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孝道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

2021-09-13徐诞

天津教育·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徐诞

【摘  要】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由此可见,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孝道文化所拥有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根据教育部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指导精神,文章从新时代背景之下该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孝道文化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孝道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孝道文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4-0020-02

【Abstract】The old saying goes: "Filial piety tops all virtues." It can be seen that in my country's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ore position of filial piety is unshakable. According to the guidance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virtue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tegration of filial piety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ethics and rule of law i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w to better inherit and develop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Significance.

【Keywords】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culture;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legal education; Teaching strategies

道德与法治课是规范小学生行为的基础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可靠渠道。将孝道文化中珍爱生命、孝敬父母、勇于担当等教育内容有效地融入当代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一、孝文化对新时代小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一)传统孝文化的内涵

关于孝道精神的培养在我国的教育史上由来已久。古往今来,我国一直流传着许多有关孝道的经典名著。例如《孝经》和《二十四孝》等。其中二十四孝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来讲述古代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标准,向人们传达孝爱文化的理念和精神。例如郯子为了给父母医治眼疾,冒着生命危险身披鹿皮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差点被猎人射死,从而感动猎人,最终获得猎人帮助的故事。又如董永卖身葬父,于上工路上巧遇七仙女结为夫妻的故事。这些经典作品直至今天仍然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任凭历史狂风骤雨般的冲刷和淘洗仍然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内涵。而这丰富的内涵在我们今天的思想教育当中,仍然对教育部门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孝文化的作用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感恩的心和责任心的培养占据着极大的教学比例。例如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友爱亲人、乐于助人、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等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传统孝文化中恰恰具备了許多这样的教育素材。因此,将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坚定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从而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实现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孝文化融合的具体策略

(一)珍爱生命,学会感恩

孝文化的本质是对生命的敬畏、尊重和热爱。古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所以古人蓄发,也是孝敬父母的表现之一。而当今社会青少年当中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可以说从小娇生惯养、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人生的磨难与挫折。这样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很差,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产生消极逃避或者自暴自弃的情绪,严重的甚至会选择自残和自杀的极端行为。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当代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思想品德课堂组织开展“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寻找表述孩子感恩之心的小故事带到班会上与大家分享。为抛砖引玉,教师可以先讲述一个《噬指痛心》的故事:曾子入山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通过这个小故事,让学生懂得血脉相连的真正内涵。又如教师可以在班会上深情地朗诵著名古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让学生体会母亲对远游的孩子深深的牵挂之情。在整个班会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节奏和气氛的控制,要让学生在浓浓流淌着的亲情感召下,寻找到生命的归属感。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肚子上绑上一枚鸡蛋,然后让他们尝试着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下保持鸡蛋的完好。通过这种游戏体验,让学生理解母亲怀孕的辛苦,懂得自己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教育学生珍爱自己的身体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感恩。

(二)以实际行动关爱家人,构建新时代的道德底线

由于我国孝道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所以在今天小学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中,我们依然能够发现许多体现孝道美德的素材。例如,教材中《家人的爱》《干点家务活》《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等课文中,都蕴含着孝心教育的元素。教师可以在完成此类课程的正常教学任务之后,针对课文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活动作为课后作业。例如帮父母做家务或者帮助邻居阿姨照看一会小孩子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一下父母劳动的辛苦和养育孩子的操劳。从而培养学生敬老爱亲的道德情操。总之,德育活动是践行孝文化的主渠道。将孝文化与德育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和体会孝文化的意义和内涵。通过建设家教家风大讲堂、家庭集体劳动日、举行开放式班会等众多的亲子互动活动,建筑学生的道德底线。

(三)在传统节日中寻找孝文化

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尤其是春节、清明、中秋、重阳这些传统节日,更是挖掘孝文化素材的大好时机。清明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仪式感的节日,在古代,清明更是整个家族齐聚共同祭祖的重要日子。教师可以挑选在清明节前给学生播放古代清明祭祖的视频,也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在《清明上河图》中,寻找各行各业的影子。让学生通过传统的文化习俗来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归属感。然后再鼓励学生在清明节跟随家长一起去扫墓,使学生通过体验祭祖现场的仪式感,增强学生对于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感。

(四)用传统文化的底蕴塑造新时代的品格

良好的品格习惯必然是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孝经》里面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意思就是说:人类行孝这种行为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古人做了孝行并不会被奖赏,而违法了孝道却要被家法问罪。由此可见,孝行是我国古代人最基本的道德品格,也是最重要的行为准则。传统的孝道教育,究其實质也就是对人们进行为人处世行为方法的教育,是对每个人言谈举止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落实在小学生德育培养中,就是认真做好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善良与智慧的结晶。将中华孝道与当今社会道德法治融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能够融洽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睦。而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基础单位,其和谐稳定也就意味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中华民族孝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不仅是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中华.啖传统文化之一粟,添文化自信之一痕——《道德与法治》之“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浅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8(22).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