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中采用银质针联合伤科黄水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9-13吴美库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0期

吴美库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中采用银质针联合伤科黄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各30例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银质针联合伤科黄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腰肌肌力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的VAS评分经统计学软件验证(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改变程度相比,观察组改变的更为显著(P <0.05)。治疗前两组的屈肌力量、伸肌力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屈肌力量、伸肌力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银质针联合伤科黄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腰肌肌力,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银质针灸;伤科黄水

腰痛是一种常见疾病,造成腰痛的因素较多。在临床上部分患者的腰痛症状无法检测出具体的病因以及病变组织,为此,学术界将这一类腰痛疾病统称为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在临床上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一般有明显的臀部、腰骶疼痛,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股部麻木现象。在各类下腰疼痛中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占据了85%以上的比重[1]。目前,在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中中医治疗的价值逐渐得到认可,本文对银质针联合伤科黄水治疗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8岁~80岁,平均年龄(49.25±1.05)岁,病程2d~15d,平均病程(6.41±0.65)d,BMI指数21kg/m2~28kg/m2,平均指数(25.31±0.45)kg/m2;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岁~79岁,平均年龄(49.05±1.02)岁,病程2d~16d、平均病程(6.52±0.67)d,BMI指数为21kg/m2~27kg/ m2,平均指数(25.27±0.44)kg/m2,两组资料经比较发现没有差距(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患者每日口服洛索洛芬钠片(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69)60mg,每日3次;每日口服盐酸乙哌立松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061)60mg,每日3次;每日结合中药封包与红外线进行30min 的物理治疗。

观察组采用银质针联合伤科黄水治疗:首先对患者的腰部损失范围进行检查并标记2行进针点,每行设置6个进针点,针距控制在2cm的范围内,用0.5%的利多卡因(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388)进行局部麻醉,以银质针直刺、斜刺且均抵达骨膜,针尾借助导热仪进行加热,时间控制为30min;治疗结束后采用我院自行配制的无菌黄水纱布外敷。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和腰肌肌力的变化。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分数最高为10分,最低为0分,患者疼痛程度越剧烈,分数越高,在患者静卧平躺时进行测量;腰肌肌力测定采用Proxomed Tergumed测试系统进行测定,主要指标包括屈肌力量、伸肌力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VAS评分经统计学软件验证(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改变程度相比,观察组改变的更为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腰肌肌力比较

两组在治疗前的屈肌力量与伸肌力量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则明显升高(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发病年龄较广,病情前患者也一般无明显征兆。目前,在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中西医具有见效快、治疗方便的特点。但是,西药治疗的根治性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尚无法满足患者的预期要求。在常规西药治疗外,学术界提出了银质针联合伤科黄水治疗的方案[2]。银质针灸刺激的作用可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不仅能缓解患者下腰疼痛症状,还能提高肌力,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针尾借助导热仪进行加热能够促进慢性软组织损伤大鼠骨骼肌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刺激血管更新。伤科黄水中含有黄连、栀子、薄荷等能够进一步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采用银质针联合伤科黄水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腰肌肌力状况。许世波等指出采用银质针联合伤科黄水治疗腰背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3]。

综上所述,在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中采用银质针联合伤科黄水外敷方案,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改善患者的腰肌肌力。

參考文献

[1] 邓洁梅,钱咏文,刘海燕,等.内热式银质针配合伤科黄水外敷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7,15(10):1197-1199.

[2] 欧阳峰松,胡德.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配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6):564-567.

[3] 许世波,王连成,李平.针灸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肌肉力量和疼痛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5,21(2):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