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编辑记者如何提升策划能力

2021-09-16张颖惠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策划受众时代

张颖惠

新媒体时代中,各类信息变得“唾手可得”,这对传统媒体带来极大影响,也促进其改革发展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中,新闻编辑记者更要有危机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策划能力,有针对性地完善新闻内容,满足新媒体时代中新闻采编工作发展的现实需求,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提升新闻编辑的专业化水平与编辑记者的工作效率。虽然当下很多编辑记者从思想上认识到提升自身策划能力的必要性,但是在具体方法措施方面还是暴露出针对性不强、力度不足等问题,故而本文总结与分享相关的提升策略方法。

提升编辑记者策划能力的重要作用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中,新闻媒体行业内竞争日益白炽化,新闻编辑记者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编辑记者在策划选题阶段要有大局意识,重视完善新闻细节内容的策划质量,将新闻的主体性充分表现出来,借此方式提升媒体的整体品质,提升公众对其喜爱度,那么新闻的传播效果自然随之提升。

提高新闻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新媒体时代中,网络引领新闻讯息的传播朝着更为快速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网、端、微”是其主要特征,这种新模式和传统新闻采集机制相抗衡。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想要脱颖而出,就一定要将编辑记者的策划能力充分发挥出来,科学整合各种媒介资源与生产因素,并合理、有效应用,且编辑记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媒体的社会关注度与感染力。

提升公众影响力

公众是新闻的服务对象,故而,在采集、编辑与策划新闻过程中,编辑记者一定要以受众主体需求为着手点,利用统计、调研等多种方法了解受众的主观诉求,感知新闻报道市场的发展趋势,以此为据,挖掘出更多、更精彩的新闻内容,提升公众影响力。

编辑记者策划工作的主要内容采集材料

收集新闻材料是基础性工作,也是新闻媒体广泛关注的焦点,应严格考察材料的有效性、真实度,并规范实施材料采集方案,力争从基础环节提升新闻策划能力。编辑记者要主动确立全面采集材料的职业意识,有针对性地完善设计工作过程,及时整理总结各种新闻材料,实践中重视调查分析材料信息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编辑与策划能力,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对新闻策划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科学选择新闻主题

不管是采集新闻材料还是主题选择阶段,编辑记者均要确立应用新媒体策划方案的意识,整体提高自身的工作实践能力,进而使内容制作质量更好地满足受众群体多样化需求。新媒体时代中,受众需求表现出多样化特征,为增强内容的吸引力,应优化新闻选题,使新闻质量得到更大保障,进而提升传播度。实践中,编辑记者应结合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优化选题,设定具体化目标,规划设计出和新媒体理念相统一的主题,并不断增强主题的感召力与吸引力,价值观正确,时刻弘扬着正能量。为达成以上目标,编辑记者应持续提升自身的洞察能力,合理应用新媒体技术,优化新闻选题效果。

内容编辑、排版

内容情况对传播产生的效应有较明显的影响,编辑记者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编排工作的必要性,优化设计,增强感染力,拓展影响范畴。通过培养与强化编辑记者的策划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将新媒体理念与技术方法应用到工作实践中,重新整理内容,提升受众率。

新媒体时代提升编辑

记者策划能力的方法

政治立场坚定,加大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度

首先,针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要做到严格把关。新媒体时代中,各种自媒体技术在社会群体中广泛应用,新闻信息传播者的准入门槛明显降低,各种虚假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外加新闻传播速度显著提升,部分虚假信息在短时间内在社会上获得很高关注度。作为专业的新闻编辑记者,一定要以最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自觉核查新闻信息的来源,不能为提升新闻社会影响力与吸引力而有意传播虚假信息。

其次,一定要坚守在主流舆论的阵营内,弘扬积极、上进、勇敢等价值观念,在主流社会共识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最后,针对新鲜的社会问题,编辑记者要利用自身现有的经验与知识储备情况,对相关事件等作出科学理性判断,这样方能生产出受众群体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为媒体良性发展创造出较好的条件。

增强选材能力,科学选定对象

选材是影响新闻策划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新媒體时代中,新闻策划选材环节要重视拓展材料的始源,主动应用新媒体平台,全面了解基层群众的心理诉求与偏好,并重视和当下社会热点相结合,真正掌握受众的关注点。也可以拓展旧主题内涵挖掘的深度,巧妙结合当下热点相结合,真正实现枯木逢春。

关于新闻主题的策划,编辑记者也要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与敏感性,关注国家政策方针,加强新闻报道内容和其融合力度,这样观众在阅读时还能及时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状态,感知国家政策方针的改变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自身的生产生活活动。

充实策划内容,重视提升报道的深度性

新媒体时代中新闻报道良莠不齐,受众主观上是十分期许获得精准度高、专业性强、富有深度性的新闻报道服务,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应将自身品牌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采集、总结、筛选新闻的相关信息,策划出更多的专题类报道。针对播报出的新闻事件要进行更为广泛、持久地追踪,持续拓展新闻播报的深度与广度,这样方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有立足之地。

笔者认为,若编辑记者能牢牢抓住社会文化特征,将时代特色充分发挥出来,这无疑也是提升自身策划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2010年1月30日,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拍下了一张照片:年轻母亲被巨大的行囊压弯了身躯,她手里的背包眼看快要拖地,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这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并获得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奖和第21届中国新闻奖。但记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持续关注、深度策划,11年来,在网民和关注者不断发来的相关信息里,周科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寻找。终于,在2021年春节前夕,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周科找到了镜头中的这位母亲,进行了一次更深入的采访,他不仅见证了这位母亲的11年岁月,更见证了“精准扶贫”带给这个家庭的巨大改变,让整个报道更深刻、更具有时代意义。

拓展传播载体,使报道渠道更加多样化

新媒体时代中,新型传播载体和形式均日益增多,冲破了传媒现有的内容制作、传送轨道与程序,这对编辑记者策划阶段中的媒介融合意识与能力水平提出较高要求。在坚守传统阵营的基础上,主动朝向微博、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军,在确保文字功底扎实有效的基础上,也要主动应用图片、视频、短视频等新型模式,提升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参照不同设备、系统的阅读特征,规划设计出差异化的新闻策划模式,本文以“IOS”“Android”系统为实例进行分析,不同操作系统的对外开放性、平台拓展性及可靠性等存在差别,且不同的荧屏规格、清晰程度、横竖屏的差别也会使广大受众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此时受众的主观阅读期望也不同。对于PC端与手机端,策划阶段要加强重点环节的把关、控制。

关注受众反馈情况,使互动形式表现出多样化

新媒体时代中,传统意义上的受众捕获到了“发声”机会,不再是新闻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也是信息的采集者、传播者。这就要求编辑记者在实践中加强和目标用户群体之间的互动,提升对新媒体平台的利用率,更为广泛地传播信息,并利用图片、评论、视频等采集用户反馈,也可以主动应用当下热门的直播方法,和广大用户进行面对面互动沟通。利用互动过程,编辑记者应主动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方向,进而帮助群众更全面地了解新闻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想要在媒体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提高自身行业价值,新闻编辑记者应敢于创新,主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主动学习新技术,将更多的新理念渗透至工作实践中;死守新闻底线,持续增强新闻敏感性,拓展新闻编辑思路,增强自身的策划能力;紧紧跟随现代社会发展脚步,方能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新闻作品的现实需求,为我国新闻媒体行业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猜你喜欢

策划受众时代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古蜀三星堆的来龙去脉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海洋岛屿与国防》栏目获省优秀选题策划奖
因影像 更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