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人才集聚的四个高峰期及其启示

2021-09-15马抗美易明

学理论·下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马抗美 易明

摘 要:人才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在斗争中不断争取、吸引、汇聚和培育优秀人才,从而保证党的目标顺利实现的奋斗史。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形成了人才集聚的四个高峰期——延安时期的“投奔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归心潮”和“归国潮”、改革开放初期的“解放潮”以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才集聚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四个人才集聚高峰期的历史经验表明,人才集聚必须有一个人心所向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先进价值导向,必须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才集聚;四个高峰期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09-0001-04

人才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历史证明,人才问题解决得好,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则遭受挫折。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在斗争中不断争取、吸引、汇聚和培育优秀人才,从而保证党的目标顺利实现的奋斗史。人才集聚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通常是指在某一时期内人才自发或有组织地在某一地区实现规模性的聚集,从而发挥出远超个体独立作用的加总效应,并形成吸引更多人才汇集于此的向心力。人才集聚的现象一旦成型,就会对该地域,甚至对该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回望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的百年历程,形成了人才集聚的四个高峰期——延安时期的“投奔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归心潮”和“归国潮”、改革开放初期的“解放潮”以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才集聚的新局面。系统深入总结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集聚的经验和特点,不仅有助于拓展中国共产党人才集聚的理论研究,而且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集聚形成的“投奔潮”

延安时期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集聚人才的时期。人才投奔延安的现象,集中发生在1937—1945年,其中又以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前后为盛。延安时期的人才集聚是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诚挚渴求人才的需要以及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夺取抗日救亡伟大斗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吸引人才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充分展示出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争夺人才过程中的显著优势。

(一)以抗日救亡的民族利益号召全国各地各阶层人才投身革命事业

抗战时期,民族矛盾上升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愿望十分急迫,尤其是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人才群体,更是希望能在一个先进组织的带领下,将自己的真才实学和报国热忱发挥出来。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代表了全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率先举起全民族抗战旗帜,倡导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提出,“党的任务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1]。由此,延安成为全中国的希望,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各阶层的人才,尤其是一大批追求进步的青年人才奔赴延安,从而形成了人才集聚的“投奔潮”。据任弼时同志1943年12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抗战爆发以来,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71%为初中以上水平(高中以上19%,高中21%,初中31%),其中海归华侨约600人[2]。

(二)以严密周全的组织方式保证人才来延安

在当时艰苦的交通条件和国民党肆意阻挠的政治背景下,数万人才从天南海北汇集到延安,仅靠人才自身的朴素愿望是很难成行的。为保证人才源源不断且安全地来到延安,党中央进行了周密部署,通过各地党组织和八路军办事处,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宣传动员、组织接应、政治审查、思想教育等一系列相关配套工作。1938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八路军办事处成立负责人才工作的委员会,工作内容涵盖从宣传抗战、延安各大学校招生报名、开具沿途介绍信、发放路费生活费、组织专人带队,到初步的政治审查等诸多流程。

(三)制定开明的人才政策,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党中央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上提出“三个一切”的人才使用原则,即一切同情于反日反卖国贼、一切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等反动势力所驱逐与虐待、一切革命的知识分子,在苏区都给予工作和受教育机会、享有政治权利等优待。党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军队吸收知识分子及教育工农干部的指示》,要求各地提高人才意识,改变旧的人才工作思路,摈弃排斥和轻视人才的倾向,在向知识分子进行无产阶级政治教育的同时,提高广大工农干部的文化素养,打造高素质的军队。同时,党中央为消除有心前往延安人才潜在的顾虑,采取了“来则欢迎,去则欢送,再来再欢迎”的态度[3]。这一系列人才政策的出台,营造了宽松优良的人才制度环境,也体现出我党对自身人才政策的高度自信。

(四)关注青年成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为促进人才与工农群众的结合、提升我党和我军干部的知识素养、扩充干部队伍,党中央在根据地开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中共中央党校等干部学校,招收了大量青年入学,以满足根据地和军队建设以及敌后抗战的需要。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课程,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负责人高度关注青年的政治成长,经常亲自授課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大批人才在经过学校的文化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后,提升了业务水平和思想觉悟,启发了阶级觉悟,促进了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大部分学员在毕业后被党中央派遣前往各大根据地、各地部队基层去工作和战斗,成为政府机关和军队的骨干力量。1977年,邓小平同志在谈论部队的教育工作时说道:“抗日战争时期吸收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后来政治干部除了老红军以外,就靠这批人。”[4]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人才集聚形成的“归心潮”和“归国潮”

1949年3月,党中央从西柏坡“进京赶考”。当时的旧中国百废待兴,新中国的建设急需大量人才。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人才集聚,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首次创造性地成功解决了人才极度匮乏的难题,形成了万众一心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为共和国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也充分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对人才问题的思考进一步深入和人才政策的日益成熟。

(一)确定了人才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多次强调人才对于新中国建设的重要性。1956年1月,周恩来同志在代表党中央所做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指出,知识分子经过思想教育,“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5]这是我党关于知识分子认识的重大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大部分人才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成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上的信任和对人才贡献的认可,极大地调动了人才投身新中国建设的积极性,也为日后制定和落实各项人才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争取一切爱国知识分子为新中国服务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人才极度匮乏与社会主义建设大量需求人才之间的矛盾,快速集聚大量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当时,我国人才规模总量小、各行业的中层以上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端科技人才极度欠缺,全国4.5亿人口中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人才只有区区5万人。1951年,周恩来同志指出:“人才缺乏,已是我们各项建设中一个最困难的问题,不论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还是在巩固政权方面,我们都需要人才。”[6]由于人才培养的周期性,人才问题的解决必须立足于现实。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7]。1950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要使用他们,同时对他们进行改造”[8]。一场在全国范围内团结、争取旧知识分子为新中国服务的工作全面展开。中共中央在《关于保护与争取技术人员的指示》《关于改造旧职员问题给北平市委的指示》等文件中,强调了要落实旧知识分子待遇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同时,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通过引导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政策,重点解决他们的立场、态度、为谁服务等核心问题。由此,200多万旧政权的知识分子完成了人心回归,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当中。

(三)大力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参与新中国建设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的华人学者群体规模在7 000人左右[9]。为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党和政府制定了从宣传动员、组织安排、政治交涉到生活安置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加快了海外人才集聚的“归国潮”。1949年12月,“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正式成立,提出“调查尚在国外的留学生,动员其早日回国”[9]的工作要旨,负责统筹海外归国人才的招待和工作安排等事项。1957年,周恩来同志在留学生家属联欢会上提出了海外归国人才“来去自由”的方针,“不管先后我们都一律欢迎,一视同仁,而且允许来去自由。”1949年至1956年间,归国的海外高级人才达2 000多人。他们所组成的高层次人才群体为我国重大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历史性贡献。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人才集聚形成的“解放潮”

改革开放初期的人才集聚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才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成果。党中央冲破层层阻力,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使人才获得了政治上、体制上的解放,极大地激发了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又一次人才集聚,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恢复和重建人才队伍,使人才获得政治上的解放

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率先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4]。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起用一代新人,造就一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干部的宏大队伍”。党中央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使得数百万知识分子及各类人才获得了政治上的解放,恢复了应有的政治权利和待遇,重新回归到人才队伍当中。

面对人才的青黄不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恢复高考、重启职称评定、选派留学生出国等一系列政策,为我国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大批科技人才、人文社科人才的需要,邓小平同志以开放的视野把人才集聚的目光投向了全球。1983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谈话中指出,“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他强调这是一个战略问题。由此,我国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工作拉开帷幕,并取得重大成效。

(二)开拓人才市场,使人才获得体制上的解放

1983年10月,以中组部印发《关于改革干部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此为标志,我国人才制度进入改革破冰期。随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初步放开,科学技术人员的流动问题逐步放宽,人才市场呼之欲出。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应当包括资金、劳务、技术、信息和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党内党外,都要创造人员能合理流动、职业有选择余地的社会条件,破除论资排辈等压抑进取心和创造性的陈腐观念”[10]。由此,市场机制破除了人才的单位所有、部门所有,把人才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解放出来,人才可以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流动,进而大大提升了人才发挥作用的效益与活力。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才集聚的新局面

(一)大力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人才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的激发,取决于体制机制,因此人才体制机制的不断优化和改革,对于人才资源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第一次提出“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11]。这是党对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做出的顶层设计,提出了诸多具有突破性、创新性、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此后,中央及有关部门又陆续印发了一系列关于人才工作的政策意见,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体系。

(二)人才战略资源的新定位和人才集聚的新理念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12]。这一新定位,把人才的重要性提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凸显人才问题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还深刻阐释了新时代人才集聚的新理念,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12]。

从人才集聚的目标看,人才集聚绝不单纯是指一种经济行为,也不仅仅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人才集聚的范围看,不仅涉及党内,而且涉及党外;不仅面对国内的人才,而且更把目光投向全球;从人才集聚的类型看,不仅仅是包括科技人才,而是统揽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从人才集聚的区域看,不仅包含现有人才基础较好的地区,而且更强调边远地区和农村基层。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人才集聚深刻而全面的阐释,极大地丰富了人才集聚的内涵,拓展了人才集聚的新视野,不但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更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人才集聚呈现出了新局面。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从2010年的1.22亿人,增至2015年的1.75亿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达15.5%,基本实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的2020年1.8亿人、16%的规划目标[13],规模居世界第一。人才队伍素质明显增强,人才投入和效能显著提高。各类引才计划的实施,既集聚了一大批各类优秀人才,也带动形成了新中國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留学人才归国潮。尤其是当前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取得的突出成效,新一轮海外人才归国潮开始涌动,新的人才集聚正在逐步展现。中国特色人才制度的优势进一步彰显。

五、中国共产党人才集聚的启示

回顾中国共产党人才集聚的四个高峰期,虽然形势不同,任务不同,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也不同,但是在这些不同中却清晰地昭示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智慧和力量。当今时代,我们面临全球人才竞争的新态势,从党的宝贵的历史经验中获得启示,对于完成新时代的人才集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14]

(一)实现人才集聚,必须要有一个人心所向的伟大事业

人才的集聚不是自然生成的,需要进行思想上的发动和组织上的动员。人心所向的伟大事业是凝聚人才、吸引人才的首要核心因素。伟大事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人才集聚的一面旗帜,是因为伟大事业的实质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准确把握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顺应历史潮流,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族和国家的最高利益,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具体化为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作为教育人、感化人、激励人、鼓舞人的根本出发点,通过各种方式的思想动员、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伟大事业的凝练和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

(二)实现人才集聚,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我国历史上的优秀人才一直怀有忧国忧民、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报国热情。根据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人才的价值是指人才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自身属性和功能满足社会和他人发展需要的效益关系。人才价值具有多样性,涉及物质、精神、文化等诸多领域,其实现的载体是创造性实践活动。要真正实现人才集聚,就必须充分认识人才的价值。人才固然可以通过自身的创造性劳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而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和价值,但如果仅看到这一点是不够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4]中国共产党的人才集聚,是以对人才的真诚尊重和真心爱护为前提的,绝不是把人才仅仅当作工具,而是始终贯穿了以“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逻辑主线的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从人才的尊严、权利、需要和发展出发,通过各项改革,不断赋予各类人才主体地位和施展才能的机会,不断扩大人才自我支配和自我实现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对人才价值的科学认识,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

(三)实现人才集聚,必须要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这一精辟的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环境之于人才的重要性。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任何人才的创造能力的发挥及其发挥的程度都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四个人才集聚的高峰期,中国共产党都致力于人才环境的打造,重点工作的着力点十分突出。人才生态环境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强调的是影响人才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大系统,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和强化其中的某个因素。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合力论,一个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人才生态环境,既要有解决关键瓶颈问题的重磅措施,又要有其他方面措施、政策的完善和配套,这样才能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最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四)实现人才集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迄今为止没有一种人才集聚的模式是万能的,或永远不变的,照抄照搬也是行不通的。这四个人才集聚的高峰期,每一个都是根据当时的国情世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与时俱进的政策措施,提出不同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才取得成功的。人才集聚的态势呈现出从人才管理向人才治理、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导向、从国内视野向国际视野、从政策驱动向法治保障转变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而深远。世界范围的人才竞争更加激烈。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创新人才集聚的内容与方式,才能创造出中国特色的人才集聚新形态。

(五)实现人才集聚,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4]人才是国家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我们党要科学执政、长期执政,必须直接掌握这一重要战略资源,把尽可能多的人才团结凝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年代和改革年代,都成功凝聚了无数优秀人才投入党的事业之中。中国共产党的人才集聚不但具有更广阔的视野,而且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从党的四个人才集聚的高峰期可以看出,从宏观的顶层设计,到微观的具体实施推进,都离不開中国共产党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成为中国共产党实现人才集聚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郭德钦.延安时期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金城.延安交际处回忆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周恩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EB/OL].[2021-07-22].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283576.

[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9]李滔.中华留学教育史录:1949年以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EB/OL].[2021-07-22].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6/65447/4526368.html.

[11]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6-03-22.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

[13]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1.75亿[N].中国青年报,2017-09-19.

[1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作者马抗美系中国政法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易明系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责任编辑:李 慧)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静安区人大代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作品选登
领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
不忘初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
曲青山:从三个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