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解冻》的文学价值

2021-09-10郭春香

教学博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学价值

郭春香

摘要:中篇小说《解冻》是前苏联作家伊利亚·格里戈里耶维奇·爱伦堡的代表作。小说《解冻》所描写的社会正是当时苏联社会生活的缩影,映射出当时苏联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这对我们了解和研究1953年-1956年间苏联人民的社会生活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有重要的參考价值。小说《解冻》不仅是爱伦堡的代表作之一,它的出现也标志着前苏联五、六十年代“解冻文学”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 《解冻》 解冻文学 文学价值

伊利亚·格里戈里耶维奇·爱伦堡是苏联著名的犹太作家。1954年出版的中篇小说《解冻》,被誉为“解冻文学”的先驱。《解冻》是苏联文学开始“解冻”的标志之作,无论是对当时的苏联还是对现今的世界而言,《解冻》都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作品。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1.作者简介

伊利亚·格里戈里耶维奇·爱伦堡(1891--1967),俄罗斯和前苏联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出生于乌克兰基辅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参加过学生运动,后长期旅居法国,多年从事记者工作,一生著书甚丰。

在学生时代,他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影响,对马克思主义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是巴黎的战地记者,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亲眼看到了人民遭受的苦难,这使他诗人般的浪漫主义情怀破灭,并开始向现实主义过渡。在战场上他忠实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给社会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1920年他出版了《战争的面目》,揭露和控诉对战争的愤恨,抒发对人民悲苦命运的同情。

20世纪30年代他回到祖国,在此期间,他开始进行以社会现实为背景的文学写作,发表了《第二天》、《一气干到底》,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巨浪》、《暴风雨》及晚年的大型文学回忆录《人、岁月、生活》对我国文学界也有较大影响。

2.作品简介

故事以1953年冬至次年夏苏联一个边远的小工业城市为背景,以冶金厂厂长茹拉甫辽夫的人生经历为小说情节发展的主线,生动、准确的描写一群普通知识分子的命运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向读者展现出当时苏联社会的状况。中篇小说《解冻》是苏联作家爱伦堡的著名作品,它分为上下两部分。小说《解冻》的第一部发表于1954年,第二部发表于1956年。《解冻》这两部分都是描绘当时苏联社会的故事,《解冻》中有三位主人公分别是茹拉甫辽夫、科罗捷耶夫和莲娜。茹拉甫辽夫是一个典型的个人崇拜主义者。其中另一位主人公工程师科罗捷耶夫,也是拥有崎岖坎坷的一生,尽管生活不尽人意,但他总是报以生活以热情。第三位主人公教师莲娜,她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她面对丈夫茹拉甫辽夫的冷血无情,最终选择了离婚。因为莲娜是有自己思想的,她渴望灵魂之上的陪伴。通过《解冻》这部作品中三位主人公爱情、事业、生活的描写,来展示当时苏联社会的政治矛盾、经济萧条、文化的复兴,以及人民的思想开始“解冻“、国家正常的社会生活开始渐渐地复苏。

二、《解冻》的文学价值

1.《解冻》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小说《解冻》的发表给当时的俄罗斯文学带来了新的转机。《解冻》是一部打破禁区的作品,它并没有一味地对当时俄罗斯社会的生产工作进行描写,而以人际关系,和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为故事的切入点。作家爱伦堡对俄罗斯政治的变化有着机敏的直觉,直面社会最尖锐的问题,有力地抨击了官僚主义和个人主义。《解冻》中的主要人物的经历,爱伦堡是深有体会的,他可以感受到柯罗捷耶夫被牵连后的沉痛。爱伦堡将小说命名为《解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作者试图用《解冻》来概括当时俄罗斯社会的变化,同时也预示新时代的到来。“解冻”一词非常形象地描写出了当时俄罗斯人民思想僵化到思想解封的重大转变。小说《解冻》的发表在当时的俄罗斯社会引起了轰动,对当时俄罗斯的各个领域影响深远。作家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抨击官僚主义和个人崇拜主义,这在俄罗斯文学的长河中有划时代的意义。《解冻》的发表也标志着俄罗斯“解冻文学”时代的到来。综上所述,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读》带给俄罗斯乃至全世界的价值是巨大的。无论是对俄罗斯文学界还是整个世界的文学界《解读》都是一部值得研究的、价值巨大的作品,有利于我们研究俄罗斯文化、历史。

2.《解冻》是触动苏联社会意识形态觉醒的萌芽

《解冻》的发表预示着苏联人民“解冻时代”的到来,苏联的作家开始可以自由的创作。《解冻》也对新的国家领导人新的执政理念做出了客观的描写,人们开始追求思想的自由和自身的解放。

小说以象征主义的手法,暗喻茹拉甫辽夫丢掉了厂长的职位,作家暗示着专制体制的瓦解,也是对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和旧时代终结的预示,呼唤着对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深刻的变革。

爱伦堡熟知《解冻》中主要人物的经历和命运,作者将小说命名为《解冻》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冻”以小说的形态,生动地描述了苏联人民意识形态从僵化到开放的伟大转变。小说描述了科罗捷耶夫、索科洛夫斯基等受冤枉的知识分子命运及其精神创伤;写了莲娜无爱的家庭生活和对新生活的追求的复杂的矛盾,在故事的潜流下揭示盛行的官僚主义、个人主义作风下人们社会生活状态的无情与冷漠,这就是1953年严冬的气氛。作家在有限的篇幅和狭小的空间内,弥漫着一股躁动的气息,虽只字未提重要领导人的更迭,却让读者时时刻刻联想到作者故意隐去的手法下,所不能隐去的一系列社会的弊端,这样的反差更加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与社会反省功能,从这点来讲作品是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的。

作家还为小说起了一个颇有意味的名字:《解冻》。书名的俄文本意是指足以引起冰雪融化的温暖天气,作者在此暗示新时代即将到来,但是旧思想旧事物也不会立刻冰融雪化,开始到来的新时代还来不及展示其全部特征,它还需要有个被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冻僵的土地、僵化的思想,形形色色的框框束缚着的社会机能,都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全复苏,作家在告诉人们,任何深刻的社会的进步与变革,都必将伴随着分娩式的剧痛。

3.《解冻》的现实启示

《解冻》旨在揭示苏联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影响,它有助于我们研究俄罗斯的文化和历史。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解凍》掀起的解冻思潮,对当下文学界研究现实主义风格作品颇具借鉴价值。毋庸讳言,《解冻》是一部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学作品。

作品《解冻》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一些尖锐的社会问题。例如:国家政权及社会企业组织应该更多地关注人民的疾苦,改善民生,重视和关怀知识分子,尊重和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地完善国家的法律,以科学的态度进行顶层制度设计杜绝官僚主义,反对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及时揭露社会弊端等等。

这部小说,把小人物小事件放在国家政权更迭的大背景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把国家的弊端与意识形态的矛盾,反映于角色之间的关系,映射出政治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嬗变。《解冻》严厉地批评官僚主义和个人主义,直面社会最紧迫的问题,《解冻》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对当今社会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也有借鉴价值,这部小说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4.《解冻》的文化影响

《解冻》作为一部优秀的、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文学作品,它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苏联不断变化的时代,并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思想和意识觉醒,并赋予了苏联文学新的生命力。

《解冻》的语言平铺直叙,风格朴实无华,不讲究高超的写作技巧,但《解冻》深刻地反映了前苏联的社会现实,给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带来了满园春色,至今“解冻时代”的文学作品始终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

《解冻》虽然揭示了意识形态解放的趋势,但它仍处于自身的意识形态之中。在前苏联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有两种文学:其一为主流文学,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其二是反主流文学,即称之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解冻》即属于后者的。不可否认的是,《解冻》的问世对苏联文学的进步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从《解冻》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联的社会生活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趋暖,营造了温馨的社会氛围。

《解冻》思想进入文学界后,相继许多作家和学者也加入其中,俄罗斯文学一度出现大量反应社会现实的作品。“解冻文学”时期的作品特别注重勇于揭示具有现实性、合理性和批判性的文学内容。在《解冻》的影响下,俄罗斯文坛的作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通透地反映社会的尖锐问题,使俄罗斯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不断地开拓了苏联文学发展的新局面,宣告了苏联文学一个历史时期的开始,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成为苏联文学的主要潮流。

《解冻》虽然是苏联时期的文学作品,但对现代文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小说《解冻》可以丰富人们对前苏联社会的全面认识,更充分地了解“解冻时代”的文学发展历史。

伊利亚·格里戈里耶维奇·爱伦堡被誉为“解冻文学”的先驱。《解冻》是苏联文学开始“解冻”的标志之作。无论是对当时的苏联还是对现今的世界而言,《解冻》都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唐若石.解读《解冻》时代的呼唤与呐喊[J].福州师专学报, 2001,(03).

2、韩美娟.新时期的历史画卷—析爱伦堡的《解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0).

3、李毓榛.重读《解冻》[J].国外文学,1994,(4).

(辽宁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猜你喜欢

文学价值
解读茅盾小说《子夜》的叙事风格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喧闹深处有寂静
重读《子夜》再论其主题倾向和文学价值
谈“女书”的文学价值
论秦观“女郎诗”的文学价值及创作心理
《圣经》的文学价值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想象与自由:反思文学价值的一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