生在课下有目的性地搜索材料,并进行整合概括,然后进行活动输出。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既能有高昂热烈的爱国情怀,又能关注身边点滴小事、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既得到过“共和国勋章人物”的心灵洗礼,也感动于外卖小哥的勤劳热情;既学到了“后浪”“集美”这样的热词,也收获了国学经典等厚重的历史文化……扩展视野的同时,还锻炼了整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面对新高考的写作教学,应尊重中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关注真实的人生、关注具体的生命。教师应利用好统编教材、利用好课余的点滴时间,将功夫放在平时、将活水引给学生,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从而真正地提高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写作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