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素养提升

2021-09-16赵金燕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受众信息

赵金燕

融媒體在信息传播和获取等方面具有不可逾越的优势,传统电视新闻媒体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新闻编辑格局发生改变。现实情况对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在进行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要不断转换工作理念,注重工作方式和方法的创新,从而给观众提供内涵更丰富、形式多样化的电视新闻,在这个电视新闻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有利优势,让观众在新媒体时代依旧能从电视新闻节目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电视新闻编辑和融媒体概述

在电视新闻这一领域,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把信息素材进行适当地搜集和整理,并做好组织和优化稿件的工作,在这一整套脑力劳动中,收获具有及时性和针对性较强的信息,把这些信息通过电视屏幕传递给观众。从狭义的角度看,新闻编辑的工作主要指新闻内容的筛选、组织和优化以及节目的编排、录制和串词的编写等。从广义的角度看,新闻编辑的工作除了包括以上几个方面,还包括策划热点专题、拟定报道计划、选择受众方向等关键问题。竞争激烈的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和形式日益呈现动态化的趋势。

融媒体主要指利用媒介载体,融合不同呈现形式,整合内容,形成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新闻的效果也能使宣传、内容、利益相结合,让媒体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融媒体是广播、网络媒体、报纸和电视结合在一起的产物,但是是为同一个项目目标所服务的、发挥功能的多种形式和手段,广告客户对此种形式具有高认可度。以往在电视节目中插播的广告,节目网络播出时都要重新编排,予以去除。而现在,客户主动要求以融媒体的价格商谈,节目网络播出时广告部分也予以保留,实现利益的双向获取。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电视新闻环境发生改变

电视起步较早,在组稿主持和采写编辑等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运作机制和操作规范也相对成熟。长期以来,电视新闻在受众中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而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导致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挤占电视新闻的受众市场份额。因此,电视需要与其他媒体进行融合。融媒体资源丰富,传播渠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交互性的特点,能够迎合受众口味,但有的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电视新闻与其他媒体的有效融合,既能保证新闻信息的精准又能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使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大幅度提升。

新闻编辑流程发生改变

伴随着新闻头条、抖音和微博这些新媒体的发展,新闻的受众也更喜欢在一些平台发表想法。因此,按照“三贴近”原则,要想做到贴近大众生活,编辑除了对稿件进行编写和剪辑视频之外,还要将网友的想法和评论进行融合,选择一些言语比较犀利的、有观点的评论穿插在新闻中。这就要求编辑不仅要具备新闻素养,还要有较强的信息化能力,对于时事热点有自己的深层次理解,不断提升编辑效果。

新闻编辑内涵发生改变

大众通过手机和电脑客户端阅读新闻信息,同时参与评论、互动和传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而电视新闻为单向传播渠道,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受众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不能进行实时互动。和新媒体相比较,电视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审核这一系列程序,传播速度较慢,且受众的参与感较低。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媒体受到较大冲击。然而,易于快速发布和传播的新媒体易出现虚假新闻,对社会舆论出现负面影响。因此,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要对新闻的真实性做保证,避免掉入虚假信息的陷阱。

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

基本能力和素养

新闻价值判断能力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爆炸流呈现常态化。随着各个媒体之间的融合度进一步加深,信息发布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发布门槛逐渐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辨别信息真实性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大。编辑要提升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坚守职业道德,严格、细致地审核信息,合理进行价值判断,提高传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新闻综合传播能力

全媒体和其他媒体共同融合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效媒体、全息媒体和全员媒体这些形式,编辑在为媒体平台提供信息服务时,不仅要做好策划和组织工作,还要具备较强的信息传播能力。编辑需要掌握好图片、视频和文字的处理方法,为新闻编辑工作提供基础。另外,编辑需要灵活运用多种信息和数据,发挥出不同传播渠道的独特优势,让自己成为信息的把关人,从而为受众更好地呈现和解读信息。

独特视角切入能力

可以用独特的视角来切入新媒体,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视角虽然更具吸引受众,但或多或少存在传播主体没有十分清晰的界限、信息发布门槛过低、有较高的信息重复率和虚假信息、传播质量和新闻挖掘的深度有所不足。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在搜集新闻素材时,要从独特的视角对信息进行挖掘,选择受众关注度较高的信息和热点话题,坚守原则,不一味跟风,通过专业方式解读新闻信息,以此拉近受众与媒体之间的距离。

主流舆论引导能力

当今,媒体信息时时刻刻都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这使得当下的舆论环境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工作者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多样化信息传播业态下,受众是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的结合体。他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信息。由于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复杂,无法确定其真实性,因此,新闻工作者甄别真实信息的能力十分重要。

新闻用户互动能力

融媒体时代,对编辑的互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编辑要增强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从而获取最新的信息,挖掘信息的背景和价值,让信息具有较高的转化率。信息要进行多平台互通,对于热点及时关注,充分接受受众反馈意见,并及时对其进行答复,提升受众的忠诚度。编辑通过整理和吸收反馈意见,在之后的节目制作中不断完善不足,促进节目质量的提升。

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素养提升策略

调整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思路

内容为王时代,不论信息传播的形式和渠道如何改变,核心内容也不会有太大变化。新闻五要素无论何时都应该出现在报道中,编辑应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灵活搭配各新闻要素,学习借鉴新媒体的处理方式,提升要素表达的合理性。例如,故事化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式,在一段故事中融入要素,让受众能够有一种听故事的感受,从而增强他们对新闻的关注度,也加强对电视节目的好感。这就需要在报道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用新颖的视角观点判断新闻价值当下新闻传播的速度更快,新闻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受众人群选择空间也更大,人们有了更多的个性化需求。从市场这一层面分析,受众对新闻的关注程度与价值成正比,多平臺新闻内容一旦趋同,就会让受众感到厌倦。电视新闻在运作过程中要遵循这个规律。编辑应开拓视野,用新颖的视角判断信息价值,亮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千万不要人云亦云。编辑要从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明确新闻如何表达和呈现能够吸引受众,以此为标准进行信息筛选,给受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不断提高竞争能力。

拓宽新闻素材的获取途径

新闻素材是新闻事件的材料,丰富的新闻素材给新闻报道提供了保障。新闻素材主要来自采访和实地搜集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取方式比较单一。编辑要充分利用媒体资源,通过关注新闻门户网站动态等多种途径,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并快速进行采访,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故事,最大限度内对事实真相进行还原。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要保证收集到的信息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从而让信息保持准确性和及时性。

以开放思维打造新闻效应

融媒体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电视新闻编辑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挑战,要主动与其他媒体对接。在编辑方式上,要不断学习新的编辑方法,能够考虑到受众的需求和特点,尽量不使用一些孤僻的词汇,能够在主题上一下子抓住受众的眼球。同时还要抓住当下的热点,对当下热点进行跟踪,并根据大众的评论做深入分析。通过微博和官方公众号的方式与大众进行深入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对后续跟踪报导的价值判断提供参考。要坚持敞开门的原则,在新闻的选择和主题设置这些环节与受众交流互动,从而了解受众的喜好,增强节目的黏性。

融媒体的新时代对电视新闻媒体也有着比较深刻的影响,这对当下的新闻编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编辑,首先要明白自身的优点和工作不足之处,注重新媒体与自媒体的结合创新,积极学习新型编辑模式,调整工作思路,以新颖的视角观点判断新闻价值,拓宽素材获取途径,以开放思维打造新闻效应,通过多方联动共同打造高价值新闻,为受众提供有效的新闻服务,提升传统媒体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将传承与创新融为一体,让传统媒体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色彩。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融媒体中心)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受众信息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订阅信息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展会信息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