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普通话教学声韵训练技巧

2021-09-14赵尊英

职业时空 2021年4期
关键词:训练技巧普通话高职院校

赵尊英

摘要:声韵教学训练是高职普通话教学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开嗓训练奠定发声的基础,重点要在声母和韵母发声训练中掌握发音规律,克服错误的发音习惯,提升高职生发声语音气质,提高普通话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普通话;声韵;训练技巧

高职普通话教学时间短、要求高,特别是空乘、酒店、高铁、师范等专业,往往是教学和实训、实习交叉进行,工作岗位对普通话教学要求较高。要想在短期时间内克服顽固的错误发音,掌握标准的舌位和口腔要求,必须要有科学又行之有效的教学训练方法。

一、开嗓训练

(一)构建朗读自信

气乃声之母,自信主动的发声中气才能十足。没有经过开嗓专业训练的学生,多数不能打开嗓子放声朗读。有的学生拿起作品就胆怯,声音小是最普遍的现象,只有少数声音大的学生,发出的声音也是断断续续或者声线颤抖或者声音挤压感强声音不实、发虚。帮助学生构建心里自信是帮助学生开嗓训练最关键的一步。以下是对某高职学院高铁专业四个年级普通话课堂朗读统计。

据调研统计可见,通过每个学期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17级学生能大声朗读的学生人数从开始的5.2%增长到98%;18级从5.5%增长到100%;19级从5.8%增长到98%;20级从5.6%增长到100%。可见帮助学生构建心理自信是学生打开嗓子参与训练的重要手段。构建起自信的学生会越来越喜欢朗读,喜欢语言表达。

(二) 开嗓训练方法

1.课堂鼓励和提问。通过课堂鼓励或提问,号召学生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或完成朗读任务,让学生在朗读前做好心理准备和朗读预案。此方法运用过程中,教师的点评非常重要,要珍惜学生的每一次举手,切记要多鼓励,抓住学生朗读的亮点加以鼓励,使学生对朗读充满信心。

2.建立训练档案和激励机制。要为每个学生建立训练档案,把学生的每次主动举手和每次朗读的效果等因素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参数,计入期末的考试成绩,这样即便平时不积极的学生也会为了完成考核任务强迫自己主动配合老师完成朗读,达到训练的目的。实践证明此方法能带动绝大多数不爱发声的同学参与训练,从而提高更多同学的朗读积极性。

3.课堂帮听。为了便于全员参与课堂训练,课堂训练中每个班级成立帮听小组,每组2-3人,分组训练。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听,互相纠错;教师为拿不准的读音和朗读问题做个别指导,这样既能保证全员参与朗读,又可以把重点问题和集中问题找出来,重点突破。还可组织帮听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达到全班共同帮听的效果。

二、声韵训练

(一)声母的训练

汉语字音中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普通话中共有21个辅音声母,读好声母决定了语音是否清晰,所以声母在普通话字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双唇音bpm强化训练,找出以bpm为声母的字音,如波、坡、摸等训练双唇的力量,要领:使双唇紧张,阻塞气流,突然打开训练字头。

2.唇齿音f的强化训练,找出以f为声母的音节,如:佛、父、风等训练,要领:上齿和下齿先接触,软腭上升,使气流从上齿和下唇之间摩擦。

3.舌尖中音强化训练,dt重点训练舌尖的弹力,要领: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提,舌尖突然离开上齿龈,使气流喷出;选择针字音针对性训练,如:地、大、的和她、特、踢等。

鼻音n和边音l的区分训练,要领:n音舌尖抵住上齿弹出,l音舌边抵住上齿,舌尖弹出,选择相同韵母的对比音训练,如:练—念;辣—那;路—努;亮—酿等。

4.舌面音jqx,去除尖音训练,要领:舌尖后缩,远离牙齿,咬紧上下牙,训练音节如:级、卷、七、亲、切、去等音。

5.克服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这部分训练,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比音训练,找出若干组平舌音和翘舌音对应的同韵母音节训练,如:早—找,总—肿,草—吵,才—柴,扫—少,塞—猜;还可以找对应的词组训练,如:职责、财产、操持、死守、所属等。

(二)韵母的训练

普通话音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韵母,韵母包括韵头、韵腹和韻尾。韵母发声最讲究的就是韵味儿,韵味儿主要来源于韵母的行音规范和收音到位。

1.单元音发音训练。在单元音发音中常见的问题就是口腔打不开,发出的声音发瘪。克服这类问题的要领: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挺软腭一定要强化训练,使自己的上颚挺起来,像火柴棍树在舌面和上颚中间一样。以训练基础a音的长音训练为主,摆好口型,气沉丹田,喊“啊——”每天坚持十分钟,效果明显。

2.复韵母的发音训练。在复韵母的发音训练中,最普遍而又最容音被忽视的问题就是韵尾归收不到位。很多同学能够单独读准每个韵母,但是在朗读字词或句子的时候却不能认真准确的归韵,这样就使普通话失去了韵味儿。所以,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强调韵尾的归收,强调每个词的韵尾,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读韵脚明显的古体诗或现代诗。另外,可以借鉴京剧传统发音中的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发声法和京剧十三辙的归韵收音法。

三、发声训练技巧

(一)音量训练

不少人在朗诵中把握不好自己的音量,或大或小,前者对身体消耗太大,又不利于恰当的表情大义,后者或造成听众听不清,甚至听不见的现象。因此,音量的把握也需要必要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几点:①不论在何种场合,音量都要适中,不可太大或太小。②要根据听众的多少和场所的空间大小来确定自己的音量,要使在场的所有听众都能毫不费力的听清你的朗诵。③要根据朗诵的氛围和内容来确定音量的大小。比如:朗诵纪念性、追悼性的内容,音量不宜太大;朗诵祝贺、声讨、动员性内容,音量可以大一些。④根据朗诵内容的长短来确定音量的大小。朗诵内容较短。一般来说,音量可以稍大,如果内容较长,一般来说,音量可以稍小,以免因为音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引起嗓音嘶哑。

(二)音高训练

音高是指人讲话时所使用的音域。通常情况下,人们讲话时使用的音域范围一般只有一个8度,在情绪激昂的情形下,也不能把8度全用上,(偶尔要用高8度音),因为把8度全用上,时间稍长,会感到非常吃力,高低起伏太大,便会高不成低不就。因此,在练习把握高音时,要依据自己的声带情况而定,并且要留有余地,否则会给人“声嘶力竭”的感觉。另外,起音的音高一定把握好,要适中,一旦不小心出现了起音偏高或偏低则应及时进行调整。

(三)音质训练

音质,又叫音色,当人的某个或某些发音器官有缺陷或发生病变,音质就会发生变化,声音会变得不中听。还有,尽管没有发音器官方面的问题,由于发音时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也会影响音质。比如,鼻音过重,翘舌音使用不当,呼吸音和杂音等,就会使声音黯然失色。过重的鼻音是因为鼻腔的共鸣声太响亮造成的。要克服这种毛病,主要方法是,发音吐字时嘴要张到位,舌头要用力一些,以减少鼻腔共鸣。不当的翘舌音,常常是地方口音习惯或分不清楚平舌音和翘舌音,发音吐字不准所造成的。这样的问题要根据前面已经谈过的正音练习中所介绍的方法来克服。呼吸音,是由于发音时声带没有充分闭合,大量的非发声的空气跑出来,造成嗓音中夹杂着呼吸音,或者是由于朗诵时吸气过于频繁,讲话过快,用力过度,精神紧张,造成上气不接下气,呼吸音过大。在讲话或朗诵时,要按照前面介绍过的呼气与吸气的方法正确的呼吸,自然的呼吸。杂音主要来自嗓子沙哑,嘶哑,喉鸣等,主要是平时保护好嗓子,讲话时正确地运气、发音,从而消除影响音质的杂音,使声音纯正。

参考文献:

[1] 卢文勤. 京剧声乐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83-85.

[2] 夏雪. 普通话教学方法与训练技巧探索——以四川方言为例[J].神州,2012(12):124.

[3] 李瑾. 试论提高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水平的方法[J].职业圈,2007(09):121-122.

[4] 罗曦. 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通话职业口语教学方法探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62-64.

猜你喜欢

训练技巧普通话高职院校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浅谈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说话”能力的训练技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俄语同声传译技巧训练
声乐演员的训练技巧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