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及语言态度的实证研究

2021-09-10李慧慧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日语专业实证研究学习动机

李慧慧

摘要:为了解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及语言态度,加快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削弱第二语言学习对专业学习的负面影响因素,形成新型专业教学体系,培育复合型日语专业人才。本文采用量化调查问卷,对日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动机和态度进行调查,探讨如何强化学生日语学习动机和语言态度的对策。研究发现,学生对日语语言感兴趣、对文化感兴趣、喜欢日本动漫和漫画、喜欢日本音乐和歌曲、为日后留学和就业做准备等学习动机占比较高;在日语语言态度方面,65%的高校日语专业学生表示,日语教师和课堂教学态度对其语言态度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关键词:高校;日语专业;学习动机;语言态度;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3-0018-02

基金項目院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高校学生日语语言态度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20KY08004)。

日语专业在我国高校起步相对较晚,其树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高级日语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是充分了解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学习动机和语言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制定教学规划,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一、研究背景

(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推动力,能够引发学习者对自身行为的推动、引导、调节以及强化作用,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当前,不少大学生是服从调剂才就读的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学习的主观意愿并不强烈,缺乏充足的日语学习兴趣,造成学习动力不足。

(二)语言态度

语言态度的实质性含义,是人们受民族、情感、行为以及动机等因素的影响对一种语言的认知和评价。对个体语言态度产生影响的因素相对较多,包括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个人的兴趣爱好、语言交际功能、语言使用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地位。对原态度展开深入研究,能明确语言使用者对于语言背后文化的接纳程度,有助于为语言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1]。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广西科技大学日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分别来自日语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调查的总人数为200人,皆是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高校,入学前未系统学习过日语语言,学生的一般资料并不具有显著差异性,见表1。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过程中,对200名日语专业学生的研究数据主要来自量化问卷,问卷是在Ber-naus和Gardner(2008)的调查问卷基础上,结合日语课堂的现行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并根据预测的数据统计结果进行相应完善,量化问卷主要是日语学习动机和语言态度。在对于语言态度方面,包括语言环境调查,在不同情境中日语使用情况,学生对日语语言的评价和态度,以及对日语专业教师和课堂教学的态度。在日语学习动机方面,主要包括融合型动机、工具型动机以及强迫型动机,其中融合行动主要分为文化型动机和娱乐型动机,工具型动机主要分为信息交流型动机、深造工作行动及以及考试竞争型动机。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积分法,分别为很同意到不同意(5-1分),很常用到从不用(5-1分)。

(三)研究结果

本文将问卷数据统一录入SPSS(22.0)进行分析,数据处理过程中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AMTB情感变量以及课堂行为的关系进行修整。最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出分项均值和均值差。在学生学习动机结果方面,占比较高的有:对日语语言感兴趣(r=34.5)、对文化感兴趣(r=0.21)、喜欢日本动漫和漫画(r=0.065)、喜欢日本音乐和歌曲(r=0.005)、为日后留学和就业做准备(r=0.125)。其中兼具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当学习动机强烈程度的频率总均值为2.93,对学生自身学习质量影响的频率均值为2.76。由此可见,即便日语专业学生对语言具备较高的兴趣,但仍然会综合考虑未来的实用性。在学生对日语的语言态度方面,65%的高校日语专业学生表示,日语教师和课堂教学态度对其语言态度具有一定影响作用,且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语言态度密不可分,学习效果越好对语言态度的肯定度越高,且学生的学习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动机。

四、对提升学生语言学习效果的建议

(一)激发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

1.加强新内容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对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具备融合型动机的日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动机方面更加持久,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日语学习的乐趣,因此对于日语语言的掌握更加轻松和容易。工具型动机的学生学习动机的持久性不足,所以教师应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融合型学习动机的激发方面,帮助学生将短期学习动机逐步顺延,形成源源不断的日语学习动力[2]。

2.及时进行教学反馈,激发学生日语学习动机

在开展课堂教学期间,高校日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予以实时关注,并定期对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成绩展开检验和评价,运用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日语学习动机。根据反馈结果,高校日语专业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而帮助其不断调整语言学习规划和方案,增强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效果[3]。

3.课后创设语言情境,组织多样化竞赛活动

高校日语专业的语言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上,还要抓住课后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用情境,促进学生将掌握的语言知识运用于实际,在实践中增强自身的表达能力以及语言使用能力。例如,高校日语专业教师可以在高校内部举办日语歌曲比赛、日语影视作品配音大赛、日语演讲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有竞赛的压力,学生就会更加努力地研学日语语言,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动机并拓宽语言视野。

(二)端正高校日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态度

由于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对日语教师及其课堂教学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态度。对此高校应高度重视日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使其掌握更加扎实的日语语言知识和教学能力,不断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进而实现学生语言态度的改善[4]。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日语专业教师应注重运用创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影响,并激发学生对日语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以此来改善学生的日语语言态度[5]。

研究发现,大部分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态度均处于积极向上的水平,对于日语学习具备相对正确的认知。许多学生当前对于日语语言态度较差的原因并不是对日语学习重要性的认知不足,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日语语言学习难度大、学习兴趣低等,这些均是影响学生日语语言态度的关键性因素,同时也阻碍了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成果的发展。对此,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帮助其克服语言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和实际困难,增强学生对日语语言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6]。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日益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日语学习动机以及语言态度是影响教学成效的关键性因素。在激发高校日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方面,可以通过加强新内容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时进行教学反馈,激发学生日语学习动机、课后创设语言情境,组织多样化竞赛活动等,并提高日语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与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改善语言态度,进一步提升高校日语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霞.应用型高校二外日语学习动机及激励策略研究———以龙岩学院为例[J].龙岩学院学报,2020(01):124-128.

[2]段笑晔,郝雯.“课程思政”视阈下外语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提升的探索与实践———以日语教学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2):185-187.

[3]魏翔宇.中职生日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及教学策略[J].當代职业教育,2016(12):55-59+71.

[4]易洪艳.“90后”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二外日语的现状调查及启示[J].新西部,2020(08):47-48+44.

[5]洪优.我国高等院校学生日语学习动机历时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7(02):85-93.

[6]姚艳玲,高荣聪.日语专业大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7(03):63-68.

(荐稿人:张正华,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日语专业实证研究学习动机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高职日语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日语学科发展建设研究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日语本科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基础性问卷调查分析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