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材料在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021-09-13沈泳男张玉雪杨春锁

工业设计 2021年8期
关键词:农居关村建筑设计

沈泳男 张玉雪 杨春锁

关键词: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地域材料;材料应用

地域材料通常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综合形成的物质特征,不同的地区会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材料特质,从而反射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风格[1]。东梓关村回迁农居的建造充分发挥了地域材料,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延续了江南地区传统的建筑色调肌理,营建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新乡土建筑。

1 東梓关村回迁农居的环境特征与文化背景

东梓关古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西南,距今已有1500 多年历史,是富阳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的缩影。东梓关村的悠久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评为中国第四批传统村落以及浙江省千年文化古村,村内遗留有将近百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还包括多处古寺庙、古祠堂等[2]。在独特的文脉与自然兼备的环境中,东梓关村回迁农居结合了当地风俗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基于江南水乡的景观特色与古村落的文化印象,营造出了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乡村居住场所。自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建成以来,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设计使人联想到旧时江南的景象和意境,同时也被看作是吴冠中先生江南水墨画的写实版,东梓关村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新晋网红村”(见图1)。

2 地域材料在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东梓关村为典型的江南村落,由于很多古民居年久失修,部分古民居存在墙体裂缝、墙壁倒塌等问题,导致原住民的生活环境较为恶劣,当地政府为了改善当地住户的生活条件,安排一期先外迁50户,实行宅基地“一户一宅”的分配模式,在老村落的南侧进行回迁安置[3],成为了杭州市首批“新杭派民居”的示范点。地域材料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将地域材料应用于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建筑设计中,可以节约建筑的造价成本。一方面,地域材料的应用延续了江南水乡的文化印象;另一方面,保持了人居生态环境健康,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其二,地域材料的色调运用与江南传统肌理相呼应。黑、白、灰是江南民居中常见的色彩。白墙黛瓦以及流线型的屋檐造型,均为江南水乡的主要色调。水乡生活宁静而祥和,这种生活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色彩观念。因此,江南水乡的建筑大多采用黑色、白色、灰色等中性色调,也正好符合当地人们对色彩的心理需求[4]。清雅简洁的材料色调构成了东梓关村回迁农居的建筑立面,与原村落的传统建筑形成了相似的色调关系,从而使建筑整体都保留了传统江南民居的韵味和意境(见图2)。

其三,地域材料的应用可以使东梓关村回迁农居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东梓关村回迁农居以其两层的适宜尺度,在田野与山脉的衬托下,营造出了一幅精美的世外桃园景致。植物能够协调建筑与空间的关系,将建筑本身的特点衬托的更为鲜明。具体表现为:群落建筑形成高低错落的动态感,嵌于山脉之间,近景为“屋山”,远景借真山,建筑造型不仅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也因其屋面形态与山脉交相呼应(见图3)。

其四,地域材料的运用有利于游客们了解江南地区独特的建筑风格,感受不同的自然环境与当地的建筑文化。

3 地域材料在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路建筑的材料肌理携带着这片土地的基因,承载着其深厚的文化[5]。以下通过对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建筑界面上的典型材料进行具体分析(见图4)。

3.1 瓦材在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东梓关村回迁农居的屋面材料沿用当地的青瓦。青瓦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泥料处理、模压成型、烘干、焙烧而成,颜色以青灰色为主,屋顶附青瓦的建筑通常给人以朴素典雅的感觉。受地域气候差异的变化,南方湿热,降雨量大,建筑屋面结构以斜屋面为主,斜屋顶附瓦的主要作用是便于屋顶排水、保护建筑结构。屋顶瓦对建筑室内也有一定的作用,它的保温隔热性能不是因为瓦材自身的厚度,而是因为瓦片与屋顶之间形成了一层空气缓冲的间距,瓦与瓦之间的叠压也不易受到损坏,同时还能提高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3.2 花式砌筑在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由南进入的前院作为最为开放的空间,墙体采用24 砖墙厚度,以不同的砌筑方式形成了半私密性质的砖墙,同时建筑其他功能空间以同样的方式砌筑。例如楼梯间、设备平台、方格窗户边侧区域,这样的砌筑方式保证了光线的充足。同时回迁农居建筑界面上的花式砖墙可以将院内不同空间加以区分,形成相对的小空间。作为家庭内聚空间,镂空墙具有连续性与独立性,形成一种内向的空间感,同时使得建筑的界面更富于变化。

3.3 木材在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东梓关村回迁农居的每个单元进出入口以及庭院落地窗均运用近人尺度的钢木结构挑檐,采用当地传统的木构工艺建造。在外力作用变化时,木材能适应一定的结构变形,同时木与钢的结合使内部受重力分配更为合理,形成了重量较轻的悬挂构件。农居的室内多运用木材作为地面或墙体装饰,木制材料具有冬暖夏凉、保温隔热的材质特性,对居室的温度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木材本身具备吸湿和解吸的材料特性,可有效减缓室内空间的湿度变化。

3.4 石材在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建筑的街巷空间以硬质界面为主,广泛运用当地的石材,因多雨潮湿的气候环境,以火烧面板等经过防滑处理的铺装石材为主,其中毛石、碎石等石料经过加工处理作为街巷地面的面饰铺装,形成联通各个空间的枢纽,地面石材的纹理给人以自然质朴之感。院落前侧的地面运用大小不一的矩形块状式铺装形式,排水口周围则铺设鹅卵石进行局部点缀。针对不同的空间功能,石质铺装既有体量差异又有纹理色泽差异。

3.5 青砖在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青砖是一种自然质朴的建筑材料,江南建筑多用它来传达一种朴素、清新、典雅的文人气息。传统工艺烧制的砖是一种形状规整、密度高、抗压性强、无污染、部分产品可回收利用的绿色建材。砖的组合方式可通过移位、旋转、拼接、凹陷等不同的堆砌方式进行墙面处理。东梓关村回迁农居根据不同的空间功能,构成白墙与青砖墙相结合的立面形式,同时局部镂空的青砖墙面使空间序列变得立体且丰富,白墙与青砖的结合则给人以一种质朴自然之感。

3.6 玻璃在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玻璃材料的物理特性给人一种轻盈透亮之感。在建筑营造过程中,玻璃在满足接收光照与视线的同时,对不利的自然气候因素也有一定的空间阻隔作用。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建筑立面上运用大面积的凸窗造型,能最大限度的引入建筑周边的景致,使建筑立面既富于变化又具有现代感。同时建筑界面上的花式砖墙与玻璃的组合,是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的对话。农居建筑立面上尺度较小的矩形窗多为中空双层玻璃,中空玻璃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隔热、隔音、减轻建筑重量等特点。中空双层玻璃能防止辐射热引起的不适,减轻因阳光而引起的眩晕感。

4 结语

东梓关村回迁农居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乡村肌理的原真性,以现代的形式语言重构传统元素,以当地不同的乡土材料呈现不同的空间属性特征,分别从建筑界面的材料质感、肌理、颜色等多方面进行了诠释,增强了建筑造型的节奏感和层次感,聚落化的空间布局形成了丰富的空间界面和街巷空间形态,充分展现了新乡土建筑的地域性表达。

猜你喜欢

农居关村建筑设计
闻喜关村
全国科小院 山农居第四
梦想在关村起航
——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襄汾县古城镇关村党支部书记王晋刚
绿色施工技术在农居建设中的应用
东梓关村体系化修复古建筑群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古韵新居
建筑设计的困惑
唐山市农居围护结构及采暖方式的调研与分析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