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运动养生术对中老年人健身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2021-09-13屈家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老年人

屈家乐

摘 要:传统运动养生术是我国中老年人为祛病延年,健康长寿而创造出来并普遍采用的健身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现代社会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健身方法的要求进行调查,同时对养生术的普及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表明有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环境污染,缺乏养生,家庭不和等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因素,并对产生这种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可以促使中老年人更好地运用养生术进行健身与防病,从而掌握科学正确的健身手段。建议在赤峰地区通过各大社区和体育组织建立一个传播养生术及其他健身术的团体,使中老年人不再盲目的练习而影响效果。

关键词:传统运动养生术;中老年人;健身效果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260X(2021)07-0079-05

1 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中物质资源越来越丰富,人们普遍生活在高脂肪、高蛋白质、高糖的物质世界,每天几乎在餐桌上都能看见大鱼大肉。在摄入大量热量的同事,由于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使得人们的心理压力普遍增强,很多社会人在内心深处都希望逃离职场,转而回归自然生活在相对简易的环境中,但这毕竟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我们仍然需要为了家庭,为了事业继续奋斗。长时间的高热量饮食,长时间承担着较大压力,使得自己的身心俱疲,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如何让自己还能保持旺盛的身体状态,如何才能够在短时间内消除自身的压力,是每一个城市人群所必须面对的事情。在这一特殊的阶段,使得城市中养生运动养生健身行业如雨后春笋在各个城市快速发展。很多相对物质充盈的人,便投身于运动养生健身行业、置身于慢跑行业,很多人也经常在朋友圈中晒自己的运动养生健身照片和每日的步幅数。其实在城市人群参与运动养生健身行业的同时,其对于运动养生健身行业和自身的身体状态缺少客观的认知,盲目追求一定的运动养生强度和运动养生目标不但不会带来预想的锻炼效果,反而还会对自身的身体素质不利,严重者会带来养生创伤。因此,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所学和多年的运动养生健身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运动养生健身过程中大家需要主要的事项,特别是运动养生初级健身者,在运动养生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中华传统运动养生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已流传了几千年,从东方传统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对人体生命整体观来看,宇宙是一大天地,人身是一小天地,古人正是根据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创造出这一理论。流传了几千年的养生术正在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保健功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重要贡献,它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至今还受到国内外爱好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大量的生理生化和医学观察证明,传统运动养生术在改善人体机能,提高健康水平方面有显著效果,然而,练习人群由于受知识结构的影响,对如何科学地进行养生术的锻炼知之甚少,这样会影响锻炼的效果。因此,本文对养生术的健身机理进行了分析,使人们能客观地认识到养生术的健身效果,从而为掌握正确的健身手段服务。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2.1 研究对象

对赤峰市长青公园和政府广场带状公园晨练的中老年人进行调查。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查阅大量书籍、论文、教材、健康教育读本,为论文选题、分析和研究打下基础。

2.2.2 逻辑分析法

采用归纳和立论等逻辑方法对资料进行总结,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2.2.3 问卷调查

对晨练中的中老年人进行调查,共发放80份问卷,回收50份,回收率62.5%,其中有效问卷45份,回收率90%。

2.2.4 数理统计

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现代社会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对健身方法的要求

3.1.1 现代社会导致产生心理疾病的因素

现代社会的人更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调节,否则将极大地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生产方式的改变,社会劳动的智能化,将使从事信息和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增加,这是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会导致“神经衰弱”等现象。

3.1.2 现代社会导致产生生理疾病的因素

(1)电气化的发展导致人们养生不足。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随着社会发展发生的变化,已陷入严重的养生不足的境地,因为工作、家务、活动和信息传递等,这些日常生活内容都实现了“省力化”,如外出有汽车代步,上楼有自动电梯,做家务有很多电器和完善的家政服务体系,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各种活动。从解放人类生活质量来说,这的确是好事,但从卫生角度来说,则不尽然,在灿烂的物质文明背后,它也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此外,智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比例增加,造成静止保持一种姿势工作时间的极大延长,这样不仅加重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负担,而且导致身体严重缺乏养生,从而出现“新陈代谢低下”“肌肉减退”等症状。

(2)环境污染引发多种疾病。

当今社会伴随社会生产的进行,使得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包括核废料、工业废料、扬尘、水污染、噪声等,这些都给人类带来了无数的疾病,包括癌症的低龄化。

(3)生活方式的不合理导致人们早衰。

科学证明,人的寿命应在100-175岁间,公认的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120岁,但我们目前大多数人都没有活到这个年龄,我国目前平均寿命只有71岁,世界平均寿命最高的数日本妇女,有懂得养生之道,要按自然界变化的规律生活,要适当地养生,生活要有规律。这和国际上的卫生宣言“平衡膳食,有氧养生,心理调摄”如出一辙。而当今社会,人们健康观念淡薄,导致了暴饮暴食,养生少,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现象出现,使人40-50就早衰——现代社会的健身理论与方法应该力求适应人类生活的特点。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中华养生术以其博大的中华文化基础,广泛的群众实践,明显的健身效果,越来越多地受到现代社会的重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1.3 运动健身与中医理论的结合

(1)中医理论在养生术中的应用。

精气神学说,是研究人的精气神的成分、分类、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在古代,讲究养生长寿,练功的人与一些科学家把“精气神”称为人体三宝,正如人们所说“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福精气神”。“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它包含了精血等方面的内容,精又是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原始动力,根据精的来源和功能,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类。“气”在我国古代哲学上是一个重要命题,古人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变化形成的。从养生术的角度看气可以分为自然气,生命气,生命害气等。“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活动和内在脏腹精气在外的表现。它是在精、气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同样有物质基础。”神“从其性质来讲分为”元神”和“识神”。“元神”是先天的,“识神”是人出生后的,前文所说精、气、神是人的三大物质要素,气沉丹田,就是藏精,藏气,藏神。养生术练习中要求调呼吸藏精神,随动作的特点,运用意识,调理呼吸。练习时凡送出动作呼气,收拳收掌吸气。

(2)阴阳学说在养生术中的应用。

中医引用阴阳概念,广泛用于解释人体生命的形成、生长、发育的生理过程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用于临床。在养生术中,动功为阳,静功为阴,所以在练功方式上要求动功和静功密切结合,互为补充,平衡阴阳,全面改善健康状况。即使在练一种功时,动为阳,静为阴,因此,练动功时,要做到外动内静,练静功时,要做到外静内动,这样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

3.2 运动养生计划的制定

众所周知人体由不同的物质元素构成,既然是物质则需要考虑的便是其使用寿命,也需要考虑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问题。很多运动养生健身行业的新手,在制定運动养生健身活动计划时,往往忽视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大强度训练,追求大养生量训练,忽视自身的身体状况,忽视人与人身体素质之间的差异。在运动养生健身计划时,特别是一些运动养生新手在做运动养生健身活动计划时,最低级的要求便是考虑运动养生健身活动计划制定的安全性,一定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运动养生强度的安全性在国际上需要普遍遵循的规律便是220减去自身的年龄,几乎所有的运动养生健身爱好者,都要遵从这一基本规律,如果自己在运动养生锻炼中长期超过这一原则,则容易对自身的心血管系统造成损耗,不但起不到养生健身作用,还会适得其反。

除心血管系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外,运动养生健身爱好者还需要注意自身的肌肉和骨骼的安全。很多养生健身锻炼者在运动养生健身活动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运动养生健身活动前的热身、活动后的拉伸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运动养生健身锻炼也存在着隐患。很多运动养生健身爱好者在来到运动养生健身场地后不进行简单的有氧热身,便开始一定强度的身体练习,这样运动养生锻炼的结果不但效果一般,运动养生锻炼对肌肉的刺激也相对有限,而且容易出现肌肉代偿等问题。运动养生健身活动前的有氧热身,主要是加快血液循环,加快自身的新陈代谢,特别是加快能量的分解,并通过一段时间有氧热身让自身的体温升高,肌肉中的黏连性降低,在做动作时能够有更多的血液参与到工作中去,还会减少自身肌肉由于温度较低所出现的拉伤、断裂等现象。养生活动后的拉伸也能够对自身肌肉和骨骼的安全起到促进作用,很多养生运动养生健身爱好者,特别是新手,很容易忽视这个问题。

首先,由于运动养生锻炼完后,身体和心理处于相对疲乏的状态,很多运动养生锻炼爱好者不愿意在继续进行拉伸或者放松,长此以往由于不能够及时地将自身的肌肉和韧带进行拉伸,使得肌肉的张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循环速率降低,肌肉的韧性也会降低。不但让运动养生锻炼的效果大打折扣也会让给锻炼带来一定风险,出现肌肉拉伤、韧带撕裂等现象。

其次,很多运动养生健身爱好者的一些基本安全意识缺乏,也给运动养生健身带来一定隐患,如养生运动养生健身场所的安全问题,运动养生健身场所的空气问题,运动养生健身场所的卫生问题,都会给运动养生健身带来一定隐患。这些最基本的安全意识匮乏,也让运动养生健身存在一定风险。

再次,一些运动养生健身常识如健身后不能够立刻进行洗热水澡,需要一定的休息和静养,然后再洗澡。养生运动健身后马上洗澡会加重身体的负担,由于运动养生健身本身使得身体的消耗很大,大量的血氧充盈在肌肉和肢体中,使得人体的脏器和大脑中的溶血量相对有限。运动养生健身后立刻洗澡则会出现晕厥现象,严重者会出现休克的问题。

运动养生健身计划的科学性,主要是指所制定的运动养生健身方案符合自身身体条件,能够胜任自身的运动养生健身需求,对自身的身体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

养生健身本身属于技术行业,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加速运转自身的心脏和血气运转速度,使得体育养生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很多刚刚接触运动养生的爱好者,由于初期非常迷恋运动养生行业,又给自身制定了非常高质量的运动养生目标,为了实现这一运动养生目标,会在运动养生场所进行持续的练习,每次的身体练习强度和练习量都非常大。这样的练习模式往往会伤到练习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众所周知在运动养生中由于肢体做工的因素,使得大部分的血液会由人体的主要脏器向四肢汇集,每次运动养生活动时间过长则容易出现大脑和人体主要脏器缺血这一现象,活动持续时间越长,则脏器缺血会越发严重。为了让养生惠及人体,让练习者更多地体会到养生给其正能量的作用,需要对练习者每次锻炼的时间进行调整。初级练习者其每次运动养生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并注意每次运动养生练习的强度不易过大,防止肌肉张力过大给人体带来的养生损伤。

运动养生的过程中,为更好地提高身体素质,往往会采取单一的肌肉练习内容,使得这块肌肉会反复出现伸缩,肌肉供血充盈,心脏也需承受一定的负荷,在承受负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损伤现象。初级运动养生爱好者,在练习时采取隔天训练的效果会优于每天进行身体练习的爱好者。身体练习结束后,让肌肉和人体主要脏器有一定的休息时间,让血液回流到脏器内,再适当进食一部分高蛋白的食物,这样的练习效果会优于每天都不知疲惫的练习者。

3.3 运动养生对于人体的意义

3.3.1 防病治病

防病治病是练习养生术的最基本功能。练习养生术可以调理阴阳,和畅气血,疏通经络,培养真气,使人的生命力旺盛起来,即调整和维持人体机能的平衡。而情绪的不断改善,进而使生理生化参数最佳化,形成良性循环。如肌肉骨骼的放松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的下降。

3.3.2 强健大脑

由于练习养生术的人群的年龄段都在50—70岁之间,而这一年龄段的人群的大脑衰老得快。鉴于此,养生术在健脑这一方面起到了作用。练养生术时要求入境,入境是一种气功状态,它除对大脑可以休息外,更重要的是使大脑活动有序,从而提高大脑细胞的活动效率。据研究,人的脑细胞有140亿个,而普通人的利用率往往只有千分之几,大脑活动有序的增强,可使脑细胞利用率增加,使大脑的潜力得到发挥。在中医理论里真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而养生术的入境状态,是促进真气运行的最好条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充足的真气为思维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动力保证,敏锐了大脑的功能。

3.3.3 养生术的治病机理及其生理学作用

中国养生术虽然功法颇多,但不论是什么功法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以“意念活动,呼吸练习,肢体养生”这三者练功方式为主,来提高人的身体机能,增进健康水平为目的的保健方法。从上面不难看出,科学合理的意念活动,呼吸练习和肢体养生是我们达到良好健身效果的关键。

凡是有生命的东西,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一时一刻均离不开呼吸,进行气体交换。人如果没有吸氧排碳、吐故纳新、不断地新陈代谢,生命就无法维持。由此可见,对于人来说,呼吸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练功时注意呼吸的调整,不仅能使肺功能加强,还改善了其他器官的功能。《内经》中指出;“肺者气之本。主人体一身之真气”。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肺确有调整人体周身“真气”的作用。肺是一个独立的代谢器官,具有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对人民生命质量有危害的因素,如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环境污染,缺乏养生,竞争激烈,家庭不和等。

(2)养生术是一种多功能的健身术,它除了可以防病治病外,还能使习练的人产生一种养生观念,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了解传统文化等作用。

(3)养生术对中老年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养生系统,等各个方面产生良好的影响。

(4)通过调查很多人对养生术的健身机理不了解,缺乏科学的健身手段和健身知识。

(5)养生术由于强度不大,而且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和花费多少钱财就可以强身健体,所以深受中老年人的喜爱。

4.2 建议

由于养生术的普及程度相对广泛,但其在中老年人中的健身效果却不理想。鉴于这种情况,中老年人可以自发组织一个养生术学习班经常在一起切磋研究,或者由政府开办一个专门学习养生术的一个组织,象征性地收取一些费用,把所有喜欢养生术这一养生的中老年人组织在一起向他们传授养生术的各种功法,使他们不再茫然错误地练习,这样还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钱云.体育气功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3.

〔2〕陈洪.身心松静的生理效应[J].现代养生,2005,21(02):21-22.

〔3〕吴京梅.中国传统保健体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高宏存.中华养生实用宝典[M].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1999.

〔5〕胡怀中.武术科学探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6〕陈立新.太极拳益寿奥秘[J].中华武术,1997,16(09):30-31.

〔7〕郝薇薇.從亚健康看体育锻炼的健康职能[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01):78-79.

〔8〕朱淦芳.从中医理论谈太极拳保健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2,20(05):54.

猜你喜欢

中老年人
康复护理针对疗养院中老年人的应用及体会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中老年人护发技巧
网购,中老年人忠诚度更高
中老年人学弹琴好处多
有钱的老人更容易受骗
中老年人最关心国家大事和养生
中老年人的网络世界
为何中老年人成“传谣大户”
陈富美感恩于祖国60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