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双创”政策下的大学生认知度与实践动机探讨

2021-09-14李玲玲王萍萍李慧慧崔志娟

中国市场 2021年25期
关键词:认知度双创政策

李玲玲 王萍萍 李慧慧 崔志娟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大学生对“双创”政策认知度和实践动机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双创”政策的认知度较为匮乏,且不同个体的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实践动机方面,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缺乏,动机性较弱。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从政府、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四维度来看,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全社会应共同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依托,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应更新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加强创新创业实践与教学相结合平台的建设;大学生自身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把握住新背景下的机遇,主动了解创新创业政策,真正担当其面对国家富强之路自身的责任。

[关键词]“双创”政策;认知度;大学生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5.127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调查,发现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当今社会的就业岗位和毕业生比例出现“失重”现象,尤其是2020年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大批企业濒临破产、倒闭,各行各业开始进行结构调整、产业优化,裁员、缩减开支,就业岗位一少再少,难以满足又一届应届毕业生对就业的需求,给社会也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一系列的不稳定更要求各高校引导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政策的认识,使其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意识及实践动机,使大学生主动发现创新创业途径。社会各界也要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引导大学生在政府政策支持下主动适应创新发展大趋势,自主创业,努力带动就业,既可以解决自身和社会上的就业问题,促进高校高质量的毕业率和就业率,又能为经济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2 大学生“双创”政策认知与实践动机困境的原因分析

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也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与创业成败直接相关。[1]经调查分析,将原因分成了两大维度,分别是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政府政策、社会协作、培育机制,内在因素则主要从大学生自身能力和意识上进行分析。

2.1 与大学生“双创”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建设匮乏

2.1.1 有关创新创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不断出台有关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但到目前为止,相关法规在分类和内容方面比较复杂,缺少一定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比如我国目前法律中,《中小企业法》《劳动法》等针对大学生创业做出了相关法律规定。然而,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其缺少的是能够与此项社会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性较强的法律规定。也就是说,国家未能针对大学生创业提出具体的法律规定,导致此项社会活动缺乏法律支持,创业发展也明显遭到阻碍。[2]

2.1.2 中小型企业法律保护缺乏

到目前為止,针对中小型企业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相关政策和措施并没有能够打破中小型企业在自身发展中遇到的壁垒。如《反垄断法》制定的不完善,使得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垄断现象,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中的竞争与发展。[3]法律的不完善使得一些大型企业利用中小企业的困境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吞并,导致其失去发展的动力。

2.1.3 政策实施落实不到位

在政策实施落实方面,主要存在针对性不强、执行力不足和有效性不佳三方面问题。据不完全统计,75.6%的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面临的首要困难是资金不足。对于当下的各级政府部门针对大学生创业所制定的扶持政策,通常注重的是税收减免、为工商注册提供便利服务、商铺费用补贴等方面,但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于资源获取、社会配套服务支持等大学生实际关注的问题,扶持力度不足,[4]致使一些优惠政策未能帮扶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遇到的困难。

2.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有限

2.2.1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为了迎合大众,虽然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但大都是照本宣科,单纯的通过网课或者是简单的课程教授进行学习,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有的学校认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要注重实践活动,于是利用创业的主题组织校园活动,以期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种种做法都扭曲了创业教育的本质,使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起不了辅助作用,反而增加了他们认为“创业轻而易举”的想法。

2.2.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有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有限主要指师资力量和社会教育资源不足,目前为止,我国高校中既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丰沛的实践基础的教师十分稀缺,没有好的师资队伍便是切断了创新创业教育通向大学生的桥梁。同时多数高校又普遍缺乏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无法真正利用好社会平台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没有好的社会教育资源便是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作用的发挥。

2.3 大学生自身层面

2.3.1 大学生对双创政策的关注度不足

当代大学生受传统就业和传统教学观念束缚,“铁饭碗”“先毕业、再就业”的思想根深蒂固,这些思想阻碍了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自主创业就业的积极性,导致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意识匮乏,对政府出台甚至学校发布的扶助创业政策也不关注,持无所谓、不积极的态度,自然对这些政策不了解,临近毕业求职阶段采取关注不免有些晚。

2.3.2 技术创新领域的文科限制

在面对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文科学生进行的创新创业的选取度较低。首先,现在高校文科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和理工科专业相比更偏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的内容也大都在课堂上完成,导致大学文科生的理论知识过强,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创新创业意识不够;其次,虽然很多特色大学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朝着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高校仍然以书本的理论知识灌输为主,由于师资力量、教学理念和专业建设体制的限制,许多文科专业培养的方向还需进一步改变。[5]

猜你喜欢

认知度双创政策
政策
政策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助企政策
政策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未婚人流术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