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素养培养的探索

2021-09-14伏艳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7期
关键词:英语素养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伏艳

【摘要】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一经提出,就被发现其与工匠精神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有研究者指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这种劳工神圣的职业教育观,正是工匠精神培养的根本,而其中终身教育的英语素养培训也是工匠素养的必要条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方法与途径。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正是我国崇尚的敬业乐群职业道德,所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的工匠精神具有一定的培养和启发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带入到高职院校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素养的实践经验总结。

【關键词】英语素养;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工匠精神

黄炎培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将毕生精力投入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华职业学校两所院校的建设中,为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中华职业学校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以职业命名的学校,经历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各个时期,先后培养了十几万名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在新时代,我们再一次回顾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以“工匠精神”为重要意义的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探讨英语语言学习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性,这对于当代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道德紧紧相连,高职院校要主动承担起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和使命,使得工匠精神不再是空中楼阁。在“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黄炎培先生提出的职业教育的目标,提倡终身学习体系,倡导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这些思想与当前所提倡的“工匠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劳工神圣是工匠精神的培养基础

“劳工神圣”是很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观点,进一步肯定了技能型人才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对劳工的尊重,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发现自己的劳动价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就是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因为其教育重点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应该注重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选择,对于人才的工匠精神培养也十分必要。然而,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公众对于劳工的认可度并不高,这使得社会上对于工人的认识不到位,也没有更多的高端人才、科技力量愿意投身到工匠这个行业中。如今很多高职院校面临严重的招生难题,而用人单位也存在“招工难”的现象,想要招聘熟练技工和工匠更是难上加难。

黄炎培先生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实践,提出“劳工神圣”的理念。他还亲自书写了“劳工神圣”四个大字悬挂于学校工厂,以此来教育培养学生。倡导劳工神圣的职业教育观,提倡劳动的公平性,讲求付出劳动应当得到相应尊重,提倡重视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他们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尊重他们的社会地位。高职院校要弘扬劳动光荣、应用技能、创造创新的时代风尚,营造所有人都可以成才、所有人都能展现才能的环境。将劳动者光荣的职业教育观发扬光大,是高职院校培养工匠学生的重要保障。

二、英语教育是工匠精神培养需求

在黄炎培的教育思想中,所有的教育都带有职业意义,英语教育让高职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更宽广的就业空间和就业选择,英语教育也使得学生有能力阅读国外更加尖端的工程书和技术指导,对于英文的说明指导不再陌生。这样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掌握了文化技能,更与实业需要相配合,职业教育的英语语言学习应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被更多人所接受、所承认,平等对待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英语教育是将文化素质培养作为职业的补习教育。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产业、新常态、新形态的阶段,需要大量人才,需要更多动力。让更多拥有英语语言能力的劳动者进入社会,将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英语教育也使得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高,让人才能都接触到更高级的技术理论书籍,这大大加强了产业工人的技能升级,也让所有的基础工人在自己的技术上可以实现不断突破,加强了一线技术人才对技术的创新掌握能力,满足了国家对于高端人才的需要,创造了更多高端人才的培养环境。这是时代的潮流,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大国工匠的必然要求。英语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企业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素养的要求更是日新月异,因此工匠对于英语的熟悉就显得更加必要。所以英语教育、英语学习成为人才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

三、工学结合是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我国传统教育强调教书读书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出现了很多人“只会读书,不会动手”的情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黄炎培先生在他的办学实践中严格要求课程设置上理论课与实习课时间各占一半,受教育者一半时间听课,一半时间工作,在日积月累中,对于各种学习的技能单独练习达到熟练。而教师既要对理论知识有更加专业的把握,并且要有实际工作经验。在日常教学中,学校的附近要有农场和工厂让学生能够实地实践,为了让学生重视实践教学,在毕业证书的颁发上,对于理论知识和实习课的学分都是有要求的,学生想拿到毕业证书,就必须在工作单位进行实习,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黄炎培始终倡导工学合一、时间和理论相结合的教育理念。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中得到了高职教育界的一致好评。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企业和行业对于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要求,所以职业教育模式十分贴合社会和企业的要求,企业真正需要的工匠和工程师都必须满足企业的文化要求,并且要求员工要和现代科技的进步密切结合,在技能和理论上成长为综合性人才。高职院校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让其掌握书本知识,对于英语语言素养有一定要求,能够真正进入企业中,做到看书能读、看图能做。

四、敬业乐群是工匠精神的培养核心

德国西门子公司一路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原因在于其坚守企业道德,始终坚持顾客至上、精益求精的服务精神,这也是敬业乐群精神的体现。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高超的专业技能,同时也体现在工匠具有良好的道德上。 “敬业乐群”职业道德规范的培养在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中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在教育的过程中黄炎培不断将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精神灌输给学生。敬业乐群是技术性人才工匠精神的主要体现。黄炎培先生对敬业乐群进行了周全详细的解释,他称“敬业”是指工匠对于其所从事的职业具有兴趣,并对自己的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尊重他的职业和他所从事的事业,充分理解自己所能创造的社会价值和工作带来的社会意义,积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而“乐群”是指具有“先礼群,而后立人”的正确服务观和价值观。黄炎培将敬业乐群作为工匠的基本职业道德,并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出发,强调职业教育必须注重技能,注重实用,工匠技术要达到熟练,才能对企业文化作出诠释,对所从事的事业有所推动。同时他不断强调“责在人先,利居众后”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这正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和生动描绘。

五、结语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包含劳工神圣的职业教育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内涵所在,也是现当代中国企业所需要人才的职业精神。21世纪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已经将质量提升作为核心任务,十分重视工匠技术的培养。高职院校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使学生做好接触国际大平台的准备,切实促进高职教育向高质量、高效率发展。黄炎培职业教学思想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实践和时光的洗礼,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各高职院校有义务有责任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不断研究学习,并在新时代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事实证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有利于提升中国高职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佳男.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启示[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33.

[2]程德慧.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的新视域[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5-19.

[3]王晓航.“工匠精神”视域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J].现代职业教育,2019(8):108-109.

[4]韦银幕.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0):10-12.

[5]赵林.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及对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J].广西教育,2018(27):47-48,104.

猜你喜欢

英语素养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渗透跨文化教育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阅读合作学习探究
巧用多媒体,提高初中留守儿童的英语素养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教学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