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现状及家庭影响因素研究

2021-09-13翁丽丽张莉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家庭因素

翁丽丽 张莉

【摘要】研究者从上海市P区3所招收学前流动儿童的民办幼儿园中随机选取小、中、大班儿童共281名,由教师评估儿童的学习品质发展状况,由家长提供家庭环境等相关信息,以考察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现状及其与家庭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学前流动儿童的年龄对其学习品质中能力动机维度的发展有显著影响;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学习环境和亲子互动均对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有一定影响。研究者建议把握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期,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促进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发展。

【关键词】学前流动儿童;家庭因素;母亲受教育程度;亲子互动;家庭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21)7/8-0030-04

学前流动儿童是指那些离开了户籍地,跟随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进入城市且无当地户口,已入幼儿园的3~6岁儿童。〔1〕儿童的发展会受到周围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本研究拟通过教师观察评估测量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同时通过问卷了解学前流动儿童的家庭情况,从而为促进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上海市P区3所专门招收学前流动儿童的民办幼儿园,并从每所幼儿园随机选取小、中、大班各2个,每班选取儿童14~16名,男女各半。剔除缺失值后,最终共确定281名儿童。其中,男童142名,女童139名;小班儿童94名,中班儿童95名,大班儿童92名。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学前儿童学习行为量表》(Preschool Learning Behavioral Scale, PLBS)〔2〕考察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量表共包括 29个题项,分为能力动机、注意力/坚持性、学习策略3个维度。能力动机维度包含13个题项,评估儿童的学习兴趣与动机等,如“乐于接受新的活动而不会有畏惧或抵触情绪”“很容易放弃”等。注意力/坚持性维度包含11个题项,评估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专注度和坚持性等,如“能注意倾听教师”“不介意成败”“花很少时间分析问题”等。学习策略维度包含5个题项,评估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策略使用、灵活调整及应对问题能力等,如“自创一些方法去完成任务”等。量表采用三点计分,0分代表不准确,1分代表有时准确,2分代表经常准确。量表的总体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20,信度较高。量表由教师根据近一段时间儿童在各题项上的表现填写。

本研究采用《学前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家长调查问卷》收集学前流动儿童家庭的基本信息,由家长填写。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儿童基本信息,包括儿童性别、出生日期、年齡等;二是家庭基本信息,包括父母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情况等;三是儿童早期养育情况,包括儿童主要照料者、课外培训、家庭中的玩具和学习材料、亲子互动等。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借助描述统计、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等对数据做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现状

1.学习品质发展总体情况

从表1看,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及各个维度得分范围为1.17~1.25,即各方面表现均在“有时准确”水平。研究发现,有部分学前流动儿童在部分项目上表现较差,教师未观察到其相应表现。

2.儿童学习品质年龄发展特征

对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年龄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研究发现,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只在能力动机维度上有显著的年龄差异(p<0.05),在其他维度上年龄差异均不显著。事后检验发现,小班和中班儿童在能力动机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中班和大班儿童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即在小班到中班阶段,儿童能力动机维度的学习品质有了显著提升,而中班到大班阶段的提升不明显。

(二)学前流动儿童家庭因素现状

1.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儿童学习品质的影响

研究者将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分为3类,分别是初中及以下学历(占48%和50%)、中专或高中学历(占39%和34%)、大专及以上学历(占13%和16%)。表3显示,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时,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的总分和3个维度的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s<0.05),而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此没有显著性影响(ps>0.05)。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在学习品质总分和能力动机、注意力/坚持性、学习策略3个维度上,母亲学历越高,学前流动儿童的学习品质得分越高。初中及以下学历与中专或高中学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s<0.05),初中及以下学历与大专及以上学历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s<0.05)。

2.家庭学习环境对儿童学习品质的影响

本研究对家庭学习环境的考察主要了解家庭为学前流动儿童提供的学习资源,包括绘本、乐器等。在每一项中,“符合”为1分,“不符合”为0分。相加后的总分为家庭学习资源总分。由表4可知,家庭学习资源总分与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发展中的能力动机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17,p<0.05),即家庭学习资源越丰富,儿童能力动机维度发展越好;家庭学习资源总分与学习品质总分及注意力/坚持性和学习策略维度得分相关不显著(ps>0.05)。具体分析每种家庭学习资源与学习品质的关系后发现,从能力动机维度看,是否有有助于学习色彩、大小和形状的玩具对儿童有显著影响(p<0.05),拥有这类玩具的儿童在能力动机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没有的儿童;是否有橡皮泥、折纸、剪刀等用来画画或者手工制作的材料对儿童也有显著影响(p<0.05),拥有这类材料的儿童在能力动机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没有的儿童。此外,研究发现,是否有串珠等精细操作玩具对儿童在注意力/坚持性维度的得分有显著影响(p<0.05),拥有这类玩具的儿童在注意力/坚持性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没有的儿童。

3.亲子互动对儿童学习品质的影响

研究者调查了是否和儿童一起读书、是否给儿童讲故事等亲子互动内容,还调查了各项亲子互动的活动频率。在每一项中,“是”为1分,“否”为0分。相加后的总分为亲子互动总分。由表5可知,亲子互动与学前流动儿童的学习品质及各维度的相关均不显著(r=0.03~0.11,ps>0.05)。进一步对亲子互动的具体内容做分析发现,家长是否和儿童一起读书对儿童的注意力/坚持性维度得分有显著影响(p<0.05),和家长一起读书的儿童的注意力/堅持性得分显著高于不和家长一起读书的儿童,且不同的陪伴读书频率对儿童的注意力/坚持性有不同影响,陪伴读书频率越高的儿童的注意力/坚持性发展越好,每天与家长一起读书的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从不与家长一起读书的儿童(p<0.05);家长是否带儿童去博物馆(一年内)对儿童的能力动机维度得分有显著影响(p<0.05),在一年内和家长一起去过博物馆的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没有和家长一起去过博物馆的儿童。

三、研究讨论

(一)年龄对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中的能力动机有显著影响

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中的能力动机的重要因素,年龄大的儿童显著优于年龄小的儿童。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3~4岁是学前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最快的阶段。〔3〕本研究也发现,小班与中班儿童在学习品质中的能力动机维度的得分有显著差异,而中班和大班儿童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小班到中班是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最快的阶段。

(二)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学习环境和亲子互动对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发展均有一定影响

本研究发现,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学前流动儿童的学习品质有显著影响,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学前流动儿童的学习品质发展越好。有研究表明,高学历的父母往往会更多参与到对儿童的教育中,更重视儿童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4〕在我国,通常母亲比父亲更多参与对儿童的照料和教育。这也意味着母亲可能比父亲对儿童有更大的影响。

家庭学习环境,主要是家庭学习资源提供,与学前流动儿童能力动机维度得分有显著正相关,家庭提供的学习资源越丰富,儿童的能力动机发展越好。有研究表明,家庭的学习资源与儿童的学习品质呈正相关。〔5〕多样的学习资源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促使儿童去动手操作,探索学习材料的使用方式,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

亲子互动因素对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时间投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业能力。〔6〕

四、教育建议

(一)把握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期

学前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关心,给予更多的关注。年龄是影响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小班到中班是儿童学习品质发展最快的阶段。教师应当把握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期,帮助学前流动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应当将学习品质发展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同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确定不同的引导方式和发展侧重点。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学前流动儿童的学习品质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教师应当引导学前流动儿童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为学前流动儿童的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一方面,教师可以号召学前流动儿童家长多参加幼儿园、社区等部门组织的育儿讲座等活动,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能力,重视促进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应当重视与学前流动儿童家长的沟通,通过家园之窗、家园沟通平台、当面沟通等方式,及时与家长交流学前流动儿童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例如,家长不一定要把儿童送去昂贵的兴趣班,可以在家里为儿童创设学习角、阅读角,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如有助于提升注意力/坚持性的精细操作类玩具,能够激发学习动机的手工和绘画材料等,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家长应当多花时间陪伴儿童,如陪儿童一起挑选他们感兴趣的玩具,和儿童一起画画和看书,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带儿童去博物馆、科技馆等公众场所增长见闻等。这既可以增加亲子互动的时间和机会,也不会过多增加教育成本,有助于让学前流动儿童有更多机会接触新事物,促进其学习品质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芬,王彦妮.3~6岁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江苏幼儿教育,2014(1):8.

〔2〕MCDERMOTT P A,et al.The preschool learning behaviors scale:Dimensionality and external validity in head start〔J〕.School Psychology Review,2012,41(1):66-81.

〔3〕温赫柏.幼儿学习品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4〕冯丽娜,吴政达.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行为对幼儿学习品质之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0(4):109-119.

〔5〕张翔,陈言贵,赵必华.家庭环境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76-80.

〔6〕李艳玮,等.家庭学习环境对儿童早期学业和社会技能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3):268-276.

猜你喜欢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小学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初探家庭因素对中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性
受教师欢迎的幼儿家庭因素研究
多子女家庭对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影响个案研究
城乡困难家庭的求助网络及其政策启示
关于家庭因素对五年制高职学生道德情感影响的调研
关于家庭因素对于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影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