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西安博物院藏白釉竹编四系罐
——看古代陶瓷加固方式

2021-09-11潘慧敏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文化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白釉螺钿竹篾

潘慧敏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西安博物院藏有一件唐代白釉竹编四系罐,是罕见的以竹篾、沥青加固开裂瓷器的出土器物。这种修复方式,与宋代周密《志雅堂杂抄》里记载的修复方式相对应。类似的白釉四系罐在唐淮安靖王李寿、唐太宗四子李泰墓中均有出土,可见级别之高。唐朝气候温暖,长安一带竹子的种植规模庞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而沥青有出色的黏性和防水性,一些石器时代的陶器便有沥青涂抹的痕迹。

在2020年12月,由浙江大学、西安市文物局共同主办的“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览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推出。其中来自西安博物院的“白釉竹编四系罐”是一件特别的展品。这件四系罐于1979年在西安市长安区凤栖原出土,器表有裂棱,以竹篾拧成竹索将其缠绕加固,竹篾周围还有黑色残留物。从竹篾缠绕的方式和器身的裂纹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将破损陶瓷加固的方式。唐代的陶瓷修复工艺在这件器物上呈现出来,上面的竹篾居然能够穿越千年,依然保持强韧,实属难得。

图一 白釉竹编四系罐,唐,高32.1厘米,西安博物院藏

根据西安博物院的研究,这件器物应属于典型的唐代邢窑白瓷[1]。唐朝时期,北方盛行白瓷,南方流行青瓷,形成了所谓“南青北白”的格局。唐代李肇在《国史补》中写道“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邢窑产量之高,分布之广,精品之矜贵。

既然邢窑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件四系罐是寻常百姓间的器物吗?与此类似的器型,在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濮王李泰墓中也有出土,并带盖子(见图二)。此外,唐高祖李渊的堂弟,唐淮安靖王李寿墓亦出土四耳白瓷罐[2],可见这种器物在皇亲国戚间比较流行。

图二 四系白瓷罐,唐,高30厘米,湖北省博物馆藏

独特的修复与加固方式

宋代周密的《志雅堂杂抄》里记载:“酒醋缸有裂破缝者,先用竹箍定,却于烈日中晒,令十分干。仍用炽炭烧缝上令极热却,以好沥青末渗缝处内令满,更用火略烘涂开。永不渗漏,胜于油灰多矣”[3]。与文本所述器物的加固方式高度相应。

在已有的考古资料中,能够看到多种陶瓷修复方式。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给破损的陶器穿孔加固。譬如,在辽宁沈阳新民市高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中,个别陶罐口沿部分有穿孔修补的痕迹;日本绳纹早期也有穿孔修补的陶器,从痕迹分析,推测是以植物纤维穿过后系紧[4]。瓷器的黏合剂则多种多样,有载于文献的,有沥青、楮树汁、脂灰、虫胶等,或以糯米糊、熟面筋、白芨石灰等材料混合鸡蛋清。五代、宋代、辽金还以金、银、铜修补瓷器。以竹篾固定陶罐,时至今日在一些偏远地方还能见到。但是这种做法源于何时,则因为竹子容易降解,难以追溯。成都博物馆藏有一组“东汉庄园生活画像石”(图三),1975年出土于成都西郊土桥镇曾家包东汉墓葬。其中M1西后室的后壁画像石,有酿酒的场面[5]。酿酒的容器有5个,其中腹大底小的3件类似坛子的器物,器身有十字交叉的两个箍。如今一些地方依然有用铜、铝或竹篾箍桶、坛罐的习惯,古代金属贵重,东汉以金属为箍的可能性很低,其他材质又往往缺乏足够的韧性,所以画像石中的酿酒场面也许是最早记录竹子应用于陶瓷加固、保护的画面。

图三 东汉庄园生活画像石,成都博物馆藏

唐代竹子分布及使用

中国人使用竹子的历史非常悠久,《诗经》云“籊籊竹竿,以钓于淇”;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写道“渭川千亩竹……此其人与千户侯等”;唐宋以来与竹子相关的诗文、绘画更加异彩纷呈。

目前中国的竹子主要产于北纬30°以南,但唐代黄河中下游是重要的竹子产区。气象学家竺可桢于1972年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认为从5世纪到9世纪末是中国的第三个温暖期,又称“隋唐温暖期”。史载唐高宗时期的650年、669年和678年,长安冬季都无冰无雪;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宫中种植柑橘,大诗人杜甫《病橘》诗,即提到李隆基种橘于蓬莱殿,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八)说,天宝十年(751)秋,宫内有几株柑树结实一百五十颗,果实味道“与江南所进无异”。可见当时长安气候温暖如同江南。

由于气候温暖,长安一带竹子茂盛。《太平寰宇记》记载,唐朝在京兆府(今陕西户县)、歧州(今陕西周至)和凤翔(今陕西凤翔)设有“司竹监”,经营与管理竹园[6]。宋之问在《春游宴兵部韦员外韦曲庄序》如此描述:“长安城南有韦曲庄,京郊之表胜也。……万株果树,色杂云霞;千亩竹林,气含烟雾”。竹子广泛适用于饮食、消暑、储藏、建筑、工艺品等领域,在社会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旧唐书》记载,建中三年,官府开始对竹子征税,“竹木茶漆皆什一税一,以充常平之本”。

沥青与文物

天然沥青有非常好的黏性和防水性,这一特点早在石器时代便被人类发现。江苏宜兴骆驼墩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一些陶器有黑色涂层。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认为可能是天然沥青,如今宜溧山地也依然有天然沥青[7]。日本鹤冈市教育委员会藏有一件日本山形县出土的绳纹时代陶器(绳纹时代属旧石器时代后期),器身上部有一条明显的裂缝,裂缝之上有沥青涂抹的痕迹[8]。《圣经》第一卷《创世纪》中,神命诺亚建造方舟,方舟的内外都要涂上沥青。

美索不达米亚螺钿工艺的特征之一,是主要以沥青为黏合剂,其上镶嵌蚌片图案及宝石。如大英博物馆藏乌尔的标准用具、法国卢浮宫藏凯旋图、大英博物馆藏王室的游戏盘等,都是如此。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胡健分析,以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代螺钿铜镜为代表的虫胶树脂地铜镜,更接近于早期西亚美索不达米亚螺钿工艺,应该是萨珊波斯文化影响下的产物[9]。唐代的螺钿工艺无论是表现内容,还是制作工艺,都与商周时期的螺钿工艺迥然不同,而与美索不达米亚螺钿工艺更加接近。

综上所述,西安博物院藏唐代白釉竹编四系罐不仅仅是一件唐代邢窑残器,更为难得的是,这件器物呈现了以竹篾、沥青加固破损陶瓷的方式。让宋代周密以文字记载的修补方式通过实物呈现,以物证史。更让我们看到古人的智慧和惜物的态度。

猜你喜欢

白釉螺钿竹篾
螺钿镶嵌工艺概述
分析漆器中的螺钿镶嵌
老手艺人能用竹篾编二维码
一种白釉与陶瓷砖及陶瓷砖制备方法
蒲美合作品选
竹篾簸箕上的花菇
花梨木嵌螺钿玉石人物图顶竖柜
重组竹用竹蔑炭化前后构造和性能对比
宋吉州窑与定窑白釉类瓷器对比研究
海南省博物馆馆藏德化窑瓷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