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2021-09-12谢丽珍

新农民 2021年33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战略农民

谢丽珍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全面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重要决策和传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大戰略。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建设使命。在本文中,笔者将阐述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乡村治理;乡村振兴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但农村经济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可以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全面地解决“三农”问题。因此,要通过适当的渠道和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农村经营基础,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性质。

1 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长远管理的战略高度认识和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农村共产主义奠定社会基础非常重要。

1.1 加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个覆盖面广、负担得起的综合社会,是一个由城乡划分的富裕社会。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解决农村农业在国民经济长期发展中的短板,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全社会共同繁荣。认清农业与农村之间的薄弱环节,是实现到2020年按计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全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的关键。农业和农村发展长期拖延的短期影响。中国农村特别是农村地区大量贫困人口的相对减少,是决定其能否影响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挑战的重要因素。到2020年,我们将能够按计划实现全面道路。为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说,我们充分理解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理念[1]。

1.2 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结构优化、扩大国内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合作、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首先要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加快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以及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中国农民经济收入偏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未充分激发他们潜在的消费需求。因此,通过实施聚居区振兴战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发展新型农村市场等战略,将有效拉动国内消费需求,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3 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农村社会基础

实施农村土地振兴战略,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农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搞好“三农”问题,既是经济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振兴村庄的战略,这一裁决主要是针对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群众经济薄弱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匮乏的现状,保持了党与农民之间的物质联系,巩固了党在地方政府中的群众基础[2]。

2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现实问题

2.1 经济发展暴露的问题

农业产业发展不畅,产业整合受多个单位制约。一是缺乏严格的农业控制和规划。管理严、实施难、用地难等问题突出,部委不能覆盖同一规模,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缺乏规划,生产导向独特,消费导向不足。更多的政策向农业生产倾斜,缺乏从市场发展角度看产业发展的支持,影响了整体产业水平的提升。其次,农业一体化受多因素资源限制。为了实现农业的全面发展,往往需要协调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和物质资源等多种因素。但从目前情况看,农村人口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更加突出。即使在大型建筑工地上,许多项目也因严格的土地规划要求而受阻。

2.2 政治发展暴露的问题

村民自治,缺乏经济保障。一是农村经济不稳定。年轻而有权势的工人涌入小镇,村民们缺乏热情。二是缺乏资金支持。目前,地方自治需要大量资金,但财政分配和支出不一致,村庄众筹运作压力越来越大,甚至个别基础设施项目都是村民。我要求退款。自掏腰包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抵抗力。村民自治与市政府失衡。一是支持自治的法律不完备,市议会职能不明确,影响村民利益的相关监督机制不健全。其次,村委会在村民自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村民自治是群众性组织。行政部门代表国家权力,体现政治权利。

2.3 文化发展暴露的问题

农村文化的流失——城市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导致农村中的劳动力获得更少的就业机会。设施设计参差不齐,金融体系不完善。一是配件设计不完整。活动室和图书馆位于经济发达地区,但利用率不高,浪费资源。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规划少,没有机会利用这些资源。二是公共服务支出不足。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对公共服务的投资明显不足。财政支持明显不足,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影响农村长治久安。公共利益表达不均,对公共利益的吸引力较低。一是鼓励公益的道路并不平坦。目前,人们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村委会和人大代表传达公共利益。然而,大多数村委会不想充当有利于他们的代言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全国人大的农民人数就会减少。此外,该地区对多元决策的支持明显不足,决策的执行偏离了人们的预期。其次,对人民的利率要求低。从表达民主意志的角度看,自我教育水平低,基层群众有回避和关怀意识,居民区分散,意见征集频率低[3]。

3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3.1 创新农村体制

农村制度创新可以改善农业结构,使利益相关者能够进行彻底的改革工作,增加农业发展的活力。在农村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落实经营权,让农民利用土地改革制度来提高整个区的经济利益。政府必须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理清农村财产关系,增加农民稳定收入。在此过程中,政府要保护农村资源,加大资金投入,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3.2 抓住核心因素,让关键要素充分流动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认清本质,充分增加乡村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经济资源等主要因素。一是加快農业人口迁移,推进城镇化,鼓励农民返乡,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帮助学生返乡创业。二是根据现阶段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继续创新和改革农村农村制度,推动投资农村公益性社区土地建设,服务农村。最后,从农民根本利益出发,鼓励外资积极投身农村,引导这些资本积极投资乡村振兴。此外,乡村振兴还可以积极依靠社会力量、技术力量和市场力量来拉动乡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有赖于农业的发展,也有赖于乡村文化的更新,以适应现代文化的发展。提高文化教育质量也是振兴地区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必须加强本市文化教育活动,实现教育创新,使地方振兴战略的实施,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素质。政府要引进先进的文化活动,建设地方博物馆、农村农家活动农场、乡镇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空间,让当地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改善农村社会风气,为实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条件。

3.3 建立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战略的实施应以相关制度为基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以战略实施为基础,建立现代区域管理体系。农民占该国人口和生活空间的大部分。达到振兴中华,必须以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为目标,需要亿万农民的共同努力。因此,必须积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农村,首先要建设一支热爱农村、了解农村的强大劳动力队伍,然后才能在下乡工作中以认真踏实的态度,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可以做。二是继续为广大农民尽心尽力。从农民的角度,让广大农民成为农村战略发展的直接受益者,让他们看到希望,让农村成为和谐幸福的乐园[4]。

4 新时代乡村振兴策略

在实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改革实施理念,政府要让村民参与到农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概念创新需要利益相关者组织思想和行动,以反映当地振兴战略的有效性。试点工作要精心谋划,认真开展,有效实施战略,减少问题。政府可以建设农村综合体,改善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还必须以当地的重建体系为基础,确保战略的实施包含适当而有力的保障[5]。

5 结语

实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政府和利益相关方充分说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妥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必须改革农村制度,利用技术来提高其战略价值。开展文化活动,建立现代人居体系,落实新时代乡村建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洪位.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的探讨[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20,29(6):92-98.

[2] 吴利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及策略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9):85-87.

[3] 隋林材.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及策略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12):92.

[4] 陈莉.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及策略[J].现代营销,2018(7):16.

[5] 本刊编辑部,孙玉琴.推进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来自“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研讨会”理论与实践的探索[J].中国民政,2018(10):6.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战略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农民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