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派传统民居色彩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2021-09-12许瑜嫱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中式

许瑜嫱

摘 要:文章以徽派传统民居为研究载体,以徽派传统民居的色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徽派传统民居色彩的运用,深入发掘传统色彩元素的文化内涵及其搭配原则,并将其运用于现代家居空间设计之中,实现徽派传统民居色彩与现代家居空间设计的巧妙结合。

关键词:传统色彩;新中式;徽派民居建筑;色彩对比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传统面临着同化的危险,家居空间设计中的地域特色和个性文化也正在逐渐被大众遗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传统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成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内容。目前关于传统色彩的研究以传统文化对色彩的影响为主,较为忽视环境心理和色彩构成的关系,以及地域差异下的色彩审美。本文通过探索家居空间设计中的传统色彩运用,研究并了解其文化内涵,将传统的色彩搭配运用于现代家居空间设计。

一、徽派传统民居色彩的起源与特征

室内设计中传统色彩元素的运用近些年来逐渐兴起,徽派传统民居色彩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徽派传统民居的起源可从地理环境和使用的材料两方面来看:首先,“徽之为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中”(王安石《孙抗墓碑》)。徽派建筑多位于皖南地区,当地群山环绕,云雾缭绕,气候多雨,故使用石灰粉墙,以起到防潮作用。其次,皖南地区木材、石材资源丰富,是徽派建筑取材的重要来源[1]。地域环境是影响徽派传统民居色彩形成的主要原因,其色彩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徽派传统民居最突出的特点是“粉墙黛瓦”,但是灰白色的墙体、青黑色的瓦片不是徽派建筑色彩的全貌。徽派传统民居色彩由基调色谱和点缀色谱构成,以黑、白为建筑外观的主色调,辅以门窗上的木色平衡,冷暖相结合的同时,又增加了明度较高的细节饰品[2]。

二、徽派传统民居色彩的形成原因

徽派建筑是在多种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较为主要的就是儒家学派、程朱理学的影响,此外通过研究也不难发现道家学派思想的痕迹。多方文化糅杂在徽派传统民居建筑之中,产生了和谐之感。

(一)儒学、理学对色彩的影响

皖南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深受儒家学派的影响。儒家学派推崇西周时期的“五色观”。孔子所强调的不是色彩的视觉效果也不是色彩给人带来的情感意味,而是色彩的象征意义。色彩关乎人文礼法,给人们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心理暗示,例如尊卑、伦理、道德、等级等。推崇纯粹的美,拒绝过于繁杂的装饰,体现和谐以及纯正的感觉是孔子所强调的色彩观念。

徽派传统民居中,黑、白被大面积运用。黑色被认为是天的颜色;白色则与黑色相对,体现淳朴。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白色具有多向性,代表了光明。徽派传统民居建筑中高耸延伸的白墙几乎要与浅色天空连成一片,这是徽州人民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此外,徽派传统民居色彩也与五行有一定的联系,民居色彩中间所衔接的青灰色与五行中的水相对应。五行相生相克,青灰色的运用寓意着规避火灾。五行与色彩的结合运用不仅仅是在徽州有所体现,许多地区也有着相同的传统习俗。

(二)道法自然对色彩的影响

徽派传统民居色彩中的无彩色观念深受道家学派的思想影响。道家学派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只有避免各种颜色的图画,才能创造出一个纯粹的世界。它追求自然美,追求平淡自然的色彩观念,推动了对于黑色的追崇,这在徽派建筑的色彩中有着较深的体现。徽派传统民居的整体色彩以黑白灰为主,使人联想到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看似一目了然,实则显得神秘莫测,表现出“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蕴[3]。

(三)清雅朴素的人文环境对色彩的影响

人们对于色彩的最初感悟来源于对自然意向的直接体会,例如人们由蓝色的天空和湖水感受到了蓝色的忧郁与静谧,由黑夜和远山体会到了黑色的庄严与肃穆,人文因素与自然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色彩心理。美国建筑师赖特的“有机建筑”这一观点认为建筑应该是从地面生长出来的而非自然环境的粗暴撞入者,建筑应当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4]。徽州位于东南丘陵,多产木材和石材,建筑也以木石结构为主,其中石材以黟县青和茶园石为主。徽州地区依山傍水,徽派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建筑物与大自然相互渗透的格局[5]。

三、徽派传统民居的色彩提炼

徽派传统民居色彩是建筑外部色彩、内部装饰材料色彩和软装色彩三个部分所构成的,通过将传统色彩元素利用对比、调和的手法达到平衡,实现居住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

(一)徽派传统民居建筑外部色彩

徽派传统民居的外部色彩从色彩构成的角度上来说,为无色彩对比(由不同明度的黑、白、灰构成),外墙为大面积的黑色与白色、黑色与灰色、中灰色与浅灰色,丰富一些就是黑与深灰与浅灰等阶梯式的色彩。

此外,徽派传统民居置身于美丽的山野环境之中,以蓝天、田野、高山为背景,形成了无彩色和自然的有彩色的对比,如白与灰与蓝,同时整体上无彩色色块大于有彩色,所以整体视觉又更偏重于高雅、庄重。有彩色中还包含了同种色相的对比(同种色相指的是颜色在色环上相近,大概在15度左右)。徽派传统民居色彩中相同的色相、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蓝与浅蓝、绿与粉绿,又对比出统一、 雅致、含蓄、稳重之感。

(二)徽派传统民居内部装饰材料色彩

视觉色彩在空间中的运用都是有一定的物质载体的,这些物质载体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大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面积也是色彩构成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徽派傳统民居内部就十分重视不同色块的分布,通过不同色块面积比例之间的调和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整体既不能全是冷色,显得过于清冷、呆板、冷漠,又不能完全使用暖色,使人感觉过于强烈和躁动。弱色占大面积,强色占小面积,才能达到色彩对比的和谐。徽派传统民居在冷色调的室内环境中装点了暖色调的木雕装饰,暖色的镂空木窗又用冷色的青石砖包裹,不同面积比例的冷暖色调相互调和,构成了徽派传统民居的内部色彩[6]。

(三)徽派传统民居内部软装色彩

徽派传统民居的家具陈设以棕色和明度较低的相近色调为主。为此,在取木制造家具的时候,精益求精,将破环整体色调较为突兀的颜色剔除,以达到整体的协调。屏风、隔窗、桌椅也均取自当地最为原始的木材、石材[7]。

在软装中,徽派民居的色彩運用都是使用大面积协调统一、小面积对比的手法,例如在冷色的墙面使用红色的对联以及红灯笼等具有鲜艳颜色的装饰物,也使用了白色、蓝色为主的青花瓷器,小面积的亮色起到了中和调节的作用。

四、徽派传统民居色彩在家居空间

设计中的运用

徽派传统民居色彩在家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以新中式风格和较为原始的传统中式风格为主。传统中式风格将徽派传统民居的元素直接照搬,内部装饰工艺复杂,用料昂贵,受众范围狭窄;而新中式风格则作为后起之秀,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一)回归自然的色彩风格

徽派传统民居带有一种别致古典韵味,移步换景,庄重典雅,古色古香,这种经历了时间验证的美,更经得起仔细推敲。徽派传统民居色彩在家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几乎完全还原传统的装饰细节,使用大量的实木家具,以精美的镂空木雕为装饰,墙面简洁,整体色调较为低沉,偏向冷灰色调,同时软装多以带有复古怀旧质感的原色或明度较低的颜色为主,硬装则多为深木色,回归原始与自然,显得庄重、沉稳。

(二)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风格

纯粹的中式复古难以做到,且传统的装饰色彩较为沉闷,给人以较为低沉的心理影响。因此将徽派传统民居色彩融入新中式风格,成为传统色彩元素融入现代设计最为折衷的方法。

具体而言,就是大量使用中式风格家具,打造出清雅古朴的风韵,同时考虑到现代家居设计的简洁性与实用性原则,去除繁杂的元素,集简约与精致于一体。颜色的选择上,以素淡的白色与厚重的深棕色为主,用大量的灰色系作为过渡,同时利用大量的暖色灯光,冲淡颜色带来的冷调感。结合徽派传统民居的色彩构成方法,墙体以黑白灰为主,家具则以木色为主,再以少量的亮色软装进行点缀,就构成了新中式的装饰风格(图1)。

五、结语

徽派传统民居色彩带给我们的是心灵与视觉的休息,而传统色彩元素的运用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心理,给人带来一种清新自然、简单含蓄、宁静优雅的美感。文章通过对徽派传统民居的色彩进行提炼和研究,总结出徽派传统民居的色彩搭配规律,同时探索徽派传统民居的色彩搭配在当代家居空间设计之中的运用方式,这样一方面传承了传统的色彩文化,另一方面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得徽州的地域文化更好传播,使之成为徽州的地方文化名片,形成了规划统一的地域色彩风格。

参考文献:

[1]姚媛.徽派建筑元素的美学价值及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8.

[2]赵飞.徽派建筑的色彩研究及其对于现代设计的意义[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2):160-161.

[3]刘仁义,张靖华.安徽民居色彩成因及其文化内涵研究[J].工业建筑,2010(5):146-148.

[4]孙娜蒙,李雨红,许民.赖特有机建筑与“天人合一思想”[J].华中建筑,2007(1):198-200.

[5]吕旸.徽州地域色彩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84-85.

[6]祁军伟.皖南徽派建筑的色彩构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9-50.

[7]胡家翀.徽派传统民居室内陈设设计研究与数字化表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5.

作者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

通讯作者:

高昱,学士,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新中式
浅谈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水墨元素在新中式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元素与现代空间的共融性探索
服装设计师马艳丽讲述六国领导人“新中式”礼服设计故事
“新中式”景观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