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组合式报道的有效运用

2021-09-16刘哲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医疗队新闻报道内容

刘哲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人们看新闻的方式不是像以往那样追求新鲜感,对新闻的认知只限于知道的层面,而更倾向于深度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了解事件的原因,发生的经过,其中的细节,通过一件事能够引发一系列思考性的问题等。在实际新闻报道中,组合式报道相对消息、通讯等传统报道方式,能够全方位、多维度、多层面、立体化展示新闻事件全貌,更加迎合受众需求,更有利于扩大新闻影响力,提升媒体品牌形象。

新闻组合式报道的具体表现形式分门别类,同组稿件反映同类情况在新闻报道中,尤其涉及到一些重要活动、重大事件的报道,在采用组合式报道时,需要将事件内容进行分门别类、整理汇总,集中使用一组稿件,将同一事件在不同地点发生的同类情况串联起来。举个例子:2020年9月23日的《西江日报》,在报道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主题时,就借助组合式报道方式,不仅报道肇庆市丰收节主会场的庆祝情况,还将同一时间段全市各县(市、区)举行的丰收节庆祝活动串联起来,集中推出两个整版的综合性报道。同时在融媒平台App、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集中推出。这种组合式的报道形式,能够将新闻内容更加丰满,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使读者在阅读新闻内容的时候整体性很强,突出报纸报道事件的广泛性,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同一个主题,不同的特征

在新闻报道中,组合式报道的运用具有多样性,同一个主题,不同的特征也是组合式报道的一种表现形式。顾名思义,同一个主题就是专注所报道的事件。在这一主题下的不同特征,如社会角色不同、地理环境不同,通过多种层面、多角度进行比较完整地呈现。以“两会”报道为例,在报道过程中以本地群众关心关注的某一民生问题为主题,一组记者重点对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采访,同时另一组记者对会议之外的本地官员、群众进行调查走访,最后再进行稿件的整合、编辑,即可完成对“两会”重要民生议题的组合式报道。

组合式报道发挥的重要作用使新闻报道内容更具说服力

新闻组合式报道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将有关新闻事件的内容进行组合,拼拼凑凑出来的一篇新闻报道。在组合式报道中,每篇的报道内容都属于单一的,并不是简简单单地组合关系,每一个新闻报道中都存在一定的邏辑关系、首尾相连。如果只是简单的拼凑或组合,这些新闻报道的内容都是零散的、碎片化的。而组合式报道应该是更加整体化、逻辑化的有机组合,将完整、全面的新闻内容呈现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面前,实现“1+1》2”的新闻效果。

提升受众人群对新闻报道的认可度组合式报道还能够提高受众人群的认可度。碎片化的报道内容非常单一,这样的报道方式让老百姓难以接受,看到新闻内容后不容易理解,或者与报道内容所表明的思想背道而驰。组合式报道就大有不同,围绕同一新闻事件进行全面的补充、解读、佐证,加上配图以及评论的渲染,通过这种全面性的新闻报道,能够让老百姓深刻感受到新闻的价值,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享受视觉带来的效果,还能够带动老百姓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之中。这种组合式报道,能够让老百姓读起来一目了然,完全是结合百姓的角度,遵从百姓的心理需求,使新闻传播的途径更加人性化、接地气。

促进纸媒与新媒体高度融合

要想编排出一个优质的组合式报道,需要一线记者与编辑等工作人员携手共进,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调查取证,从中提取重要的新闻内容。采用与新媒体结合的方式,通过网络渠道收集报道材料,运用新媒体技术对新闻素材进行再加工、再处理,形成海报、H5、MG动画、短视频等新媒体产品,这是纸媒与新媒体走向融合的过程。组合式报道也是当下网络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在新闻报道形式上不断学习,迎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步伐,有利于新媒体时期纸媒转型发展。

新闻组合式报道的有效运用强有力的策划和统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有力的策划和组织统筹,是组合式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组合式报道是同一个新闻事件,不同地点、不同环境因素下多篇独立新闻的组合体。如何把多篇不同体裁、不同角度、不同视角的新闻稿件巧妙组合起来,使其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独特性,既能全面反映新闻事件全貌,又能通过细节展现更深层次的内涵,这都需要在采写前对新闻事件进行精准分析,从不同角度谋篇布局,做出可操作性强的完整策划方案。

在采访实施过程中,根据事件的发展变化,及时统筹协调采访团队找准关键新闻点。在采访结束后,指导团队记者写出各具特色的稿件,同时与编辑人员保持协调沟通,将策划总体思路体现在版面编排上和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产品上,最终才能完成一次成功的组合式报道。

《西江日报》在2019年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活动采访中就有效运用了组合式报道方式,使报纸和新媒体扩大了影响力。其经验就在于对国庆重大活动的提前谋划。早在9月中旬,采访部门便开始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这一重大主题进行谋划,决定采取组合式报道方式,点线面结合,集中、全面展现肇庆市庆祝国庆的热烈场面。在新闻报道上,首先是转载新华社有关国家层面的庆祝活动盛况。针对本地的庆祝活动,则对采访记者进行分工,一方面通过消息形式,报道市委、市政府举行的庆祝仪式。另一方面派出多名记者分别深入全市多个集会庆祝点,采写社会各界庆祝国庆的盛况。最具亮点的在于,此次策划还抓住国庆阅兵、群众游行等活动中的肇庆元素,提前选取典型,进行特写式报道,推出了《冼东妹亮相“圆梦奥运”花车》《继承父亲遗志参军青春热血献祖国——23岁肇庆姑娘亮相阅兵式女兵方队》《肇庆学子参与群众游行展风采——刻苦训练为新中国庆祝生日》3篇国庆庆典活动特写,与新华社的通稿、肇庆本地庆祝活动报道等进行组合,提升了国庆报道的权威性、可读性,受到读者好评。特别是根据组合报道推出的新媒体产品,几小时内点击量即超过30万,成为当月的新媒体爆款产品。

点面结合体现新闻的广度与深度组合式报道是以多角度、多维度、多方位,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呈现出来的新闻内容具有权威性、整体性、逻辑性等特点,想要运用好组合式报道形式,就要注重点面结合,既有全面、综合性的稿件反映事件全貌,又有丰富的侧面报道、特写新闻等细节描述,乃至结合图片、评论等多种新闻表达方式,方能体现新闻的广度与深度,迎合不同读者的需求,展示出组合式报道的真正魅力。

2020年2月9日,广东肇庆市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出征。《西江日报》在此次采访报道中再一次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有效运用了组合式报道。在采访中,《西江日报》提前介入,派出多组记者密切配合。一组记者跟进医疗队启程仪式,采写了新闻消息《我市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出征》,在面上把此次出征湖北的医疗队基本情况,以及市领导的关怀勉励等交代清楚。另一组3名记者共同采写了侧记《“逆行”两千里勇士赴战场肇庆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侧记》,通过对几名典型医疗队队员的采访,展示医疗队队员大无畏的医者情怀。与此同时,记者深挖细节,通过《深宵号角响连夜集结忙》《不舍的离别驰援的大爱》两篇小特写,再现医疗队深夜集结的场景以及队员与亲友临别前的感人画面。这一组报道配合图片在次日的《西江日报》刊登,感动了无数读者,取得了报道的成功。而在此组合报道基础上推出的海报、短视频等系列新媒体产品,也再次成为当地网络爆款新闻。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期的今天,新闻组合式报道是当前纸媒应用最广泛的报道手段,善于运用该方式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自我提升的意识,采用多样化、丰富新颖的报道方式,不断进行新闻素材的积累和搜索。组合式报道的优势有目共睹,一定能在新媒体领域中脱颖而出,促进纸媒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西江日报社)

猜你喜欢

医疗队新闻报道内容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武汉人的心声
“疫”往情深
“疫”往情深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