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路径探析

2021-09-14何楚婷张卓娅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8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高职学生核心素养

何楚婷 张卓娅

摘  要: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关系学生的综合发展,关系国家的未来,而“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事关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高职院校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教”“育”相融合,促进党史的继承与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职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2-0014-03

教育部2014年下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重點提及“核心素养”,而中共党史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核心素养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是践行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3]。本文拟从“核心素养与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是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助推器、高职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培养路径”三个方面,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进行探析。

一、核心素养与“党史学习教育”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

核心素养是党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2015年,“核心素养”首次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目标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各学校掀起了“核心素养”的研究高潮。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表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六大要素并非是平行的独立个体,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二)“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与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归纳为“三个必然”: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2]。

在“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上,党中央对这次学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二是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三是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四是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五是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六是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以上六个要求,正与核心素养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相吻合。因此,“党史学习教育”能有效促进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党史学习教育”是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助推器

(一)导正和强化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引领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正确思想的引领下、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探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儿女站了起来、富了起来,并在强起来的路上不断奋斗。百年初心,历久弥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不动摇,作为接班人的高职学生,应自觉学习党史,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理想与信念,树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符合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自己正确的人生定位,为自己的“青春梦”奋进,为祖国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增强党对高职学生的凝聚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不甘落后,不愿挨打,为了民族复兴,一代又一代的先进中国人奋起抗争,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的斗争,谱写了壮丽的史诗。新时代的高职学生,应自觉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感受党的凝聚力、号召力与亲和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紧紧围绕党周围,凝聚新时代青年的向心力、合力,焕发青年的力量。

(三)助力高职学生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塑造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鼓舞着全国人民自强不息,不断进取。作为接班人的高职学生,应自觉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感受党的革命精神与优良传统,在学习的过程中“力践行”,时刻以“五好”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塑造自己完整的人格[3]。

(四)加强高职学生的道德规范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的先辈用献血换来的,他们为了民族的复兴,抛头颅、洒热血,他们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优良的作风,是人们学习的榜样。作为接班人的高职学生,应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感受榜样的力量,自觉克服自身思想上的迷茫与困惑,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道德水平,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公德,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培育路径

(一)深化思政课改革与创新,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在思政课中的关键作用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指明了方向。为此,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在牢牢地把握“八个统一”的基础上进行。

一是抓主线。“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为此,高职院校要紧紧抓住“党史学习教育”的主线,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主线,加快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材内容,切实让“党史学习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是抓重点。高职院校应通过“党史学习教育”,重点抓好学生“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把个人“青春梦”与祖国的“中国梦”相统一,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三是抓成效。“党史”是一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切实改进传统“说教”“灌输”的教学方法,采用实践式、辩论式、表演式等启发、探索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成效。

(二)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在课程思政中的协同作用

高职院校要将立德树人贯彻到全员、全程、全方位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强化课程思政建设。

一是以“党史教育活动”促进“五育并举”的课程思政目标,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大学,学的不仅是文化、技能,还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大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促进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更高质量地全面发展。其中,德是根本,是课程目标之首,而“党史学习教育”为大学生“德”的养成提供丰富的养分,有效促进“五育并举”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有助于推动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为“品德高尚、专业过硬、体魄强健、审美高雅、热爱劳动”的新时代好青年。

二是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内容,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专业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家国情怀等,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在已有思政元素的基础上,把相关“党史”与专业课程知识相融合,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理解在党的领導下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过程,进一步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在课程中的协同作用,实现课程思政的进一步拓展与开发[4]。

(三)细化“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引领作用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做出安排部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问题。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则是“校园文化”,为此,高校在校园中应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校园文化相融合,营造“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使党史教育贴近学生、贴近校园、贴近生活,引领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达到“立德树人”的培育目标。

一是充分发挥校内广播、网站、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和展示自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丰功伟绩,让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自觉弘扬中国精神,明确新时代青年肩负的重任。

二是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遍访革命故地、红色热土,反复叮嘱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为此,高职院校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用好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等党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中学好红色故事、讲好红色故事、重温党的百年征程。

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开发、探索线上“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当今世界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高职院校可根据学生特点、人才培养方案等信息,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资源,抓住“互联网+”的契机,为本校学生量身定做一个“党史学习教育”平台或充分利用已有的校园网站开辟“党史人物”“党史上的今天”“党史成果展示”等党史教育专栏开展党史宣传教育,使“党史学习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四)固化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发挥“党史学习教育”与“力践行”“悟思想”中的导向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职院校应加强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定期开展“入农村”“走基层”等实践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鼓励高职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把“党史学习教育”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在“力践行”中“悟思想”“出真知”的同时,自觉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与历史责任感,不断砥砺品格、完善自身,实现个人价值[5]。

四、结语

总之,中共百年党史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高职院校作为国家育人的主要阵地之一,必须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积极主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精神,必须在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紧紧抓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机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培育路径,开创“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 (2014-04-08). http://www.m 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

[2] 新华网.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21-03-31). http://www.xinhuanet.com/2021-03/31/c_112727 8288.htm?ivk_sa=1023197a.

[3] 李星. 新时期高职院校加强党史教育的意义及对策[J]. 职教论坛,2013(03):82-83.

[4] 广东省教育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M]. 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

[5] 杨九诠.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教育高职学生核心素养
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团屯垦戍边历史
以史为鉴,切实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质量
学习习近平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