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整体医学观指导《实用人体解剖学》专著的编撰

2021-09-17柏树令徐国成

解剖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专著解剖学器官

柏树令 徐国成 范 军 佟 浩

(中国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所,沈阳 110122)

1 贯穿整体医学精神

16世纪以前的经验医学时代,是人们以自然的、朴素的和粗狂的整体角度解读人体奥秘知识的认知时代。人类在与疾病抗争、维护健康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探索中,寻求战胜疾病和维护健康的规律。实验医学时代是16世纪以来,实验医学发展的必然,是精准医疗的开始。将人体结构按一定原则划分成细节,使对人体局部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深化。将人体分割为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等不同水平,从而派生出宏观解剖学与微观解剖学。注重病变定位和针对局部用药,形成点对点的疾病治疗思想。把人体比作机器,将疾病当作某些人体组件的损害与功能障碍,并据此盼望通过人体零部件的更新和修复,对人体的疾病进行治疗。实验医学解决了许多单因素疾病诸如急性传染病等的诊疗问题,使疾病的治疗更加科学化,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实效,充分体现了实验医学发展的价值。然而随着疾病谱的改变,给实验医学的理念以重创,从而促进了整体医学时代的到来。

整体医学时代的到来是由疾病谱变化催生的[1],当今世界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其共同特点是致病因素多、受累器官多、诊断困难多、治疗难度大。由于分科过细,缺乏整体医学观,所产生的漏诊、误诊、误治多,医疗事故也多。追根溯源,起因于医生职业工作范围过窄,专业知识过窄,医生对疾病细节过分看重,不具备从整体上认识疾病的能力,才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片面性。《实用人体解剖学》专著在开篇时,就将人体结构及其相关知识进行了整合性处理,使人体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的机制相连接,构成完整的统一的知识链条,达到对知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图1)。

图1 实用人体解剖学的内涵与回答的问题

2 构建人体结构整体知识

《实用人体解剖学》以人体形态结构为切入点,增加了以往人体解剖学著作较少涉猎的,而作为医生或医学生应该熟悉的一些问题。诸如人是从哪里来的?胚胎是如何发育的?细胞和组织在人体是怎样配布的?数字解剖学的内涵如何?等问题。在本专著中,完整准确地引入中国人自己的人体正常值,改写了以往用外国人体数据编撰中国解剖学专著的历史。在对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体表投影及浅深层次关系阐述后,又将人体各部分器官结构的知识以图表形式串联起来,构建成人体结构的整体知识链条,使人体局部结构回归整体,用整体医学思想指导人体知识著作的编写,能赋予读者从整体观上认识人体结构[2]。

3 整合人体各局部器官结构知识

在对人体的头、颈、胸、腹、盆、脊柱和四肢各局部器官结构内容编撰时,侧重从基础到临床,从宏观到微观,从断层到影像,从微细到超微,从细胞到分子,从二维到三维,多层面、多角度、多视野描述人体结构,构建立体化人体,使人体形态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达到高度统一。

4 突显新科学、新知识和新进展

本专著广纳了国内外诸多解剖学名家的智慧[3-15],在反映人体结构基本知识和生命活动基础知识的背景下,更多的展现知识前沿的新进展,诸如皮肤微循环血管树,人体体腔和系膜的发生发育,盆腔脏器的力学有限元分析,神经束路追踪,弥散张量成像,延髓内脏带与内脏脑,脑图谱与脑网络,3D 打印人体器官,组织工程器官再造,数字解剖学与数字医学,分子影像学技术,数字化医学影像云平台,生育调节与辅助生殖,虚拟仿真与虚拟现实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等诸多新知识与新发现。这些新知识内容的展示,更加开阔了读者的医学知识的视野,为整体医学观的形成给予坚实的人体结构知识铺垫,体现时代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专著解剖学器官
类器官
专著
ORGANIZED GIVING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小知识·专著、编著、编书、教材的界定·编书
专著推介
《再生医学- 转化与应用》大型学术专著出版
老年恙虫病并多器官损害1例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