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中农民内在动力的提升

2021-09-12郭广平

新农民 2021年33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摘要:乡村振兴需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当前部分农民的等靠要的心态等现象,表明乡村振兴中农民内在动力需要进一步提升。这种内在动力的不足,是部分先前农村政策的不完善、党的宗旨与现代政府理念之间的张力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通过扶贫政策的调整、民间力量的发挥、给予农民更多的获利机会等多种途径重塑农民的理念,进一步提升其内在动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主体地位;内在动力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政策激励、教育引导,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1]。

1 乡村振兴中农民内在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乡村是农民的乡村,农民不应该是乡村振兴的旁观者,只有农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农村群众的组织能力实现增强,农村才会发生质的变化。部分地方出现政府干部急、投资者比较热、部分农民比较冷的现象的确令人忧虑。乡村振兴中农民群体的内在动力能否充分被调动、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关涉到乡村振兴的效果。乡村振兴是关涉农民自身利益的战略,农民本应该是乡村振兴中积极行动的主体。乡村振兴需要亿万农民积极行动起来,没有农民自動自发地积极性行动,光靠外部的力量推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但是,实践中个别农民靠要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地区的个别群众在救灾等事件中事不关己的旁观现象时有发生,实践表明,部分地区农民内在动力依然有待提升。

2 乡村振兴中农民内在动力不足的原因

农民内在动力的缺失并不是短时间内单一因素的结果,扶贫政策的不完善、党的宗旨与现代政府理念之间的张力等因素,造成了当前农民内在动力的不足。

2.1 扶贫政策的不完善

先前的扶贫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并非就尽善尽美。由于政策设计存在一定不完善,在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

为了消除贫困,国家出台诸多扶贫政策,如安居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等。这些扶贫政策都带有大量的资金与资源,如金融扶贫中贫困户可以获得不超过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健康扶贫就是贫困户由政府出资缴纳新农合,并在大病保险、住院门诊等方面享受非常多的优惠。尤其是在低保政策与扶贫政策两线合一之后,低保政策、扶贫政策与合作医疗制度、大病保险制度、民政救助制度又联系在一起,一个贫困户资格就能够给当事人带来意想不到的诸多实惠。仅以医疗为例,低保贫困户就可以享受代缴合作医疗、医疗报销、大病补偿、救助和保险四重优惠,四重优惠之后,几乎相当于免费医疗了。具有低保贫困户的资格,就能享受比一般农户更好的医疗资源,贫困户也能从各个方面都能够获得政府的关照和帮助,这就使得普通的农户产生不公平的感觉。

农民的生产与日常生活混在一起的,生产生活无法严格区分,农民收入很难有效统计。同时,诸多农户收入差别非常小。当某一户具有贫困户资格之后,就可能一夜之间让一个家庭的生活状态比差距不多的邻居好很多。这就会让大多普通农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不平等感,同时,少数农民也会去竞争贫困户资格。现实诸多案例也表明,部分地区少数人当上贫困户、享受了诸多的帮扶政策之后,尽管已经达到脱贫的水平,但是却不想退出来。本身而言,扶贫应该是针对那些具有生产、劳动能力,具有积极致富愿望但缺乏致富资源和途径的人群,通过提供一定的帮扶,让他们在帮扶政策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对于没有生产能力的老弱病残,由低保政策兜底,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条件。但是由于当前的扶贫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加上民政、医保等诸多惠农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因素的确对激发农民内在动力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2 党的宗旨与现代政府理念之间的张力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种理念在现实中就逐渐演化为党对于群众的一切事情都有责任和义务。这就决定了从自身执政理念来讲,只要群众有需要、有要求,我们党领导下的政府就应该去予以满足。但是,当前这个时代,不论是大政府还是小政府,任何政府都是在一定的财政资源基础上的行动能力有限的的政府。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有限的政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基层政府,财力、人力的资源更是有限,解决事情的能力是一定的。但这种执政理念到了基层政府那里,就演变为基层干部的无限责任,基层干部需要变成千手观音。而在当前社会信息异常发达,农民群体不仅能够充分接收到中央的各种宣传信息,还经常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解读这些信息,个别农民甚至通过市长热线、上访告状等非正常途径来实现自己利益述求,超出政府能力之外的诉求也逐渐增多。党的执政理念与政府的有限能力之间、个别农民无底线的要求与基层干部有限能力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一过程中,部分群众遇事儿就找政府的思维形成了。有学者从治理的角度指出,当前中国国家治理中最大的悖论是停留在20世纪的亲民甚至慈善政治理念与进入现代社会以法治为基础的有限政府之间的悖论与矛盾[2]。

3 乡村振兴中提升农民内在动力的措施

提升农民内在动力需要通过政策调整、强化对群众的教育宣传等多种途径重塑农民的理念问题,并给予农民更多的获利机会,乡村经济发展中创造更多农民经营主体,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农民的内在动力。

3.1 逐步完善相应的政策

趁着当前国家全面开展乡村振兴之时,采取多种措施逐步剥离前期低保与扶贫政策中搭载与捆绑的超标福利政策,让诸多乡村政策回归到应有的理性目标上去,逐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改善全体村民公共物品与服务中来。给予最广大的农户提供更便利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将过上更高质量生活的期望与自身的努力联系在一起。同时,逐步调整乡镇农村工作的考核评价规定,避免个别群众无底线的诉求绑架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让基层政府有限的人力、物力、精力放在更有效率的乡村工作中去。

3.2 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风气

通过多种途径教育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一方面,要正面引导教育群众。多年来党和政府忙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福祉,但是在教育群众方面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导致个别群众不仅没有感恩之心,反而理直气壮地提出诸多无理要求。因此,需要在农村重新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树立的正确的价值导向。部分地区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探索出的口号和方式也还是十分有作用的。比如“脱贫要趁早,免得媳妇跑”“安于贫困可耻,脱贫致富光荣”。在日后的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也要采取更有效的正面宣传突进和手段,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要通过现实中治理反面典型的案例教育群众,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只有合理的要求,党和政府才会予以满足,不是任何事情都靠政府来解决,更不能通过无理取闹来实现自己不合理诉求。

3.3 给予农民农业生产服务领域更多获利机会

没有农民的农村谈不上乡村振兴,光剩下老弱病残的农村,也不可能振兴。要实现乡村振兴,最基本的是把具有正常生产能力的农民留在农村,让这些人不用进城也能够赚到与进城打工差不多的钱,激发他们留在农村奋斗的内在动力。现实中部分农民通过流转进城农民的土地、或者通过购买农机提供农业生产服务、或者通过经营化肥农药等经营服务等等多种途径,获得与外出打工差不多的收入。贺雪峰将这部分人称之为“中坚农民”,并强调要防止资本下乡将为农业生产生活服务的获利机会一网打尽,而要给这些農民提供在农村更多的获利机会,激发他们留在农村的动力[3]。当前,农村生产从耕种、打农药、收割基本上都实现机械化了,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的背景下,家里的老人种三五亩地并不难。从华北农村多年的实践来看,农户分散经营并不影响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同时亩产效率也比较高。调研数据显示,华北一个133.33hm2规模的农场,小麦400kg/667m2多一点,而农户生产小麦产500kg/667m2很正常,在部分高产麦种前提下甚至能到550kg/667m2。同时,小农户生产因为能够把风险分散了,所以才能够更持久。因此,农村的机械化服务方向应该是为这些小农户提供相应的机械化。在这方面,农村有能力的农民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他们通过自己购买农业机械为分散的农户提供机械化服务,不仅方式更灵活、收费也合理,自己也能够有获利的机会。

3.4 乡村经济发展中创造更多农民经营主体

在当前,诸多地方为了推进乡村振兴,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以资本为主导,通过给予资本方诸多优惠,用资本开发的方式来整合农村资源。这一过程中农民基本上是被动参与,很多以受雇于公司的方式挣一些劳动力费用。而农村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高成本、以及农业收益的不确定性与微薄性,给大资本模式带来诸多风险。资本方是需要获利的,一旦利益得不到目标就会撤出,就会产生很多遗留问题。因此,乡村振兴要实现持久性,就必须让生于此、长于此的农民成为经营主体,直接参与进来。要创造更多有利条件、采取合适的模式,让农户在农业生产之余,能够不分老少,将全家的劳动力充分投入进去,分享农业生产之外的获利机会,在居家附近成为微小的经营主体。

参考文献

[1] 佚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9-2-20(001).

[2] 贺雪峰.治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 贺雪峰.论中坚农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5(4):7.

项目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2020JC53)。

作者简介:郭广平(1979—),男,河南淇县人,哲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基层党组织建设。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