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宇光:合作共赢 重在作为

2021-09-16许定河黄柳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15期
关键词: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科室

文/本刊记者 许定河 黄柳

“医院各学科之间的良性互动、同频共振,这一定能够促进彼此发展、提质增效。”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教授表示,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就是麻醉与众多学科良性互动、一起成长的生动写照,用一句简单易记的英文表达就是“Together,We are stronger!”

黄宇光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

“四个麻醉”让梦想照进现实

让传承成为习惯,让创新成为可能。2018年,黄宇光教授领导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就提出要努力践行“凝心聚力,一起强大”的学科发展理念,并且提出了“安全麻醉、学术麻醉、品质麻醉、人文麻醉”的学科发展导向,更加注重传承牵手、协作创新。他向本刊加以阐释:“安全麻醉”是底线思维,“学术麻醉”是内涵创新,“品质麻醉”是境界高度,“人文麻醉”是温度呵护。其中,满足广大患者对舒适化医疗的刚性需求是新发展阶段对“品质麻醉”新的要求,麻醉学科还应该延长服务链条,做好患者麻醉前的沟通交流以及术后的随访,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不负时代与医学发展的使命

新时代新的医疗愿景中,麻醉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科发展的刚性需求融入多学科协作团队,成为现代医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现在北京协和医院,包括全国很多的大型医疗机构的手术量每年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同时传统上对麻醉科构不成需求的这些科室(包括消化内科的胃肠镜、支气管镜、分娩镇痛,以及手术室外肿瘤的介入治疗、放射科的介入治疗和心血管的支架、起搏器的微创介入治疗和生殖医学的进步),近年来都对麻醉科提出了这种刚性的需求。”黄宇光教授表示,麻醉科在确保安全、治疗的同时要敢于担当、勇于开拓创新,“这是我们在医院多学科合作当中应该有的境界和作为。”

而谈到麻醉科发展如何从医院争取尽可能多的资源,黄宇光教授分享的经验是“先占领山头再请求支援”。科主任要站在院长的角度,急医院之所急,着眼医院学科发展的战略、痛点与难点,敢于挑战,这是让麻醉科可以获得更多信任,进而更多投入的要诀所在。

麻醉科的管理与绩效分配

在北京协和医院,医院强化绩效管理、优化政策,根据手术难度、工作时间设置麻醉医生绩效的政策,科室绩效和奖金明显上升。

“医院是鼓励我们做疑难手术、做其他医院做不了的手术,所以我们手术分四类,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均可按手术例数和难度获得绩效奖励,其中一二类比例较低,三四类则高一些,从而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结合麻醉科医生的高强度以及高时长的工作性质,黄宇光教授进而表示,通过科学、正向的激励,大家的心态、工作状态普遍趋好,而他本人则力推医生轮岗参与到医院日常管理中去,比如选派麻醉医生到医务处工作,“麻醉科医生的知识面广,对各科的了解程度也比较深,医务处非常欢迎他们。而我也发现他们在医务处轮岗3个月、回到科室后,他们的境界更高了,更有全局观了,这是值得赞赏的!”

的确,麻醉科作为医院劳动密集型的平台科室,全局观与协调能力至关重要。黄宇光教授表示,“麻醉科注重协调能力,关注‘4个C’,分别是竞争(Competition)、合作(Collaboration)、沟通(Communication)与携手共进(Congratulation for each other)。现在各家医院倡导多学科推进ERAS,同样应该有这样的思维,那就是换位思考、合作共赢。”他继而总结,学科之间良性的同频共振,一定能够提质增效,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实践与分析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基层医院麻醉科工作是怎样的
爱紧张的猫大夫
梁启超的宽恕
北京协和医院取消“窗口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