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实“四环节”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1-09-13冯洁

中学物理·初中 2021年8期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教学

冯洁

摘 要:目前多数教师的教学行为依然还存在“一言堂”现象,如何在一節课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学思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四环节”的角度去实施教学,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增多,教师的教学灌输时间减少,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四环节;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16-0031-02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系统创新学术团队“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改进创新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201630019).

作者简介:冯洁(1983-),男,四川邻水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育教学.

目前,初中的物理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教师多讲学生少练的现象,“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学思想多数教师不知道如何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阐述“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1 学生预习有目标,教学目标要明确——备课环节

教师明确学习任务单,指引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学习任务单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引,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做好课前预习,提前做好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储备.教师要“依纲扣本”,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紧扣教材设计,有梯度地设计学习任务单.例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1节“温度”,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 1.1.2 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依据课程标准,笔者设计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单见表1.

教学目标(1课时)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根据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教师要提前制定好教学目标,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学目标太多,学生会走马观花,难以实现目标的达成;教学目标太少,学生轻松收获的同时会感觉浪费太多时间,降低对教师的信度.

教学主线要清晰,设计问题要有梯度.清晰的教学主线一定是围绕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围绕一条主线适合学生去认知某一个未知的知识领域,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自己对教学的认识和判断.如何让多个教学目标形成一条完整教学主线,教师需要多思考如何设计教学问题,一般要做到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巧妙设计教学问题.导入问题多采用情景式、演示实验、视频播放等引入方式,让学生迅速回顾课堂,较早地进入学习状态.

2 教学语言要简洁,教学示范要规范——示范环节

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决定教师的课堂问题要严谨有梯度,同时决定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简洁.问题表达要简洁清晰,不能有歧义,指导学生能清晰地向一个方向思考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的有效性.以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四章第1节“热机”的教学示范为例.塑料瓶内装入少量的液态乙醚(如图1所示),待乙醚挥发充满整个塑料瓶后,启动电子打火器,活塞瞬间飞出.

问题1:启动电子打火器后,电能转化为什么能?

(模拟汽车启动)

问题2:乙醚瞬间燃烧,推动活塞飞出,内能转化为什么能?相当于热机的什么冲程?(类比记忆法)

问题3:乙醚燃烧释放的能量太少,是否可以换用其他燃料?(引出汽油)

问题4:汽油燃烧后生成的废气怎么排出?(引出排气门的功能)

一节课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示范,在教师板书设计、示范讲解等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规范.一般将黑板分为板书区域(包含知识结构化板书、解决某类问题方法、物理的概念或规律的内涵等)、示范教学区域(规范地示范解答过程或依据等)、练习演算分析区域(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每个区域的重要性,同时也能抓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有利于学生根据不同区域做好笔记,做好课后复习的教学资源整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才能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

3 学生学习有体验,面批面改有策略——体验环节

在教师的示范引领后,学生及时完成教学体验.多数学生对于新知识都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从认知行为学角度来讲,及时给予学生体验,是对已学知识及时吸收的最佳时期.学生的体验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独立思考,可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限时进行思考解答;第二步是小组合作分享,小组内各自发表自己观点,对自己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享,侧重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小组专人收集并整理小组同学的分享经验,以给小组之间交流做好发言准备.以2020年广州中考题第8小题为例(如图2所示).笔者先让学生限时2分钟独立做出选择,再让小组交流各自表达自己选择的解题方法或依据.

例题1 如图2所示,小明分别使用甲、乙、丙、丁四种机械匀速提升物体(绳长不变),测得拉力和物体M、N所受的重力见表1,则

A.甲的机械效率比丙的大

B.乙、丁的机械效率相同

C.使用丙提升物体M时省力

D.实验测得的数据无法算出机械效率

利用学生帮扶学生的方式,落实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关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采取适当措施:学生独立思考体验总有先后顺序,教师可以优先面批面改已完成学生的作业,检查无误后,让他负责同小组的其他同学的学习,对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指导.以此顺序落实小组学习,待只剩最后1-2小组时,教师要亲自指导,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防止完成过早的小组无事可做.课后由小组进行汇报,是否小组内全部学生都已完成学习任务,如果还有没完成的,请同学提交同学名单,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单独进行指导.

4 教学效果有检测,教学反思要及时——检测环节

学生的学习有效性要落实到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课堂及时检测就是最好的反馈.教师每节课都预留3-5分钟的课堂检测时间,测试内容为本节课已学知识,限时进行测试.测试的目的:一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测试数据,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真正落实到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二是为了强化学生对本节知识学习的理解及应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三是为了落实学生的练习任务,简单的习题由学生来讲,完成作业.单纯地完成作业,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强化训练,同时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可能会作出错误的判断.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复习课为例,采用2016年广州中考题进行课堂小测.

例题2 (2016年广州中考)如图3所示,质量为3×104kg的鲸静止在海里.g取10N/kg.海水密度不变.

(1)在方框内画出此时鲸的受力示意图(以点代替鲸).

(2)求此时鲸受到的浮力大小

5 结语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落实每一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并改进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作业要给予限时测试,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性,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正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吴仉蓉.基于导学案的物理高端备课策略[J].教育,2019(31):48-50.

[2]胡广兴.利用“导学案”提高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性分析[J].考试周刊,2021(23):125-126.

[3]陈银博.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研究[J].高考,2018(06):14.

[4]曾庆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评《我们追求的公开课——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09):125.

[5]張垠.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收稿日期:2021-04-27)

猜你喜欢

有效性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