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长难句的翻译技巧

2021-09-17孟洪玉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英译汉翻译技巧

【摘要】根据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不同的文本类型有不同的功能,科技类文本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同时,不同文本类型的文本翻译也会有不同的翻译技巧。也就是说,同样是长难句翻译,但由于其文本类型和内容不同,其翻译技巧也会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以“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the Four Skills in ELT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為例,浅析科技类文本英译过程中的长难句翻译技巧。

【关键词】翻译技巧;长难句;英译汉

【作者简介】孟洪玉(1984.09-),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太原学院,助教,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文献综述

尽管现在的课程设置专注于技能培养,但涉及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研究型书籍却相对较少。译者选取来自《国际视角下的英语教学》系列的最新学术专著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the Four Skills in ELT: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进行翻译研究。这本书不仅扩展了读者的知识和对技能教学的理解,而且从一个真正的国际视角,以16个不同国家的英语教学现状为研究资料,让读者对全球英语教学有个全面的宏观认识。因此,它的及时出版,为《国际视角下的英语教学》系列增添了一份极具魅力的材料,它的翻译也变得迫在眉睫。

二、源文本介绍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the Four Skills in ELT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是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出版的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ELT series系列丛书的最新学术专著,编者为Anne Burns,她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TESOL教授、英国阿斯顿大学Emerita教授。她在口语教学、行动研究和语言教师教育方面发表了大量论文。另一位编者是Joseph Siegel,是瑞典厄勒布鲁大学人文、教育和社会科学学院的高级讲师。他的研究兴趣包括行动研究、听力教学法、情境教育比较和语用互动。

所选源文本的内容是国际视野下的英语教学,整本书提供了很多案例分析、对比,讨论了当前的学术热点问题,所用词汇晦涩难懂,结构严谨,逻辑性、连贯性强。其主要目的是传达信息,重在实用。从内容来看,此书一共收录了18篇学术论文,表格、图表共30多个,材料翔实、准确无误,每篇文章里讨论的问题明确,所举的数字、图表、例子可靠,一切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从形式来看,采用的是议论文的文体,使用语言朴实精炼,清晰明了地叙述了所讨论的问题;从作者来看,两位作者均是英语教学研究方面的行家。这本书逻辑清晰,以客观事实、统计数字、逻辑的判断和推理说话;从读者来看,有基本的认知价值,作者向读者传达的是事实与理智,读者侧重于其真实性和实用性的评价。

三、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莱斯将文本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祈使型三类,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文本功能理论,将文本体裁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三大类,针对这三类文本,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对于科技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科技类文本是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文本,但它并不单单只是属于“信息类” 文本,它还兼有“表达”和“呼唤”功能。科技文本负载的信息是其主要内容,但随着时代发展,科技文本单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已经不能实现它服务社会的目的。科技文本潜在的读者群,面对各种文献成果的科技类文本,眼光难免会变得挑剔,一个好的译文,无疑会吸引读者的关注。科技文本较其他文本,专业性较强,语言比较严谨、晦涩难懂,好的译文可以更好地帮助科技文本实现传递信息的功能。所以,科技文本的翻译不仅要采用语义翻译,同时也要用到交际翻译。

四、科技文本的长难句翻译技巧

1.英译汉中翻译思维的转换。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听说读写四大技能是基本技能,这个过程中,思维转换是重点,讲英语的时候,要像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们讲话的方式思考表达,这样学的英语才是地道的、实用的。表面上来看,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活动,但这个转换需要技巧。首先便是思维的转换,否则翻译结果便会不地道不成功。接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重心多在前,定语在后;汉语重心多在后,定语在前;英语多静态,喜名词;汉语多动态,喜动词;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言体系,其特征自然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思维的转换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一步。科技文本的翻译也不例外。

2.长难句的判定。英语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互相转换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由于英汉本身的语言特征,两者之间的转换看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尤其是长难句之间的转换。有些译者看到长难句就恐慌,暗示自己这样的句子译出来不容易,但只要理清句子结构,长难句翻译其实并没想象中那么难。

长难句翻译首先要清楚,长句并不等于难句,看到一个长句,首先要搞清楚,它只是长句,还是既长又难。如果一句话只是词汇多、分句多、标点符号多,但结构简单,句子结构一目了然,那这样的句子只能算是长句,只需要做好断句拆分,翻译就迎刃而解了。如果一句话看似很短,但怎么翻都觉得不对,那这句话是难句,又或者一句话结构复杂,主从句众多,主语不明确,修饰语繁杂,根据意思划分句子很难,那这样的句子也是难句。

3.长难句的拆分与翻译。科技英语中有大量长句,这些长句中往往又含有若干分句和许多短语及其他修饰限定成分,这给理解带来了一定困难。翻译时首先必须对长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先理清主干、再层层明确各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语义逻辑关系,然后根据情况,选择采用顺译、逆译或综合译法。表达时一定要将意义的准确性和明晰性放在首位,该断句就断句,该增译就增译,不可死扣原文形式。

(1)显性方式拆分长难句。拆分长难句最基本的方式有:看标点符号、看连词、看动词、看介词等句子的表面特征。标点符号是人们理解句子的基本途径,因此也是拆分长难句的基本方式。不同的标点符号,代表着不同的意思表达。英语句子的基本句型,无外乎就是那五种基本句型,根据标点符号,人们可以很清晰地找到句子的不同成分,长句变短句,翻译变成一件易事。看构成句子的实词和虚词也是拆分句子的一种方式。不同的连词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楚句子各部分之间是并列还是递进。而不同的动词可以帮我们理清句子是主动还是被动。这些方式都是很容易就可以掌握的,而且较适合用在翻譯长句的过程中。

(2)隐性方式拆分长难句。有些句子容易理清其结构,但有些句子可能绞尽脑汁也弄不明白它究竟要表达什么。这时候,我们拆分句子,就不能单纯地用肉眼可以看到的方式了,我们需要进一步去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去查阅相关资料,查明白作者大的创作意图,及其个人背景。而这些方法可能更适合真正的难句翻译。

(3)长难句的翻译。搞清楚长句和难句的区别,弄明白长难句的翻译特点和方法,接下来笔者以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the Four Skills in ELT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的英译汉为例,列举此书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长难句翻译的典型例子,以论证笔者所采用的翻译技巧的可行性。

例1

原文:This introductory discussion prefaces the chapters in this volume by surveying some ke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sights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 four language skill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 sequence that we choose deliberately in this book for its well-recognised reflection of how language acquisition takes place in the 'real world' of naturalistic communication.

译文:作为本书的序言,本节主要讲述的是四大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教学,笔者也以此顺序编排本书,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最自然的顺序,本书通过调查,对此阐述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及实践见解。

句子分析:这句话词汇多,专业词汇偏多,标点符号较少,但句子中词汇意思简单,句子结构也比较简单,因此,翻译这类句子,首先需要根据意思对原句进行拆分,原句拆分如下:

This introductory discussion/ prefaces the chapters in this volume/ by surveying some ke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sights/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 four language skill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 sequence/ that we choose deliberately in this book/ for its well-recognised reflection /of how language acquisition /takes place in the 'real world'of naturalistic communication.

句子拆分之后,主语、谓语等一目了然,修饰语多,但并不杂,因此翻译的时候,只需要把拆分后的各部分分别译为汉语,再根据汉语的表达方式调换顺序,就可以得到地道的中文翻译了。

例2.

原文:Our aim is not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ut to reflect some of the current strands of theoretical thinking about the topic of this book, and to complement these ideas with what can be gleaned about how skills are taught in different language programmes and contexts from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various authors.

译文:本书不是对文献进行全面的回顾,而是和读者分享一些关于本书主题的最新理论思考,并从不同作者的贡献中收集到关于不同语言课程和语境中技能教学的信息,以丰富现有理论。

句子分析:这句话也是长句,标点符号少,词汇多,但连词多,词汇简单,所以翻译起来并不难。首先拆分句子,拆分如:Our aim is not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ut to reflect some of the current strands of theoretical thinking /about the topic of this book, /and to complement these ideas /with what can be gleaned /about how skills are taught in different language programmes /and contexts from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various authors.

拆分之后,再来看这句话,发现简单很多,句子结构很简单,连词and、but表明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介词、从句等帮我们快速找到修饰语和被修饰语。因此,把各部分翻译出来,调整顺序和表达,就会得到一个好的译文。

五、结语

一直以来,长难句翻译都是翻译过程中尤其是英译汉过程中的一大难点,英语重形合,结构比较紧凑,句子成分明确,主句和从句、修饰语和被修饰语清晰;而汉语重意合,短句较多,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缺少句子成分、结构松散是常有的事。科技类文本中,长难句更是家常便饭,但也没必要觉得寸步难行,只要理清思路,分析清楚句子结构,分清长句和难句,长难句翻译并不是一个难事。长句翻译的步骤无非以下几点:拆分长句变为短句,再译为地道的目标语。难句的翻译方法也不难,比长句只多了一步,那就是理清主谓宾,弄清句子结构,缺失成分补充完整,接下来按照翻译长句的方法翻译即可。总的来讲,长难句翻译难,但并不是难于上青天,其操作还是有章可循的。

参考文献:

[1]李远辉.浅议英语长难句的结构解析及翻译[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3-4,114,5.

[2]张志成.长难句英译汉策略[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2):156-157.

[3]张媛媛.论英语学习中长难句的判定与翻译[J].中国校外教育, 2012(25):70,167.

猜你喜欢

英译汉翻译技巧
浅谈英译汉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英—汉翻译技巧在艺术英语文献中的运用
浅谈中国特色经济词汇翻译特点及技巧
目的论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材料化学专业英语中长难句翻译技巧及解析
Why education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and rectify the tourism market
中考英语“英译汉”解题思路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