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21-09-13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绍纯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质量国有企业发展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朱绍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能否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具有重要影响。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时代性、现实性的紧迫任务。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要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一是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战略决策,以及上级党组织有关重大决策部署,确保企业工作大局始终面向新时期中央对国有企业的职责定位和上级的工作要求,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工作方针,始终围绕增强“六种力量”的工作主线。同时结合实际,发挥党建引领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落地生根,之所以能在指导中国人民创造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中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结合实际的理论才有生命力,结合实际的党建才有引领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结合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覆盖的业务领域、达到的经济规模来谋划方案,要结合企业的组织设置、党员结构、职工分布来制定措施,要结合企业工作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分清轻重缓急、排好主要次要,有序高效地推动落实。真正把党建要求融入政策导向、制度规定中,把党建作用发挥在凝心聚力、加油鼓劲上,拧成促进发展的“一股绳”,杜绝各自为政的“两张皮”。另外,引领发展,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生命线。评价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做得好不好、质量高不高,归根到底要用企业发展实效来检验。这就要求国企党建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始终紧扣方针目标,通过接地气、有温度的党建工作,把党员职工思想行动统一到企业安排部署上,把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出来、释放出来,真正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作用体现在引领发展上,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动力和坚强保证。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核心要义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进而实现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抓手,因而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决摒弃与高质量发展不相符的思路和做法,始终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的首要标准,始终坚持以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持续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能源格局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给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重重挑战。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进入新时代,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更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掌握企业发展战略主动权的必然选择,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建设具有强劲竞争力企业的必由之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拓进取,勇挑重担,积极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途径,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切实解放思想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一文中强调:“这一思想,是5年来我们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性概括,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当前,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更深刻、更广泛的历史性变革。

很多国有企业面临着业务结构不尽合理、体制机制不够顺畅高效、创效能力不强等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在思想层面普遍存在着计划经济思维较重、市场化意识不强、“官本位”“等靠要”思想严重、精神状态不佳等问题。有的习惯于惯性思维、本本主义;有的思想僵化、视野不宽、畏手畏脚、等靠要拖,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从解放思想方面破题,主动突破传统认识局限,主动打破原有的陈规陋习,进一步创新理念,转变方式,突破瓶颈,拓展空间,真正做到解放思想、转变思路、抓住机遇、跟上时代。只有这样,才能把内生动力激发出来,把发展活力释放出来,把巨大潜力挖掘出来,开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也是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这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主营业务价值创造能力。同时,积极以新思维新理念推进新举措、谋划新发展,在巩固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化解过剩产能,统筹推进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和“处僵治困”等工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业务与新经济模式的融合发展,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往前走。”中国经济发展在2015年就步入了新常态,全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启动。在此大背景下,以火电为主的能源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不良资产占比大、大而不强等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围绕“优存量、强增量、控亏损、调结构、强管理”,使企业一步一步走出困境,成为必由之路,需要走出一条由更多地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快速扩张,到追求质量和效益的转变之路。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行业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提出我国力争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为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提高对“双碳”目标的认识,实现这一目标,是为了破解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以清洁绿色方式满足人类用能需求,提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提升人类福祉。我们既要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又要在实施路径中,充分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综合考虑转型发展与保持经济竞争力的关系,尽可能做到低成本减碳、高质量发展。

面对“双碳”目标,能源行业任务艰巨。“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进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电气化进程加快,将推动电力需求保持刚性增长。预计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分别达到9.5万亿、11.3万亿、12.6万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燃烧占全部碳排放的88%左右,电力碳排放占全社会碳排放4成左右。近年来,我国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提升电网调节能力,以及能源消费实施“双控”措施,节能减排已取得巨大成绩。随着全社会电气化水平的提升,更多碳排放从终端用能行业发生转移,电力行业碳减排压力将持续加大。在此背景下,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行业促进自身碳减排、支撑全社会碳减排的必由之路,是实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七个原则。一是必须以战略规划为先导。要科学研究和制定公司“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方向。要坚持以规划为统领,坚定信念,毫不动摇地将清洁能源开发和综合智慧能源发展作为公司转型升级的两个主攻方向。二是必须以先进理念为引领。要牢牢把握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改革思维,摆脱传统体制约束。坚持推进经营发展理念向做强做优的质量思维转变,向核心竞争力的市场思维转变。三是必须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未来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将成为新的竞争支撑,需要企业进一步做好战略部署、增强技术储备,形成科技创新的大协作、大集约,谋划创新科技在产业应用中的布局和实践,形成一批能源新技术的“杀手锏”。四是必须以人才队伍为支撑。企业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发挥全体干部员工的智慧和力量。面对“三新产业”巨大的增量市场和广阔蓝海,勇于破除“谷仓效应”,打破板块壁垒,创新构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五是必须坚持防风险守底线。把底线思维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把守住底线的措施落实到各项工作全过程,坚持依法合规谋发展。六是必须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始终牢记央企的初心和使命,将企业发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行思考和谋划,争取获得多方面的支持。七是必须坚持合作共赢谋发展。要以合作共赢、协同发展为原则,进一步扩大“朋友圈”,更加广泛地寻找合作伙伴和资源,促成合作关系,拓宽发展空间。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到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绿色的发展。绿色发展是我国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强化风险防范和绿色经营,确保企业机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企业发展与节约并重,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作为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清洁型、节约型企业建设,大力推动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强化能源管控,加快淘汰高耗能、低效益产品和装置,从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入手,在源头上严控污染物产生,在过程上狠抓监督监管,在治理上强化污染物处理,严抓环境敏感区环保管理,坚决杜绝环境污染事故事件。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时强调,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猜你喜欢

高质量国有企业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