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犁河,母亲的河

2021-09-13王语轩

椰城 2021年9期
关键词:大桥爷爷

作者简介:王语轩,女,90后,新疆人。作品散见《十月》 《星星》 《绿洲》 《奔流》 《太湖》 《椰城》 《伊犁河》 《吐鲁番》 《散文诗》 等刊物。

每每想起家乡,眼前就会出现一条河,它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像一条蓝色的丝带,缓缓地绕过白雪皑皑的天山,沿着伊犁河谷,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横穿而过,与牛羊、马匹、云朵在天際奔涌,一去不复返。

当冰雪消融,微风轻轻吹来时,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它更像一面波光潋滟的镜子,晃呀晃呀,春天就来了,晃呀晃呀,风就变暖了。微风里,河谷苏醒了,草原苏醒了,牛儿羊儿也迈开四蹄,追赶着春的脚步。风声吹响号角,与草木鸟兽一同长出翅膀,迎接那天上落下的雨水,每一滴如珍珠撒落,与土地发生着不可言说的缠绵故事。

河岸两边,鹅黄的柳丝吐出嫩芽,在水面上轻轻拂过,一群白鹅叽叽呱呱地划过水面,鲜红的鹅掌一上一下踩过三月,撩拨着春天的气息。

那些杏啊桃啊的,总是姗姗来迟,在四月中旬才慢悠悠地荡着春风而来。于是,山野里,河坝上,田径旁,到处都

是一簇一簇的粉红,一树一树的渲染着春天。

在家里窝了一个冬天的孩子们便蠢蠢欲动了,小伙伴们便挎着篮子,手里拿着铲子,三五成群地沿着河边挖野菜。

小时候,这也是我最喜欢做的事。草丛里觅食的野鸭野鸡被我们惊起,扑棱棱飞向远处,发出响亮的嘎嘎声。天蓝得能淌下水来,几朵棉花一样柔软的云朵,慢慢悠悠地飘向山的那边。

苦菜随处可见,但吃起来有些苦涩,我们都选择忽略,猪耳朵虽然好吃,但不容易寻见。苦菜便成了首选。出来早的苦菜开着黄色的小花在风中摇曳,蜜蜂和蝴蝶嗡嗡地围着它们打转。我们专找那些刚刚冒出嫩芽的来挖,它们埋在沙土里,一铲子下去,黄灿灿绿旺旺的苦菜,带着湿漉漉的泥沙,便躺在了掌心里,又新鲜又馋人,轻轻一抖,干干净净的。这苦菜微苦,性寒,能解毒泄火,煮后用香油佐料凉拌,是人们桌上的一道美食。

听老人们说,过去的人们缺衣少食,常常捱饿,挖野菜就是为了填饱肚子,他们把野菜掺上麸皮,捏成窝窝头蒸熟了当饭吃。

而现在的人们,平时大鱼大肉的吃腻了,更想吃这些野菜,既尝鲜,又保健。母亲总是把我们挖的野菜,分给左邻右舍,看他们如获至宝的欣喜眼神,我们的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甜丝丝的。

不知不觉中,春天挖野菜的习俗就被人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但同样是挖野菜,意义却迥然不同,过去是为了生存,现在却是一种情趣,一种对春天的美好寄托。不得不感叹,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年代,是多么的幸福啊!

“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

几日不见,大地已披上绿装。

那些翠绿的榆钱便又入了孩子们的眼帘,我们不再去挖那些越来越老的野菜了,榆钱就成了我们的新目标。胆大的孩子爬树上摘,胆小的便踮起脚尖用小手够。轻轻扯下几瓣嫩黄的榆钱塞进嘴里,香甜甜的,水嫩嫩的。

男孩子们总是喜欢爬到树梢,采摘那些最嫩的。树枝晃晃悠悠的,下面的我们仰着头,既担心又害怕,一个劲地提醒他,可他装做听不见,还是呲溜呲溜地往上蹿,吓得我们一个劲地尖叫,而树上的人还回过头朝我们做着鬼脸。

捋了榆钱回家,母亲会把它们清洗干净,拌上白面清油上锅蒸熟,筋道,柔软,还带着丝丝香甜。我们便大口地吞咽起来,吃了一碗又一碗,感觉这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美味。

随着春的脚步越来越近,满世界都是清丽和生机。

细雨微凉,珍珠似的雨滴落在嫩黄的枝丫上,落在河水里,荡起一圈一圈的涟漪。春雨过后,梨花杏花纷纷零落,一个个小青果悄没声儿地挂在了枝头,藏在叶子中间,风吹过,若隐若现,我们看着它们,馋得直流口水。

这时候,男孩子们像只猴子一样,蹭蹭蹭几下,就窜到了树上,那些酸掉牙的青杏便抛了下来,从撒着金色阳光的绿叶的缝隙穿越而下,在无数双小手的争抢中,装进了我们的小口袋,直吃得满嘴口水直流,牙齿被青杏酸倒,吃饭都不敢咀嚼了。

也不知道是哪天,突然就发现夏天悄悄来了。

随着雨水的增多,河水也跟着上涨,原来就宽敞的伊犁河变得更开阔了。大人们也忙完了庄稼地里的活,闲在家里等待秋收。

夏日的伊犁河,像一位温柔贤惠的母亲,缓缓地流淌在天山南北,用它丰盈的乳汁,灌溉哺育着两岸的土地和各族人民。

伊河两岸,大片的草原,大片的原野,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吸足了水分,更加的生机勃勃了。偶尔飘过几朵云块,也难得集结,很快各自散去。高远得似乎无法触碰,又仿佛伸手就能够摘下日月星辰。

伊河两岸,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一座座古朴的老屋子,掩映在青山绿水中,鸡鸣狗叫和着河水,流淌着忙碌的日子。

小伙伴们放学后就一起去河边割猪草,一边割草,一边采摘那些田埂边的野花,把它们编成花环戴在头上,玩累了就坐在树下,选那些光滑的柳枝做柳笛吹。

天色晚了,远处传来牛羊牧归的哞哞声,伊犁河水也安静了下来。孩子们吹着柳笛,提着装满猪草的筐子回家。天空湛蓝,夕阳金黄,五彩的晚霞相互追逐着,一会像匹奔跑的野马,一会又像只顽皮的兔子,孩子们蹦蹦跳跳,别提多开心了。

到了暑假,这是个难得空闲的季节,一到中午,全村庄的孩子们差不多都集聚在了这里。这是一个水不深的浅水湾,男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跳入河中游泳去了,女孩子们却在水浅的地方互相打闹嬉笑,扑通扑通地来回折腾,原本清澈的小河变得混浊一片。

我从小就胆子小,只好卷起裤管坐在石头上,和女孩子们在浅水处相互嬉水。双腿放进清凉的河水里,水波轻缓地拍打着岸边的石头和我们的小脚丫,发出咕噜咕噜好听的声音,像妈妈拍打着婴儿入睡的摇篮曲。玩够了水,大家排成一排,手拉着手踩踏那些松软的泥沙,柔软的泥沙在我们脚下越来越软,最后浮起了一层水,大家嚷嚷着、欢叫着,换个地方继续踩踏。

玩累了,我们便躺在沙子上晒太阳,看白云一朵一朵地从蓝天飘过。

等太阳晒干了衣服,我们便沿着河川往前走,捡那些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小石子。这些各色各样的石子,在河水的冲刷下显得特别干净,色泽艳丽,形态奇形怪状。如果运气好,兴许还能捡到玛瑙玉和戈壁玉呢。大家各自炫耀着自己的收获,又说又笑,全然不顾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头上。我们顺着河川一路寻觅,遇见酸果子和红里透紫的野葡萄,便争先恐后地抢吃起来,这些甜中带酸的野果子,咬一口酸得口水直流,咽下去却甜滋滋的。大家彼此望着满嘴满脸的果汁横流,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河川靠近山脚时,我们便一哄而上去爬山玩。山坡上开满了野花,黄的、粉的、蓝的,像无数盛开的小星星,撒在绿色的地毯上,好看极了。女孩子们在花丛中追蝴蝶、捉迷藏,把野花编织的花环用力抛在空中。调皮的男孩子爬树掏鸟窝。玩够了,大家欢呼着奔跑起来,脚下是软绵绵的草地,前方是迎风起舞的青草,远处田野的庄稼被风一浪一浪地推向天边,一群白鸽飞过,从云朵上传来的鸽哨声,与布谷鸟的叫声一起融合成一些情节、一些画面,如一阵风迅速聚合在一起,在我的心里扎了根。

我们笑着、唱着,把这些美好的记忆一一储存在了远去的风里。

到了傍晚,天边被夕阳烧得通红,大人们扯着嗓子吼叫着自家的孩子,该是回家吃饭的时候了,满身泥巴的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各回各家。

夏天就这么匆忙过去了,秋天的伊犁河变得更清澈了,它缓缓地流过草原,流过山川,流过天山脚下,与蓝天白云相依,诉说着新疆的广阔与辽远。

晨曦,骑着马儿的牧羊人,赶着牛啊羊啊,畅饮着伊犁河水,当一抹金阳从云层中透出,天空装满了蓝,空气中流动着阳光的醇香。

大片的庄稼用成熟铺展着天地的灵气,沿着河川,沿着山路,沿着黑油油的土地前行。碧绿的山野仿佛一夜间换上了金色的盛装,高粱红了脸,低着沉甸甸的头颅微笑,玉米捋着金灿灿的胡须,在风中哗啦啦地抖着叶子歌唱。

收获的季节到了。

田野里,轰隆隆的收割机日夜不停地响彻在无边的农田地里,一车一车的粮食被拉进麦场上,金灿灿的玉米粒、红通通的高粱米、黑油油的葵花籽,一大片一大片地晾晒在阳光下,散发出特有的清香,令人心醉。

果园里,维吾尔姑娘们正熟练地采摘着熟透的葡萄,她们又说又笑,把一筐筐香甜装进货车,送进千家万户。

而我们便又过上了枯燥无味而又孤独的日子。每天在校园里听着老师在黑板上吱吱嘎嘎,无休无止地写着难懂的算术题,书包里背着永远也写不完的厚厚的作业本。

回到家里,我们除了做完作业,还要完成父母布置的各种家务活。喂鸡喂鸭,给猪割猪草,收拢晾晒在打谷场上的庄稼。

干完了活,便坐在门口玩土,看黑压压的蚂蚁们把死了的虫子搬回家,看一群一群的大雁排着队,从蔚蓝的天空飞过,消失在无边无际的天尽头。我们眼巴巴地望着日头慢慢地落进西山,盼望着那轮圆月早点从山背后升起,父母亲就可以收工回来了。那时候,感觉日子老长老长,长得没有尽头,不像现在,还没来得及做点什么,眨眼一年又没了。

新疆的冬天漫长而又寒冷,有时候一下雪就是好几天,北风卷着雪花发出呜呜的怪叫声。

远远望去,山水相依,群峰倒影,皑皑白雪静静渲染着一片纯白。

伊犁河也慢慢地上冻了,如一面镜子,平静地泛着微光,只有麻雀在树上叽叽喳喳嚷嚷着寒冷。

蝴蝶一般的雪片在空中飘舞着、旋转着,静静地落在河面上、树顶上,远远近近的景物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中,空气显得特别地温柔,所有的躁动都开始安静下来了,安静的原野,安静的城市,安静的院落。

长大后的我们,越来越依恋这条美丽的河了。

周末清晨,我习惯性地陪着爷爷漫步在美丽的伊犁河畔。

被伊犁人称作“母亲河”的伊犁河,淡淡的晨雾笼罩着河面,几只小游轮在河面飞驰而过,卷起的浪花像一把把剪刀,瞬间撕开静静的河面,风一样飞向远方。

太阳升起来了,雾气慢慢淡去,秋天的伊犁河碧波荡漾,河水被蓝天浸得奶绿,顽童般地嬉戏、缠绕。

微风柔柔地吹着新建的伊犁河大桥,宽敞的桥面上车来车往,人行道上游人如织。

伊犁河是中國唯一一条从东向西流去的外流河,也是新疆水流量最大的一条河流,多少年来灌溉着塞外江南伊犁的千亩良田与牧场。

尤其是伊犁河上的二座桥,它是伊犁河的门面,是伊犁人的骄傲。

走在伊犁河,你会情不自禁地舒展因愁绪而紧锁的眉头,你会不知不觉地放慢疲惫沉重的脚步,因为宁静的伊犁河像母亲的手臂,轻轻拍打着你的胸膛,美丽的伊犁河大桥,那种雄伟壮观、那种古朴优雅的韵致向你扑面而来。

一阵风吹来,吹动了爷爷花白的胡须,他的眼睛里居然有些湿润。

爷爷的身后,是刚刚建起的新大桥,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九个拱孔犹如九张巨弓,支撑桥面凌空跨越天堑,非常地雄伟壮观。

大桥位于伊宁市城南的伊犁河上,桥下水流湍急,河边树木茂盛。

大桥的桥型属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下部为钢筋混凝土高桩承台,并特设有钢板破冰体,以防春季融冰时,巨大的冰块对桥梁的冲击。全桥共九孔,远眺九个拱孔加九张巨弓支撑着笔直的桥面凌空跨越天堑,显得异常雄伟壮观。桥面两侧设有人行道,修有图案式水泥栏杆。

爷爷凭栏眺望,奔腾不息的伊犁河像一幅绵延的历史画卷展现在眼前,令人遐思无穷。

爷爷,新桥建成了,你是不是很感慨啊。

爷爷没有说话,却抬头望着远处那架老桥,心中似有千言万语。

爷爷,新桥可比老桥宽敞多了,桥面为一级路面双向4车道,其比塔里木河大桥还长200多米。再说,老桥和新桥两桥都保留,虽然说两座大桥一老一旧,但是人们对它们的喜爱程度都是一样的。人们可以在两桥上随意游玩,在黄昏中看落日,拍照。在晨雾中看日出看河水,像人间仙境,多好呀,怎么你不高兴吗?

爷爷久久地凝视着大桥,一眼望不到头的桥身、美丽的护栏、漂亮的灯杆,川流不息的车流和桥上漫步的游人。

他掏出了口袋里的香烟,用打火机点燃,慢慢地吸了起来。烟味呛得他剧烈地咳嗽起来。

我怎么能不高兴啊,政府花这么大代价为我们谋幸福,我感恩还来不及呢,我只是想起了一些过去的事。

我用手给他捶背,并扶他坐在了路边的椅子上。

你知道吗?这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河水浩浩荡荡向西而去,将素有 ‘塞外江南美称的伊犁河谷分为南北两岸。

宽阔的伊犁河阻挡了两岸人们的往来,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称伊犁河为伊江、丽水、伊水,特别是清代许多文人志士结客城南临江凭吊,寄托忧国忧民的情怀。

邓廷桢赋《伊丽河上》诗即是其中一例,诗云:

万里伊丽水,西流不奈何。

驱车临断岸,落木起层波。

远影群鸥没,寒声独雁过。

河梁终古意,击剑一长歌。

1959年,并不富裕的国家正式启动计划,在伊犁河旧渡口上修建一座木桥。当时我刚从学校毕业,就被农业社抽调去‘青年突击队参加建桥。那会儿,我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每天和大伙一起抬木头、建桥墩,尽管一天下来累得骨头都要散架了,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伊河两岸的人们从此就可以来去自如,再也不会望河兴叹了。

爷爷边说边又接上了一根香烟,烟雾飘过,呛得爷爷又咳嗽起来。

到了1975年,这座木桥已经远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了,国家又重新设计改造了原有的木桥,成为现在的伊犁河大桥,就是那老桥。

有幸的是,我又一次参加了这个桥的修建工程。

当时建桥的任务重、工程大。工程师们亲临施工现场,和农民工打成一片,同吃同住。

白天烈日炎炎,民工们在河坝里挖石头、掏沙子,晚上把料石运送到位,车不够就用肩挑人扛,用架子车推。广播里喊着口号,红旗在大桥上高高飘扬,大家情绪高涨,我带领大家日夜奋战在第一线。

有一次晚上,连续干了几个通宵的我,终于支持不住,倒在了工地上,我被送进了医院。没过几天,我便又投入到了建桥的队伍里。

经过人们几个月的日夜奋战,大桥终于竣工。

我也在这次建桥中,被评为先进个人,还上了报纸。

此刻,爷爷的脸上挂着骄傲的微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情似火的年代。

可惜爷爷老了,这次修建新伊犁大桥我未能参加,遗憾啊!

爷爷扔掉烟头站了起来,望着大桥的尽头,苍老的脸上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爷爷,你不是也见证了新桥的建筑过程吗?有什么可遗憾的。我每个周末都陪你来大桥走走,你既可以在桥上欣赏伊犁河的美景,又能多看看那些美女老太太们,多好。

傻丫头,都多大了,还开爷爷的玩笑。

爷爷捋着胡须大笑起来,脸上的不快一扫而光。

此刻,桥上的行人和车辆越来越多。我陪着爷爷慢慢地走在伊犁河畔。

伊犁真的太美了,我们能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是多么的幸福和自豪啊!我边走边感叹着。

那是当然啊,伊犁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有雄伟的天山、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幽深的湖泊和溪谷,还有著名的喀拉峻草原、巩乃斯草原、唐布拉草原、那拉提草原、昭苏草原;青铜时代的乌孙土墩墓葬群、西辽西域名城阿力玛里遗址、唐代弓月城遗址,还有乾隆皇帝御书的格登山记功碑和伊犁将军府等。

这些可都是我们伊犁人的财富和骄傲啊!

伊犁河的中、下游水流虽然平缓,但在我国境内雅马渡至国境段可通航汽轮呢。

我惊讶地说,啊,爷爷你懂得的真多,难怪人们都叫你‘活地图呢。我只知道在伊宁附近河床宽达1公里以上,河滩漫布,水流分叉,多沙洲岛嶼,风景秀丽。没想到这么宽阔呀。

爷爷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自豪感。

我们走着走着,不觉就来到了伊犁河河滨公园。这公园水上景色和森林融为一体,幽静曲折,风景秀美,可是人们避暑的好去处呢。每逢节假日,这里篝火点点,人们煮鲜鱼、烤羊肉,开怀畅饮,然后在草地上歌舞嬉戏,好不开心。

我挽着爷爷的手臂,祖孙俩边走边看边谈。中途吃了烤包子、羊肉串,还带爷爷去了游乐场。爷爷的身体可真好,居然陪我骑木马、射箭,还坐了摩天轮,下来头都不晕,乐呵呵的。

不觉已是黄昏,大桥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很巧,一对新人正在举行婚礼。

生活在伊宁市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都有在傍晚举行婚礼的习俗,而且大多会把婚礼场地选在伊犁河大桥上。

当新郎把新娘从家中接出来时,接亲的队伍首先来到伊犁河大桥,让伊犁河大桥为新人作证,祝愿他们的爱情像伊犁河水一样源远流长,天长地久。

伴着手风琴悠扬的乐声,盛装民族服饰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围绕新人载歌载舞,伊犁河大桥上仿佛成了一条欢乐、幸福的河流。

此刻,夕阳西下,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洒在宽敞的桥面上,也洒在游人的脸上。

我们站在桥上,举目眺望,老桥两边,游乐场和民俗园掩映在绿树丛中,远处的雪山若隐若现,白云缭绕,群山横亘绵延,绿草如茵的大地上金黄一片。

美丽的伊犁河,正不遗余力地裹挟着山水的幽蓝和青草的碧绿,与落日一起奔涌着……

猜你喜欢

大桥爷爷
相关论
不甜不要钱
逃跑的大桥
数鸭子
冬爷爷
站着吃
港珠澳大桥通行全攻略
彩虹桥
野狸岛望港珠澳大桥
爷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