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心肺复苏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2021-09-13杨静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心脏骤停

杨静

【摘 要】目的:探讨高质量心肺复苏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在本院进行急救的心脏骤停患者84例,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肺复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质量心肺复苏。结果:研究组的急救成功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1.43%(P <0.05)。研究组存活患者在急救2h与4h后的氧合指数PaO2/FiO2值都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质量心肺复苏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能提高急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

【关键词】高质量心肺复苏;心脏骤停;氧合指数;急救成功率;俯卧位

心脏骤停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随着诊断及治疗手段的发展,心脏骤停的预后虽然有所改善,但心脏骤停仍然是很多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1]。遵循心脏骤停的规范化治疗和指南将有助于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状况。而采用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进行对症干预,可改善心脏骤停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2]。在心肺复苏中,若体位摆放不当或体位保护性措施不当将产生对患者的伤害,高质量心肺复苏有利于复张肺泡和减轻肺损伤,也可改善机体的氧合状况[3]。本文具体探讨了高质量心肺复苏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进行急救的心脏骤停患者84例,纳入标准:符合心脏骤停的诊断标准;发病到急诊时间<10min。排除标准存在颅内高压、脊柱损伤、活动性急性出血者;合并恶性肿瘤者。

在84例患者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52岁~59岁,平均年龄(55.22±3.10)岁,APACHE Ⅱ评分20分~24分,平均评分(22.45±2.94)分;发病到急诊时间5min~7min,平均时间(6.13±1.19)min;体重指数20kg/m2~24kg/m2,平均指数(22.19±2.98)kg/m2。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上述资料对比发现没有差距(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肺复苏,主要为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道、辅助通气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质量心肺复苏,采取“赛道维保”复苏理念模式,应用软件直观检测、由一名“leader”来指挥、团队配合,提倡尽早的除颤、有效、高质量的按压,根据胸外按压比例来查看复苏的质量。在复苏中也需要注意以下高质量原则:尽量减少停止操作时间、以正确的容量和速率通气、完全回弹、以适当的深度和速率按压、识别后10秒内开始进行按压。

1.3 观察指标

(1)記录与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2)记录与观察两组急救存活者在急救2h与4h后的氧合指数PaO2/FiO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急救成功率对比

研究组的急救成功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1.43%(P<0.05),见表1。

2.2 氧合指标变化对比

研究组存活患者在急救2h与4h后的PaO2/FiO2值都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心脏骤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导致患者院内死亡或者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病因。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心脏骤停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得心脏骤停的预后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提高心肺复苏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显示研究组的急救成功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1.43%(P<0.05)。从机制上分析,高质量心肺复苏能促使萎陷肺泡重新开放,可改善通气/血流比例,防止肺水肿和肺不张,达到提高心肺复苏效率的目的[4]。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存活患者在急救2h与4h后的PaO2/FiO2值都高于对照组(P<0.05)。从机制上分析,高质量心肺复苏增加了功能残气量,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可改变肺部重力依赖区域,也可改善机体的氧合指标[5]。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以及恢复注意事项,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改善预后情况。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调查的患者数量比较少,且影响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因素比较多,将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探讨。

总之,高质量心肺复苏在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能提高急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

参考文献

[1] 王红梅.高质量心肺复苏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5):350-351.

[2] 王敏,周满红.输出生理参数反馈指导下的心肺复苏[J].中国急救医学,2020,40(8):768-772.

[3] 王露平,李想,肖薇薇,等.湖南地区公众心肺复苏能力调查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0,32(7):850-853.

[4] 谢胜南,邱桂飞,李永斌,等.心脏骤停患者病因及急诊心肺复苏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6):89-90.

[5] 李晨,徐军,付阳阳,等.高级气道建立对心肺复苏质量指数评估心肺复苏预后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2):257-261.

猜你喜欢

心脏骤停
急诊实施心肺复苏术救治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研究
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脏骤停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肾上腺素联合血管加压素、胺碘酮治疗心脏骤停的效果观察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心脏骤停复苏后低温林格液诱导亚低温治疗与护理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
CCU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影响
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体会和影响因素分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脏骤停1例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